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膜瘤检查什么

发布时间:2019-01-2558850次播放

视频内容:

脑膜瘤检查包括神经系统的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核磁检查。
脑膜瘤的检查第一进行神经系统的查体,评估患者手术前的状态;最重要的检查是影像学检查,ct对大多数脑膜瘤能够做出诊断,很难作出定性诊断。患者发现有占位的影像,需要进一步做核磁。核磁对绝大多数脑膜瘤做出定性诊断。
患者对造影剂不过敏,建议进行增强核磁。脑膜瘤看的清楚,看到对周围的神经血管的影响,肿瘤和大脑的黏连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脑膜瘤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脑膜瘤因头部放射检查或放射治疗引起,也可因服用避孕药或其他激素类药物导致,还与遗传因素、先天性因素有关。
02:14
脑膜瘤都可以手术治疗吗
脑膜瘤一般来说是都可以手术治疗的。有一些比较小脑膜瘤可以先观察。因为有一部分脑膜瘤,生长特别缓慢。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脑膜瘤是需要做手术的。但是如果身体条件不允许做手术或者对手术特别恐惧的,是不能做手术的。
脑膜瘤手术后头痛的原因
脑膜瘤患者手术之后头疼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大概有几个原因。首先是全麻术后的反应,在全麻手术之后患者比较容易出现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种头痛一般都会在一两天之内明显缓解。第二类头痛的原因就是由于肿瘤切除过程中对脑组织的骚扰以及手术切除之后局部的出血,从而出现由于脑水肿或者颅内出血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这个时候患者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头痛常表现为全头的胀痛,有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嗜睡、昏睡、肢体偏瘫等表现。第三类头痛是由于这种位于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或者后颅窝的这种脑膜瘤切除过程中脑脊液丢失过多,引起患者低颅压性头痛,对于这种头痛可以通过补液的方式得到有效地缓解。第四类是由于脑膜瘤切除过程中脑脊液有所丢失,但是在关颅的时候没有进行有效的生理盐水的替代,在手术之后出现气颅,这种颅内的气体刺激脑膜也可以引起患者的头痛。所以脑膜瘤患者出现头痛如果比较剧烈的话应该及时复查CT以防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45

2020-03-11

55639次收听

脑膜瘤术后可以活几年
脑膜瘤手术之后,患者的生存期根据肿瘤的类型,术前的功能状态,术后是否有并发症和后遗症等诸多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对于绝大多数的脑膜瘤,都属于良性肿瘤如果能通过手术的方式全切肿瘤,术后患者会得到一个非常好的生存期和预期寿命,大部分脑膜瘤患者的预期寿命与普通人群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当然,也有一部分脑膜瘤属于恶性脑膜瘤,大概占到百分之十左右。在手术切除肿瘤之后容易出现肿瘤的复发或者进展,这种情况下患者的预期寿命,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在现有的。纤维神经外科条件下即使肿瘤出现了复发和进展,仍然可以再次手术并且通过再次手术的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还有一部分脑膜瘤虽然属于良性但是位于颅底,临近海绵窦临近重要的血管神经,在手术切除之后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和神经功能障碍也有可能会在此后的数月,或者数年之内由于肿瘤的复发,由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存在而危及患者的生命。
语音时长 01:30

2020-03-11

53057次收听

怎么检查椎管内神经鞘瘤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检查方法主要有神经影像学检查。当然以往还包括临床的检查,像腰椎穿刺、脑脊液化验和脑脊液穿刺的临床实验来大致判断椎管内神经鞘瘤引起椎管梗阻部位和阶段的这种粗略的判断方法。目前来说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检查方法主要依靠神经影像学,特别是CT和磁共振检查,在CT检查中可以发现椎管内星影阶段的占位性病变,一般表现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在进行增强CT检查时可以发现有明显强化的这种腊肠状的病变,而磁共振检查对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更加明确,肿瘤一般表现为明显强化,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囊变呈这种椭圆形或者腊肠形的病变。有时也可以沿椎间孔生长形成椎管内外沟通的这种哑铃型的病变。当然需要提醒的是对于那些心脏支架植入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或者人工关节植入的患者,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应该谨慎,必须咨询手术医生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磁共振检查。
语音时长 01:45

2020-03-11

61996次收听

脑膜瘤的治疗原则有什么
脑膜瘤的治疗原则是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绝大多数脑膜瘤可通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肿瘤全切,而如果全切肿瘤之后也不容易复发,所以大部分手术全切肿瘤之后并不需要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可以达到根治性的目的。脑膜瘤手术不仅需要切除肿瘤本身,还需要切除肿瘤附着基底部的增厚的硬脑膜,否则增厚部位的硬脑膜可作为肿瘤复发的根源,在切除之后容易出现肿瘤复发还有一部分脑膜瘤不仅累及了基底部位的硬脑膜还可以累及硬脑膜外的颅骨,在这个时候还需要将颅骨增厚和发生异常的部位进行磨除,才能实现真正的肿瘤全切达到更好地控制肿瘤复发的目的。脑膜瘤是颅内比较常见的一类肿瘤,绝大多数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1

54792次收听

02:28
如何诊断脑膜瘤
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应该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两个方面入手。脑膜瘤患者一般会有头痛、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失嗅等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有时还会出现偏瘫、失语、偏盲、癫痫等表现;体积比较大的脑膜瘤还可以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的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在脑膜瘤的影像学检查方面,一般有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两种确诊方法。
02:33
脑膜瘤可以介入治疗吗
脑膜瘤能否介入治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脑膜瘤以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全切肿瘤作为根本的治疗方法,如果没有进行手术全切,手术之后容易出现复发,这时可以通过放疗的方法进行控制,手术切除和放疗是脑膜瘤治疗的最为重要的两个方法。介入栓塞治疗并不作为脑膜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一些部位的脑膜瘤手术比较困难,在术前通过介入的方法进行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有助于减少术中脑膜瘤出血的风险,使手术更加安全。
02:34
脑膜瘤手术后护理方法
脑膜瘤手术后要注意在患者没有完全清醒时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将患者头部抬高十五到二十度,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变化,在床边准备压舌板等工具。一、患者没有完全清醒的时候要注意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以免患者呕吐时造成误吸,引起严重的后果;二、建议将患者的头部稍微抬高十五到二十度,这样有助于促进头部的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三、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变化,如果有明显的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和护士;四、一部分脑膜瘤患者在手术之后容易发生癫痫,需要在床旁备有压舌板等工具,以免患者癫痫发作时发生舌咬伤。
脑膜瘤不做手术可不可以
脑膜瘤在历史上有不少的文献,就提示不少人长脑瘤,但是最后去世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脑膜瘤去世的,所以这个病是一个良性的、缓慢生长的肿瘤。也就是说,如果是相应的比较小,病人的年龄稍微偏大,不建议积极的进行手术,也就是说瘤子生长的比较缓慢。而且也不会转移,所以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每隔半年,每隔一年,或者每隔两年进行复查一次磁共振,如果是长得非常缓慢,没有什么太大变化,而且病人又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可以选择观察,可能对于整个人体是一个有益的选择。
语音时长 01:20

2018-12-13

63152次收听

脑膜瘤的症状
我们都知道,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我们用来思考的,一旦我们的大脑发生了病变,对于人体造成的危害是无法想象的,尤其是像脑膜瘤这样的疾病,因此,对于脑膜瘤我们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危害降到最低。
02:35
脑膜瘤需要检查什么
脑膜瘤检查主要是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主要检查诊断方法有气脑造影、脑血管造影、ct和核磁共振影像、脑血管成像等确诊。一、定位诊断是一定根据到肿瘤生长部位,在ct和核磁共振影像学发展之前,最早时做气脑造影、脑血管造影。通过间接征象,了解具体肿瘤发生部位;二、随着ct核磁共振普及,检查、确诊、定位诊断不再是问题。因此脑膜瘤最关键诊断是ct和核磁。两个互相补充。三、一般ct做后,需要再做核磁。还可做脑血管成像,看脑膜瘤血供如何,明确是颅内供血还是颅外供血为主,更好进行手术方案设计。
体检发现脑膜瘤怎么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体检已成为大家关注自身健康的常规手段。脑血管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征,业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体检时加做头部CT,甚至头部核磁共振(MR)已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来是为了筛查脑血管疾病的,但是不少人在做完头部CT或MR时发现自己患有脑瘤,这犹如晴天霹雳,严重扰乱了被检查者的生活和工作。
侧脑室脑膜瘤手术完整切除
脑室内肿瘤多见为脑膜瘤、室管膜瘤、胶质瘤。脑膜瘤为良性,应予全切,避免或减缓肿瘤复发。由于脑室内充满脑脊液,生长较缓的瘤体常在很大时才导致患者症状,一般为头痛,易被忽视;不少患者在常规体检时才被发现。
藏族同胞的脑膜瘤治疗
左额颞入路颞底肿瘤切除,瘤体血供丰富,与周边颅底硬膜粘连紧密,瘤体基底部位于左眶外侧壁和颞底;瘤体内侧上部与侧裂前部血管关系密切,予以审慎分离侧裂蛛网膜,扩大瘤体边界空间。全部切除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