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十二指肠息肉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9-12-2068100次播放

视频内容:

息肉是一类疾病,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都可以有。十二指肠息肉就是长在十二指肠的息肉,有几种可能性;
一种就是局部的布氏腺增生,十二指肠球部主要腺体是布氏腺,可以防护胃酸对十二指肠的损伤。腺体如果在局部增生成为团块,这时候是簇状增生,可以叫做息肉样病变。
但本身对身体无害,不会癌变,没有任何症状,不用去管它。
还有一种发病率很低,就是腺瘤,包括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有相当的癌变的风险,尤其绒毛状腺瘤,十年癌变率可以达到40%,甚至以上。管状腺瘤十年癌变率10~20%。绒毛管状腺瘤介于两者之间,如果是腺瘤性的要及时进行内镜下的切除。
十二指肠息肉,本身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没有任何的症状,主要通过内镜发现和内镜下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肠息肉是不是一定要切除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肠息肉,胃息肉一样,它本身是要看一下它的病理类型。如果是炎性的或者说是增生性的,不一定要切除,因为它不一定会癌变。但如果是腺瘤性的息肉,腺瘤性息肉,大家知道它本身有一定的癌变几率。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是最高的,大概40~60%。十年癌变率,管状腺瘤只有20%左右,而绒毛管状居于两者之间。如果是腺瘤性息肉,我们一定要切除。如果是炎性的或者增生性息肉的,不一定。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可以内镜一下随访,比如说一年查一次,看它有什么变化,或者说有一些出血情况,如果有近期的短期的增大、出血的,也还是要切除的。所以这个问题,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不一定。如果是炎性的或者增生性的,可以定期随访,每年随访一次。如果是腺瘤性的息肉,建议大家切除。但是切除以后是不是就一劳永逸了,我们这种状态下,依然要定期随访,每年或者一到两年复查一次肠镜,防止它再次复发。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20

68886次收听

肠息肉表现是什么
肠息肉的症状是表面形成隆起,起源于粘膜层。肠息肉和胃息肉一样,是胃肠道空腔脏器,表面形成隆起,起源于粘膜层的东西,症状随大小而改变,早期时仅仅一点点,没有任何症状。随着增长和部位不同,肠息肉长在横结肠和长的乙状结肠而不同。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向结肠,乙状结肠。从小肠过来都是半固体。最后产生固体的大便在乙状结肠,肠息肉长得特别大会和固体的大便发生冲突,产生肠梗阻现。肠息肉随着增长大便摩擦,表面一定出血,这种出血,可以看到大便表面有血迹,更多情况仅仅是看到大便里的潜血。
语音时长 01:53

2019-12-20

63660次收听

02:35
十二指肠息肉怎么办
十二指肠相当于小肠起始部,帮助消化吸收,它的位置和作用都非常重要。息肉主要分为,一个是局部腺体增生,叫做布氏腺增生,还有一种是腺瘤。临床不去处理,定期一年、两年复查都可以,因为布氏腺增生基本上不会癌变,虽然看起来比较恐怖,簇状增生的诊断还是靠病理诊断。另外如果是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通过药物完全不可能恢复、自愈。它的诊断、治疗依靠内镜,零点五厘米以下的小的息肉通过内镜下活检钳把他钳除,如果大息肉,可以根据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还有蒂,用圈套器套掉,可以做内镜下粘膜切除,如果是大的,平铺的,可以用内镜下粘膜剥除术。
肠息肉癌变几率大吗
肠息肉癌变几率不是很大,肠息肉作为肠道疾病当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它的病理根据组织学病理分型,分为腺瘤、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以及炎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以及幼年性息肉,可能会有已经的发生的癌变率。对于反复发作、反复刺激的肠息肉,也有可能会有变化的可能。所以说我们在临床当中,如果出现了大便性状改变或者便血的出现,而且患者有其他症状,体重异常的情况,我们建议进行结肠镜检查,可以及早的发现潜在的肠息肉,并对肠息肉进行活检,以明确有无恶变的出现。如果一旦有恶变的可能,或者分化增加,及早手术或者是镜下切除,
语音时长 01:40

2019-10-11

56869次收听

息肉术后多久康复
在身体不同的部位做息肉手术,恢复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胃息肉术的恢复时间是7~10天,鼻息肉术的恢复时间是一个月,子宫息肉术的恢复时间是6~8周,肠息肉术的恢复时间是一个月左右,胆囊息肉术的恢复时间是半个月左右。
肠息肉如何治疗
肠息肉患者可服用塞来昔布、止痛药以及止血药进行治疗,同时可采用中医灌肠的方法改善,还要内服黄连解毒汤、良附丸或者金匮肾气汤一类中药方剂。另外,在病情严重情况下最好及时做内镜切除手术。
肠息肉会便血吗
肠息肉在发病期间是会引起便血的,此时应该及时给予合理治疗,必要时可以使用止血敏、维生素K一类止血药物,同时可服用滋阴清热类中药方剂来调理,而且可以用苦参汤熏洗肛门,必要时最好是及时做内镜手术或者肠段切除手术来清除息肉组织。
胃肠息肉切除术后饮食护理
胃肠息肉切除术后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热、过辣、过冷、变质、发霉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块茎类的蔬菜等。如果患者已经出院,在饮食方面有以下几个建议: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最主要的是戒烟、限酒;二、不要食用过热、过辣、变质、发霉的食品,生冷食品也尽量避免,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块茎类的蔬菜等,这样对预防息肉再生有一定的好处。
语音时长 00:56

2018-10-19

64586次收听

胃肠息肉切除后会不会癌变
胃肠息肉切除后不一定会癌变,胃肠息肉切除之前都会取病理,术前就需要有病理诊断。一般情况下,息肉都是良性息肉,良性息肉手术后也会检查病理,如果病理结果显示没有癌变,则切除之后息肉就不会癌变。有个别的息肉比较大,因为在取病理的时候只取局部病理,在切完息肉后进行病理检查,如果病理报告有癌或者有低级别瘤变或者高级别瘤变等早期癌症的表现,则此时已经超出息肉的范围,患者可能要追加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06

2018-10-19

58363次收听

01:44
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肠息肉的因素有很多,一般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第一,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高,息肉发生率会逐渐增高;第二,感染因素,由于反复的肠道感染,反复刺激肠道黏膜会引起息肉的生长;第三,遗传因素,受遗传因素影响的主要包括遗传性息肉病和幼年性息肉病;第四,生活习惯,通常多吃含有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息肉的增长率比较少,相反息肉生长率较高。其次,吸烟,吸烟是引起腺瘤的一个常见因素,所以,应该尽量少抽烟。
01:50
胃肠息肉切除术后注意事项
现在发现胃肠息肉后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内镜进行治疗,胃肠息肉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氩气治疗、圈套切除治疗。一般息肉切除之后,患者住院期间需要暂时禁食水几天,在临床主要是补液输液观察,观察患者切除息肉部位有没有出血情况,有没有创口的情况,还要注意观察有没有感染的迹象。一般根据胃肠镜下的治疗情况决定患者的禁食水时间、输液补液的时间,进而再决定患者何时开始进食。进食一般从流食、半流食到普通饮食过度。根据胃肠镜的治疗情况还可以决定病人的出院时间。做完手术以后,如果没有好好的护理,那么身体恢复的速度就会变慢,而且复发的几率也会非常高,所以患者一定要自己好好的护理,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01:30
胃肠息肉切除后还会癌变吗
胃肠息肉切除后还会不会癌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胃肠息肉切除之前都会取病理,术前就需要有病理诊断。一般情况下,息肉都是良性息肉,良性息肉手术后也会送大体病理,如果病理结果显示没有癌变,则切除之后息肉就不会癌变。有个别的息肉比较大,因为在取病理的时候只取局部病理,在切完息肉后进行病理检查,如果病理报告有癌、有低级别瘤变或者高级别瘤变等早期癌症的表现,则此时已经超出息肉的范围,患者可能要追加手术治疗。
01:43
肠息肉切除后注意事项
进行肠息肉手术,需要在患者的肠子上切除息肉。需要在患者的肠子上,切一块小东西。在做完肠息肉手术以后,肠子就会变得很薄,就会容易导致出血现象的发生。所以,患者的肠息肉切除以后,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一般情况下,患者在肠息肉术后,要注意禁食2天到3天的时间,患者在禁食期间,只能喝水;第二,在做完肠息肉手术以后,患者最好不排便。因为肠息肉手术,就会切除肠息肉段的肠子,当肠子切除以后,就会变薄。当患者排便的时候,就会有肠蠕动的情况发生,而当肠蠕动的时候,就容易引起肠穿孔的出现;第三,患者在术后吃饭,应该注意少食多餐,要注意先吃流食,再吃半流食,再过渡到普食。如果患者是正常排便,没有腹痛,没有出血,就可以出院。
多发性肠息肉怎么治疗
多发性肠息肉患者建议通过一般治疗、病因治疗、手术治疗缓解病情。具体分析如下:
肠息肉是什么病,严重吗
肠息肉是一种由于黏膜表面畸形突出到达腔内部的突起所导致的,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多发于男性,肠息肉不是一天两天索形成的,而是由于长期的累积所导致的。虽然肠息肉恶化成癌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也不需要太过于担心。如果肠息肉大那么一定眼高度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