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下肢静脉血栓如何预防

发布时间:2020-01-1762912次播放

视频内容:

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要避免下肢受伤、避免下肢外伤,同时要避免久站导致的下肢静脉曲张,站立的时间不要太长避免下肢静脉曲张,如果已经出现了下肢静脉曲张,建议大家要及时的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弹力袜。
甚至很严重的静脉曲张用弹力袜也不理想的时候,去血管外科进行静脉曲张的根治的手术,避免静脉曲张的加重,避免静脉曲张导致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腿部血栓有哪些症状
腿部血栓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动脉血栓,一种是静脉血栓。如果腿部的动脉形成的血栓,动脉是供血的血管,如果动脉出现血栓,显然就是供血不足。如果完全的大血管供血不足,这就麻烦了,整个腿可能会需要截肢。如果小血管的话可能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由于供血不足,在走路、活动的时候,可能活动一会血不够了,会感觉到局部疼痛,叫间歇性的疼痛。尤其是运动后的间歇性疼痛,是腿部的血栓。所以有时候还能看到腿相对变白一些,跟另外一侧相比较。另外一种就是静脉血栓,静脉是回收血的一个血管,如果出现了血栓,回收的血液就不太畅,就会引起局部的肿胀,可以看到一个是腿和脚,比另外一侧要苍白一些,同时要肿胀一些。另外,可以用手摸一下皮肤的张力,由于血液不能迅速的流走,皮肤张力也会比较高一些。这种情况下,静脉血栓有一个很大的危害,如果静脉血栓脱落,有可能导致心脏的填塞,这个是非常危险的。
语音时长 01:30

2021-06-25

92612次收听

有下肢静脉血栓能不能运动
有下肢静脉血栓可以运动吗?我们都知道很多患有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都是因为长期卧床,导致了患肢出现了血管堵塞的情况,因此患者们患上了下肢静脉血栓都觉得需要进行运动改善,那么有下肢静脉血栓可以运动吗?
下肢静脉血栓要做哪些检查
下肢静脉血栓需要做什么检查呢?下肢静脉血栓虽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对于这种疾病的一些常识通常并不是很清楚,尤其是针对于这种疾病的检查方式,那么到底患上了下肢静脉血栓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下肢静脉血栓的危害有哪些
患上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危害有哪些呢?下肢静脉血栓这种疾病的危害性十分大,早期出现的下肢静脉血栓就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如果病情发展到了晚期更是有威胁到患者生命的危害性,那么患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具体危害是什么呢?
下肢静脉血栓会遗传吗
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家十分关注此病,只要经过正确的治疗是会康复的,那么对于患者来说最担心的还是下肢静脉血栓会遗传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3:24
下肢静脉血栓是怎么形成的
下肢静脉血栓可能是长时间站立、久坐、盘坐,或者局部静脉压迫,或者局部外伤,或者冷水刺激,或者肿瘤患者局部照射过久造成。下肢静脉血栓是指静脉中的血液不正常地凝结成血块,其主要原因是静脉内膜的损伤,静脉内血流速度缓慢,或者静脉内血液成分发生改变。一般长时间站立、久坐、盘坐,容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还有一种情况是局部静脉压迫,导致血栓成形,比如外伤后的包扎等。另外,如果有局部的外伤或者是冷水刺激,使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局部的血栓形成。特殊人群如肿瘤患者,局部照射过久也容易加大静脉血栓成形的几率。
02:46
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
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有局部酸胀不适,局部红肿、疼痛,条粗壮硬块,下肢浮肿,凹陷性水肿,一侧肢体发皱、发胀、疼痛、有牵拉感。下肢静脉血栓成型之后,是否出现症状,要根据具体部位进行观察。浅静脉血栓,在早期的时候可能有局部的酸胀不适。如果时间比较长的,四五天之后可能会形成浅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造成局部的红肿、疼痛,条粗壮硬块。如果是深静脉血栓,血液回流受影响,会造成下肢有浮肿、酸胀不适。用手按压,一按一个坑,出现凹陷性水肿,特别是踝部出现水肿。步行、爬楼梯的时候,会感到一侧肢体发皱、发胀、疼痛、有牵拉感。特别在大腿内侧出现牵拉感的时候,要及时地去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做下肢的静脉彩超。
03:10
下肢静脉血栓常见并发症
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分为浅静脉血栓并发症和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浅静脉血栓引起局部红肿、疼痛,条粗状斑块,严重时向深部发展,形成肌间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是血栓脱落,向周边扩散,形成下肢肿胀、疼痛,甚至形成肺动脉栓塞,危及生命。还有一种情况是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具体表现为,静脉血块堆积,造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造成下肢静脉肿胀,形成湿疹、溃疡,形成老烂腿。老烂腿会导致细菌扩散、皮下组织感染、败血症的出现。所以,下肢静脉血栓的并发症,是肺动脉栓塞以及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还有下肢溃疡形成之后,会造成的败血症。
02:57
下肢静脉血栓的危害
下肢静脉血栓的危害有下肢局部皮肤红肿、疼痛,下肢有条粗状斑块,形成肺动脉栓塞,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湿疹、溃疡、老烂腿,皮肤感染、骨髓炎、骨膜炎、败血症,甚至引发皮肤癌症。下肢静脉血栓的危害,与疾病发生的部位相关。如果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在浅静脉,其危害是:下肢局部皮肤红肿、疼痛,下肢会有条粗状斑块。平时走路感觉下肢疼痛、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危害在于:血栓会脱落,形成肺动脉栓塞,会造成生命危险。深静脉血栓还会影响下肢静脉瓣膜功能,造成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液在下肢静脉里堆积,出现肿胀、疼痛。严重的情况会出现湿疹、溃疡、老烂腿。老烂腿容易造成皮肤感染、骨髓炎、骨膜炎、败血症,甚至引发皮肤癌症。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方法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要先去除诱因,根据有无曲张问题做针对性治疗。同时借助抗凝药物应对血栓,缓解症状。下肢静脉血栓,是血管血流淤滞、血流缓慢、血管内皮破坏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治疗前首先要去除诱因,防止下肢遭到外伤、骨折破坏;同时避免长时间站立造成下肢静脉曲张;避免久坐引起下肢静脉回流受阻。一旦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一般治疗包括下肢静脉曲张治疗,若有曲张建议患者穿弹力袜。若曲张严重可到血管外科评估是否手术根治。下肢静脉血栓出现后,若血栓负荷很重,可能形成肺栓塞,此时建议患者应用抗凝药物使血栓减少,缓解下肢静脉血栓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带来下肢回流受阻症状,避免出现急性肺动脉栓塞。
语音时长 01:45

2020-02-27

55314次收听

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会有后遗症吗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目前有很多的治疗的办法,比如说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当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药物治疗有禁忌的时候,通常会选择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包括血栓的抽吸、导管内的溶栓,在较大的中心,这种静脉血栓中心已经有了非常好的静脉血栓的处理经验,一般并发症是非常少的,只有在新开展的血栓治疗中心,在早期会看到很多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穿孔、局部的血肿等,所以随着介入治疗的不断的发展,病例数的不断的积累,这种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在术中、术后这些围术期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少。因此建议一些马上要开展静脉介入操作医院要谨慎的操作,防止这种并发症的出现,目前来看并发症最常见的感染、血肿以及血管的穿孔、大出血都可以在术中通过谨慎操作所避免,因此患者也不必过分的紧张,在很有经验的静脉血栓治疗中心,这种并发症是微乎其微的。
语音时长 02:14

2020-02-27

61149次收听

02:46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
如果存在下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回流就会受到阻碍,就会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包括单侧或者双侧的下肢静脉浮肿,单侧浮肿就是很常见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可以看到患者一条腿很肿,一条腿又不是很肿。一般可以申请血管超声来筛查,明确是否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下肢静脉血栓如果形成,就要担心会有肺栓塞的风险,因为静脉血回流到心脏再回流到肺,静脉血栓也可以通过这个路径回流到肺血管中导致肺动脉栓塞,导致胸闷、气短、咳嗽、痰中带血等等一些情况,甚至不明原因的低氧。
下肢静脉血栓能治愈吗
下肢静脉血栓是可以治愈的,但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包括下肢肿胀、疼痛、出现浅静脉曲张,还有可能出现体温升高等症状,在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症状之初,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采取药物或手术的方式治疗。
下肢静脉血栓是怎么回事
当血液中纤溶系统和凝血系统的平衡被打破,血液会在血管中异常的凝结,形成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可以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如发生在下肢被称为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浅静脉被称为静脉炎,发生在深静脉系统,则被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语音时长 01:12

2018-09-30

54342次收听

下肢静脉血栓该怎么预防
下肢静脉血栓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静脉曲张以及色素沉着,部分病人会因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预防方法主要有:适量运动,避免久坐久站,如有必要可以使用医用弹力袜,促进血液回流,另外,在骨科等手术中还会使用低分子肝素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语音时长 02:00

2018-09-30

5839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