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暑的食物

发布时间:2020-05-0961187次播放

视频内容:

中暑首先是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因此中暑的病人首先要解决水分和电解质丢失的问题,要适度饮水,增加所丢失的电解质,补充一些富含电解质的清凉饮料。
对于中暑病人来讲,要吃一些清淡的这样一些食物,避免很油腻的这样一些食物。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大量的饮水,大量的食用生冷这样一些食物,吃一些清淡的东西,对患者的恢复是非常有益的。
在炎热夏季,尤其是南方,我们家庭里边或者是在工厂里面要进行高温作业的这样一些场所。我们要备一些常用的,首先是清凉饮料,包括酸梅汤,包括富含电解质的这样一些运动饮料。
可以备一些适当降温的一些药物。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水等等之类,避免中暑发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30
夏天中暑怎么办
出现中暑症状,首先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解开扣子,做冰敷。然后给患者饮用淡盐水、运动饮料等,补充水和电解质。尽量不要饮用过冷的饮料。可以服用仁丹,也可以服用藿香正气口服液等药物,散暑祛湿,理气和中,改善患者头晕、昏沉、胸脘痞满、恶心等症状。夏天中暑是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者汗腺功能衰竭,出现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一般以头痛、头晕、口渴、多汗、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严重时会昏迷、四肢抽搐。
热衰竭重症中暑患者的症状是怎样的
热衰竭重症中暑患者的症状主要是在严重热应激情况刺激下,引起体液、电解质等丢失而导致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有发热、多汗、乏力、头晕、头痛、判断力下降,也可出现消化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出现肌肉痉挛,严重者出现晕厥。需要及时补液、纠正电解质、降温缓解症状,如果处理不及时,病情会进一步发展,甚至出现热射病,导致病情恶化,导致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对于中暑来说,无论那一个阶段,无论病情轻重,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早期补液和降温至关重要。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0

85678次收听

中暑会拉肚子吗
中暑会是拉肚子的。中暑拉肚子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一般症状相比较胃肠道系统疾病来说较轻,不会出现大量的水样便或者严重的腹泻。中暑拉肚子的主要原因是水电解质紊乱,由于大量失去钾离子导致肠道渗透压升高,水从渗透压相对高的肠壁和血液中渗透到肠道内,使得肠道内水分增加,导致腹泻。如果出现严重的腹泻,失去大量水分,应该及时就医,排除是否是食物中毒或者其他胃肠道疾病。中暑腹泻之后,应该首先立即离开高温环境,体温高者物理降温,并给予淡盐水、温开水,补充电解质和水分。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11

94758次收听

轻度中暑后怎样恢复的快
轻度中暑后使病情快速恢复,需要做到脱离中暑的环境、转移至空旷凉爽的环境下、大量的补液、物理降温、营养对症支持等措施。这是因为中暑使机体的散热和产热平衡紊乱,诱发的机体一些功能障碍,只要能从产热和散热等方面进行着手,就可以促进病情的快速恢复。具体总结如下:一、脱离中暑的环境,中暑往往发生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使体温调节中暑失灵,机体散热与产热不平衡,就会发生中暑,所以需要先撤离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二、转移至空旷凉爽,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这有利于机体自身调节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散热;三、大量补液,有利于机体补充水分,促进散热;四、物理降温,中暑患者多数出现皮肤灼热、体温高等情况,物理降温可以促进散热,降低体表温度等;五、营养对症支持治疗,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总之,中暑快速恢复,需要综合治疗,上述几点都不可缺少。
语音时长 01:45

2021-04-19

81030次收听

中暑有哪些预防方法
中暑的预防方法,首先是要避免在烈日下暴晒,那么在室内工作的时候,室内房间要保持通风,那么在高温工作的情况下,要适当的多饮,运动饮料补充水分,那么适当的还可以吃一些防暑的药物,比如说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暑之后首先要让患者脱离高温的环境,到一个通风的地方,散热。第二要降温,根据体温的增高,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让病人温度降下来,比如说给湿毛巾擦拭头部,酒精擦拭全身,可以用冰块放在腹股沟和颈动脉处,达到降温的目的。第三个要适当的补充水分,比如说运动饮料、茶盐水等等,也可以吃一些十滴水、人丹或者是藿香正气水。如果说患者意识障碍,继续加重,或者体温进一步增高,这时候要紧急的送医,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11

2020-05-09

54588次收听

中暑都有什么原因
中暑的原因分为工作环境太热、散热问题、汗腺功能障碍、体温调节中枢问题。一、由于工作的需要,很多工人需在露天的情况下长时间的进行劳动,这样是产生中暑的重要原因。二、散热问题,散热的障碍,通风不够,穿的衣服不透气,都涉及到散热问题,不能充分的散热,也是中暑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汗腺功能障碍,身上有很多疤痕的患者汗腺功能出现了问题,汗腺功能障碍,出现散热问题。四、体温调节中枢的出现问题,机体本身对高温的这种调节的能力大大的下降了,就出现中枢性的体温调节障碍。中暑的预防方法,首先是要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在室内工作时,室内房间要保持通风。在高温工作的情况下,要适当的多饮,运动饮料补充水分,适当的还可以吃一些防暑的药物,比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语音时长 01:44

2020-05-09

59557次收听

02:03
中暑了怎么办
中暑的原因第一个是高温的环境,又是南方地区室外温度甚至能达到35到40度以上。第二个就是散热的障碍。我们在室内的地方通风不好,导致温度进一步增高。第三个就是人体的体温调节出现了障碍,大概就这三点。中暑后病人首先会感到口渴,然后患者会感到烦躁,进一步可能出现意识的障碍,甚至可能有体温的增高、升高,甚至患者还可以出现惊厥、抽搐。中暑以后首先要脱离高温的环境,把病人送到一个通风的地方。第二要给病人散热,用扇子、小风扇。第三,给病人降温,比如用湿毛巾擦头部,包括酒精擦全身。还要适当补充水分,另外还要密切的观察病人的神志、体温的变化,如果病情加重,要及时地送到医院。
02:31
中暑有哪些症状
中暑后病人首先会感到口渴,烦躁,进一步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可能有体温升高,患者还会出现惊厥、抽搐。中暑大概在高温的环境下,或者是在室内通风不足的情况下,人体由于体温代谢障碍,所出现急性神经系统障碍,或者是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症叫中暑。中暑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分为三类,一类是先兆中暑,第二类轻度中暑。最重的一类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分为三类,分别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其中热射病就是重症中暑最重的一个阶段。中暑以后首先要脱离高温的环境,把病人送到通风的地方。用扇子、小风扇给病人散热。用湿毛巾擦头部,包括酒精擦全身给病人降温。还要适当补充水分,另外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体温的变化,如果病情加重,要及时地送到医院。
02:20
中暑应该怎么治疗
中暑的原因第一个是高温的环境,又是南方地区室外温度甚至能达到35到40度以上。第二个就是散热的障碍。我们在室内的地方通风不好,导致温度进一步增高。第三个就是人体的体温调节出现了障碍,大概就这三点。中暑后病人首先会感到口渴,然后患者会感到烦躁,进一步可能出现意识的障碍,甚至可能有体温的增高、升高,甚至患者还可以出现惊厥、抽搐。中暑之后首先要让患者脱离高温的环境,到一个通风的地方,散热。第二要降温,根据体温的增高,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让病人温度降下来,比如说给湿毛巾擦拭头部,酒精擦拭全身,可以用冰块放在腹股沟和颈动脉处,达到降温的目的。第三个要适当的补充水分,比如说运动饮料、茶盐水等等,也可以吃一些十滴水、人丹或者是藿香正气水。如果说患者意识障碍,继续加重,或者体温进一步增高,这时候要紧急的送医,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
02:23
中暑体温升高如何缓解
中暑的患者出现体温升高,说明患者本身的体温调节中枢出现了问题,采取的措施的有:首先要采取以下的这样一些措施。在轻度或者先兆中暑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让患者脱离高温的这种环境,要加强室内的通风,另外要加强散热,比如说脱掉患者的上衣,用扇子或者小风扇来对它进行散热。配药时我们可以用湿毛巾来擦拭患者的头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用酒精擦拭患者的全身,能达到降温的目的。但到了医院以后,我们降温的措施就更多了。到了医院之后,我们会对患者进行专业的生命体征的监测,尤其是血压、神志、呼吸等重要生命体征的监测。同时我们会科学的补充电解质和水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对各个脏器的功能进行严密的监测,尤其是要预防患者肾功能衰竭的发生,要预防DIC发生,要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
中暑的原因是什么
中暑的原因是非常多的,比如气候和环境、自身原因、老年、体弱、失盐、阳光直射的露天场所都是造成中暑的原因。建议平时注意保养,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温度适宜,这样中暑才可以好转的。中暑以后是需要及早的看医生的,必要的时候可以服用药物来改善。
中暑吃什么药比较好
中暑吃药物才可以好的更快,但是不可以乱吃药物,需要适量。比如避瘟散、曼秀雷敦薄荷膏、龙虎人丹、藿香正气口服液都属于治疗中暑的药物。患病以后是需要查清楚原因的,确诊以后再服用药物,这样恢复的才会更快一些,吃药必须要遵医嘱才是。
藿香正气水小孩能喝吗
夏天天气炎热,中暑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还有因为天热而引起的一些中暑感冒等其他毛病也是非常多的。这时候藿香正气水是夏天家庭常备的药。藿香正气水功效强大,使用普遍,在一些公共场合的药箱中也是常备的。藿香正气水不光能预防中暑,对小儿的痱子也是有作用的。
中医学认为中暑以后有三个特点
暑邪,中医名词,凡夏至之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特性的外邪。暑乃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
中暑怎么办
盛夏时节,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人体内热量不易散发,热量积存过多,这样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中暑重在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