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清C肽测定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1-10-1580368次播放

视频内容:

血清C肽测定是判断胰岛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C肽是胰岛素生成过程中同步产生一种物质,合成了多少胰岛素就产生了多少C。健康人群空腹状态下基础血清C肽水平不低于400pmol/L,血清C肽在餐后0.5-1小时达到峰值,参考范围是空腹状态基础值的2-3倍,餐后三小时,血清C肽基本降低空腹状态水平。
C肽和胰岛素的生成的同时的,人体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原,经过酶的剪切作用以后,就会同时形成胰岛素和C肽,所以胰岛素和C肽是等比例分泌出来的。因此通过检测血清C肽的水平是可以反映胰岛内分泌功能的,而且血清C肽属于内源性的胰岛素,不受外源性胰岛素药物的干扰,所以对于治疗期间的糖尿病患者,了解体内胰岛素水平,检测血清C肽是非常合适的,检测C肽比胰岛素更加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胰岛的功能状态。
一般来说1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是空腹或餐后监测血清C肽的水平都是明显降低的,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极差或者已经到了衰竭状态。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空腹血清C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糖尿病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胰岛β细胞大面积衰竭,C肽水平也会明显降低。此外临床上通过对糖尿病患者测定空腹状态,餐后一小时或者两小时的血清C肽水平,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内胰岛功能的情况,结合目前的血糖水平变化等,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孕妇血小板低如何治疗
孕妇血小板减少需要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特别是血小板降低的程度,确定具体的针对措施。有10%~15%的妊娠期妇女会出现血小板的降低,最常见的情况是妊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血液被稀释,还有怀孕以后免疫机制的紊乱有一定关系。妊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往往血小板降低的幅度不是很严重,随着妊娠的延长,在9个月的时候往往血小板会降到最低。如果血小板能够稳定大于50×109/L,没有出血的症状,临床上可以不用进行干预,也可以耐受自然分娩或者手术的分娩。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病人是因为一些血液系统疾病,也就是免疫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或者其他疾病所导致继发的改变。比如孕妇同时患有一些肝肾系统疾病引起,继发的血小板减少,这种情况下,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特别是血小板降低的幅度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05

2021-12-30

50843次收听

血常规SAA是什么意思
血常规检测的各个项目中,英文的缩写代码并没有SAA这个情况。在血液系统疾病中,SAA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英文缩写。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个骨髓衰竭性疾病,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病人可以出现发热、贫血和出血的症状。重型再障是指的外周血检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5×109/L,血小板计数小于20×109/L,血红蛋白小于60g/L,网织红细胞小于0.5%,具备上述4个条件就属于重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再障往往症状比较重,需要积极的治疗去提升患者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建议出现了这些变化的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在血液科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治疗。重型再障可以通过环孢素、雄激素治疗,更常见的是使用抗人胸腺球蛋白或者抗淋巴球蛋白进行治疗。对一部分年轻患者,有同胞相匹配供者的患者,还可以通过异基因的骨髓移植治疗重型再障。
语音时长 01:13

2021-12-30

66552次收听

血常规wbc多少正常
wbc是白细胞英文简写,血常规检查主要是看三种不同功能的血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是(4-10)x10^9/L,白细胞的分类非常多,血常规中主要检查五类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50%-70%,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20%-4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参考值是1%-5%;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参考值<1%,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3%-8%。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出现异常时,代表的疾病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偏高时多见于细菌造成的急性感染,淋巴细胞明显升高时多见于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机体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有密切的关系。嗜碱性粒细胞的异常临床上比较少见一些。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都要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去医院血液科进一步做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的肿瘤性疾病。总的白细胞计数如果减少,有可能是由于脾功能亢进造成的,也可能是造血功能障碍、骨髓受到抑制后引起的,此外疟疾、伤寒、严重的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也会伴有白细胞的损坏,此时血常规检查看白细胞计数是显著下降的。
语音时长 01:58

2021-12-30

104527次收听

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低淋巴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白细胞是外周血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血细胞,在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主要包括五大类,分别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对于病原菌的防御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体现人体免疫力的指标。如果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升高,而中性粒细胞偏低,最常见于的就是病毒性感染或者病毒感染同时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情况,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腺病毒或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引起呼吸系统的急性炎症。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血常规检查淋巴细胞百分比是明显升高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会有所下降。此时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疾病,还可以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等传染性疾病。血常规检查结果中,各种白细胞的比例或者计数的变化,只是提示有感染的情况,但是具体感染的位置和感染类型,还需结合患者的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病毒性感染一般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必要情况下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或者干扰素等,不过这些抗病毒药物一定要慎重使用,婴幼儿和孕妇禁忌使用;不严重的病毒感染,特别是流行性感冒期间,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效果的中成药制剂治疗,同时药物对症治疗就好。经过有效治疗2周左右,停药一周后可以复查血常规,此时白细胞、中性粒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指标应该能恢复正常。
语音时长 01:58

2021-12-30

79001次收听

02:36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cv偏高的原因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外周血中红细胞体积大小离散度的指标,也就是说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越高,提示红细胞大小差别就越严重。如果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略微超过正常值,其他的血常规检查指标结果都正常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临床意义。如果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明显偏高,见于各种贫血性疾病。如果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此时考虑是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该疾病和长期的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有直接关系,导致红细胞体积增大,此时外周血中红细胞大小不均匀,所以也会出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偏高的情况,当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治疗以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偏高的情况会逐渐纠正,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此外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偏高也可以见于缺铁性贫血患者治疗有效以后,因为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由于长期体内的铁元素缺乏,红细胞无法正常利用铁来合成血红蛋白,导致红细胞体积偏小。但是补充铁元素治疗一段时间后,红细胞可以利用铁元素来正常的合成血红蛋白,红细胞的体积就会出现逐渐增大,在缺铁性贫血的恢复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也会出现外周血中红细胞体积大小不均匀的情况,此时血常规中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CV就会偏高。
02:27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什么意思
平均红细胞体积是反映红细胞大小的指标,正常范围是80-100fl,高于100fl就是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也就是红细胞形态上偏大。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可能出现不同原因的贫血,最常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营养方缺乏造成的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主要是长期的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影响了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的功能,引起平均红细胞体积升高,同时伴有血红蛋白降低,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贫血得到纠正以后,血常规检查红细胞的各项指标,如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等都会正常。第二,溶血性贫血,包括骨髓增生异常引起的贫血,其它血液系统疾病造成的贫血,在病程中也可能造成平均红细胞体积升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情况下,除了贫血外,还伴有白细胞、血小板降低,细胞形态检查中可看到原始的粒细胞。此时一些溶血性贫血,出现平均红细胞体积升高、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而且还会伴有血中胆红素尤其是间接胆红素的明显升高。需要结合其他的检查结果来综合分析判断病因,血液系统的疾病引起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往往升高幅度比较大,一定要尽快进行诊断和治疗。
02:41
抗心磷脂抗体高是怎么引起的
抗心磷脂抗体高的原因主要见于:第一、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强制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风湿免疫性疾病中,抗心磷脂抗体是免疫学检查诊断的重要指标。第二、抗心磷脂抗体高也见于一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水痘病毒、风疹病毒、腺病毒等。第三、抗心磷脂抗体高还可能和支原体感染有关系。第四、抗心磷脂抗体高可能和服用一些药物相关,如氯丙嗪、吩噻嗪等。第五、抗心磷脂抗体轻度升高也可能见于部分老年人,属于一种生理性的轻度升高,对身体没有明显的危害性。有些育龄期女性体内也会出现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容易不孕,或者怀孕早期发生自然流产,但是具体的机制不明确。抗心磷脂抗体是一种异常的抗体,在人体内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细胞膜中带负电的心磷脂作为靶抗原,从而自身产生了一种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偏高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身体处于高凝状态,导致一些血栓性疾病,发生概率大大增加,如脑血栓、心肌梗死、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等。抗心磷脂抗体的免疫学分型包括有IgG型、IgA型和IgM型三种,当出现抗心磷脂抗体增高时,一定去医院风湿免疫科或者血液病科就诊,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检查来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原发病,从预防血栓形成的角度来说,建议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抗凝药物。
01:46
抽血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抽血对身体没有影响。抽血是临床常用的医学检查方法,主要目的是确诊疾病或除外某些相似疾病。其次是确定治疗效果、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日常常规的抽血,抽一管血液大概是2mL~3mL。而如果是献血,献血单次的量是200mL~400mL,相当于100多管的抽血化验量。献血对身体没有影响,所以抽血是血液化验,对身体也没有影响。很多人会担心抽血是否会造成贫血,其实这些担心完全没有必要。患者应该积极配合临床医生,尽早确诊自己的疾病,通过抽血监测不良反应,使疾病得到最好的最快的诊断和治疗。
02:59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高怎么回事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包括相对性的增多和绝对性的增多两种。相对性增多,主要是血液浓缩情况造成的,血液浓缩是由于空腹时间过长、严重的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造成。绝对性的增多,是红细胞增多症,也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继发性的红细胞增多症,最主要常见的是血氧饱和度的减低引起的,最主要是由于居住在高原地区、严重的肺病等原因引起。真性的红细胞增多症,是由于红细胞的过度增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90%以上病人是由JAK通路的基因突变造成的,所带来的最常见的是血栓方面的问题。
嗜酸细胞百分比0.1是什么意思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1,说明人体外周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比较低。因为血常规检查,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正常值范围是0.5-5%。如果低于0.5,就说明是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一般人体外周血液中,本身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就比较少,检查结果如果出现偏低,只要没有其他异常情况,也没有太大临床意义。但是,如果身体出现有异常情况,比如刚刚做完大手术,或者发生了大面积烧伤,以及出现比较严重的外伤后,因为身体会出现应激性反应,也会引起外周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降低。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0

83837次收听

白细胞高挂什么科
单纯白细胞升高,应该先去血液科就诊;如果白细胞升高时,伴随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可以去呼吸内科或综合内科检查。
熊猫血型是什么血型
熊猫血通常指Rh血型,这是一种罕见的血型。若对血型有疑问,建议咨询医生。具体分析如下:
血清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血清总胆红素偏高有病理性因素也有生理性因素。病理性比如血液型疾病、肝脏疾病、胆道疾病、黄疸导致的,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另外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常饮酒等也会导致总胆红素偏高。一般调节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白蛋白低吃什么
如果患者出现白蛋白低的时候,就要注意调理了,倘若只是轻微的白蛋白降低,可以通过饮食调节,能够快速升高白蛋白,在平时饮食方面可以进食些富含白蛋白类的食物,诸如:鱼、虾、瘦肉等都富含白蛋白,之外的植物类大豆等白蛋白,也极其丰富。
红细胞偏低的原因是什么
红细胞偏低的原因是红细胞生成少、红细胞过多被破坏,需要积极治疗。具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