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黄疸检查方法

发布时间:2018-09-1459925次收听

语音内容:

新生儿黄疸首先要做胆红素的检测,也就说是新生儿黄疸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抽血、查血清中胆红素,也可以经皮测胆红素,经皮测胆红素是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受到检测的部位,以及皮肤的厚薄与肤色的影响,可能会误导黄疸的情况,可以作为一种筛查使用,确诊的话需要测血清中的胆红素;
第二,其他的检查。像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计数,在新生儿黄疸时候必须要做这些常规检查,这样有助于对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有新生儿溶血病的时候,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会降低,网织红细胞会增多;其次要查血型,包括父母的血型和新生儿的血型,因为常见的有ABO血型和RH血型不合的溶血,必要时候可以进一步做溶血实验、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测定;
第三要做一些红细胞脆性试验,怀疑黄疸由于溶血引起但又排除血型不合溶血病时候可以做本试验,如果红细胞脆性增高,考虑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自身免疫性溶血症等;如果脆性降低,多见于地中海贫血这些血红蛋白病;
还有可以做G-6PD酶的缺乏比如G-6PD酶的活性降低,这样是诊断G-6PD缺乏的一个依据;另外可以做血、尿、脑积液的培养,血清特异性的抗体,C反应蛋白以及血沉的检查;对于黄疸怀疑为感染所导致,应做血和尿的培养;如果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化脓性脑膜炎需要做脑积液,进行脑积液的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沉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或者是降低,白细胞里面有中毒颗粒或者出现核左移,可以做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测定血总胆红素或者结合胆红素;肝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还有碱性磷酸酶这些都需要进行检测。另外是影像学的检查,影像学的检查、超声、核磁,怀疑胆道系统疾病的时候像胆管的囊肿,胆管的扩张、胆石症、胆道闭锁、胆囊缺如这些,需要做超声或者是核磁的检查。
再一个要做听力和视功能电生理检查,也就是说视听诱发电位,可以评价听觉传导神经通路功能的状态,早期预测胆红素中毒所导致的脑损伤,有助于暂时性或者是亚临床胆红素神经中毒症的诊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3:16
新生儿总胆红素正常值范围
对于新生儿而言,孩子总胆红素的正常值范围是因人而异的,且也因时而异,即胎龄不同,生后日龄不同,以及孩子有无存在一些高危因素,或原发病的情况下,每一个孩子的总胆红素的正常值的范围都不一样,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孩子出生后,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一些特点,所以在生后可能会出现胆红素水平的增高,如果孩子是一个胎龄较小的新生儿,如孩子胎龄只有28周左右,此时孩子的总胆红素正常值范围较低,若孩子的总胆红素的范围超过5mg/dl,此时就已超标,可能需给孩子进行光疗的积极处理。但是,如果孩子是一个38周以上的足月儿,这个时候,实际上需要对总胆红素的水平增高进行处理的标准也不一样。
宝宝两个月了黄疸还没退正常吗
如果两个月的宝宝黄疸还没有退完,就属于不正常的情况。因为正常情况下,大多数足月的宝宝会在出生后两周之内,身上的黄疸就会逐渐退完,也有一个月左右黄疸退化的情况。如果两个月的宝宝黄疸还没有退完,考虑的是患有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比较大,建议家长应当及时带宝宝到当地正规医院的儿科门诊进行全面的检查,可以通过彩超检查,明确宝宝的身体状况,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通常是宝宝喂服一些相对症的药物,以及配合紫外线的方法进行辅助治疗,必要时可能采取手术的方法,才能缓解宝宝的病症。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8

69803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会复发吗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黄疸消退后不会复发,病理性黄疸消退后有可能复发,需进行相应治疗。
新生儿黄疸反复怎么回事
新生儿黄疸反复是原发病没有解除病情没有稳定、原发病没有彻底治好和控制住等因素。新生儿黄疸属于新生儿的常见病,有部分孩子出现了黄疸,然后黄疸消退了,但是又重新出现了,出现这种情况的话,要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的话,同引起黄疸的原发病有关,原发病没有解除或者是病情没有稳定,而导致了黄疸的反复。一、原发病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或者是治疗后病情没有控制住,并且还在继续发展,比如说感染还没有控制,溶血的过程还在继续,另外大便排泄不畅,这些因素的话,都会导致黄疸又重新反复或者是加重。二、黄疸在光疗的过程中,只能使皮肤中的胆红素分解,然后从尿里面排泄出去,但是血中胆红素还没有完全下降,所以停止光疗之后,黄疸又重新出现了。这个时候要继续光疗,当血中胆红素降到7以下,反弹的机会就少了。有一部分可能同母乳有关,母乳性黄疸,吃母乳的时候出现了黄疸,如果换成奶粉、配方奶喂养的话,黄疸就会消退,这种的话多半是母乳性黄疸,一般会持续三周到三个月,再一点就是说,婴儿肝炎综合征,跟一些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在治疗的过程中,这个病毒又重新反复复制,这种孩子往往黄疸会时好时坏,有时治疗的话,还需要同胆道闭锁进行鉴别。如果这个直接胆红素升高的话,这种孩子保守治疗6至8周以后,这个黄疸退得不太明显,大便有相应改变的话,诊断不清楚的话,要外科要进行干预,要考虑手术探查或者是胆道冲洗相关治疗。
语音时长 01:37

2020-03-12

50813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如何祛除
如果新生儿患上了黄疸,可以应用药物的方法来去除黄疸,比较常用的药物就是酶诱导剂和白蛋白。再就是可以通过光照疗法来改善黄疸的症状,也就是让患儿放在光疗箱当中进行蓝光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一般方法治疗难以起效,则需要考虑换血治疗。
如何判断宝宝黄疸已退
宝宝的皮肤颜色恢复到正常的成人皮肤颜色时,或者进行经皮胆红素检测降到5以下,必要时抽血测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认为已经降到了正常的状态。正常人的胆红素,成人一般在2毫克每分升左右,当然,每个人的皮肤颜色不是完全一样,有的人可能会黑,或者有的人皮肤浅一些,可能多少会有一个波动,一般不超过5个毫克每分升。经过经皮胆红素检测,降到5以下,认为黄疸基本达到正常状态。如果孩子黄疸看着是比较轻,但也会是比较重的情况,孩子的皮肤本身就是很重,用肉眼看的时候会造成误差,或者是经过经皮测试的时候,也会有误差,这个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抽血,测试胆红素、测总胆值和胆红素的值。如果数值正常,可以判定胆红素已经降到正常,孩子已经不再存在黄疸了。所以通过几种办法,就是第1个用眼睛看,第2个用经皮测试,必要的时候,可以抽血测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测定孩子胆红素是不是降到正常。
语音时长 01:59

2020-03-02

57571次收听

新生儿的黄疸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的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色泽轻,浅黄色的,局限于面部、颈部,病理性黄疸面部、躯干部之外,还累及四肢肌,伴有并发症等症状。生理性黄疸,色泽轻,浅黄色的,局限于面部、颈部或者是波及到躯干、巩膜也有黄染,2到3天后消退,至5到6日皮肤恢复正常,重者颜色比较深,但皮肤红晕,黄里透红,但黄疸的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不超肘部和脐部。新生儿实体性黄疸,状况比较好,没有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是正常的,也不发生核黄疸。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若延迟1到2天出现,黄疸的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以超过2到4周。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出现比较早,生后的24小时内出现,程度比较重足月儿大于12.9个毫克每分升,早产儿大于15毫克每分升,除了面部、躯干部之外,还可以累积四肢肌,手足心均可有黄染,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超过5个毫克每分升,持续时间长,或者是退而腹泻。黄疸的颜色是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橘黄色或者是金黄色,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主要呈暗绿色或者是荧黄,病理性黄疸伴有并发症,像溶血性黄疸多半患有贫血、肝脾大、出血点有水肿。有心衰感染性黄疸,多伴有发烧,感染中毒症状。如果梗阻性黄疸,出现有肝肿大、大便的颜色发白、尿色比较黄,还有全身的症状。重症黄疸发生反应差、精神萎靡、厌食、肌张力低,进而出现容易激惹、高声的尖叫、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肌张力增高等核黄疸的表现。
语音时长 02:02

2020-02-21

65267次收听

02:17
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
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方法有,足量阳光照射;注意饮食;尽早哺乳可以有;夫妻双方要定期检测;要注意清洁卫生。具体情况如下:1、保证新生儿每天有充足的阳光照射。2、肌肉PD缺乏的高发地区的孕妇,要进食一些蚕豆这些相关饮食。3、新生儿出生之后半小时要开奶,尽早哺乳并且坚持母乳喂养,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几率。因为妈妈的初乳是营养最丰富的,可以促进宝宝的排便,可以促进体内胆红素尽快的排出。4、如果曾经有肝炎病史,或者曾经有出生过病理性黄疸的婴儿,这些孕妇产前都要进行测定血中的一些抗体以及监测血中抗体动态变化,夫妻双方血型不合的话,要定期行有关的血清学检测,包括羊水的检测。5、要注意皮肤、脐部以及臀部的清洁卫生,防止感染的发生,减少感染导致的新生儿黄疸。
02:17
新生儿黄疸高有什么危害
新生儿黄疸高的危害是引起胆红素脑病,主要由于胆红素太高,没有经过积极的治疗引起。当血清胆红素重度升高,或者同时存在一些高危因素时,可以使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导致胆红素脑病。如果存在有早产、窒息、呼吸困难、缺氧、严重的感染、低蛋白血症、低血糖、低体温、酸中毒,或者体重小于1.5公斤的孩子,有这些高危因素的时候,血清胆红素即使低于临界值,也可以发生胆红素脑病。一般可见于重度黄疸高峰后的12到24小时之内,也可以到48小时之内,出现胆红素脑病的症状。
02:59
新生儿黄疸如何预防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反应、奶量、运动状况、大小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促进新生儿多排尿、多排便、避免感染、注意清洁干燥。新生儿出生后要鼓励尽早的开奶,加强喂养,新生儿的排尿排便增多,有利于胆红素通过尿液粪便排出,或者可以学习简单的抚触动作,促进孩子的胃肠蠕动,也可以促进排便。家长需要注意避免孩子的感染,加强皮肤的护理,保持脐部的清洁,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注意保暖。哺乳期间产妇要注意饮食,注意按医师的指导合理的用药。如应用特殊药物,须酌情的暂停母乳喂养。对于符合新生儿溶血情况的孕妇,在孕期需定期的产检,监测母体内抗体的低度,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新生儿黄疸的加重或者发生,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新生儿眼白发黄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眼白发黄有很大的可能是患有黄疸,一般情况下黄疸会在一周左右消退。但是新生儿黄疸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如果是生理性黄疸就不用担心太多。但是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就需要及时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细心的观察变化。
新生儿黄疸照蓝光是怎么回事
宝宝血液中的胆红素明显升高,会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出现。如果黄疸比较轻微,一般在一定时间内可自行消退。不过一些较为严重的黄疸,应通过照蓝光治疗,它可以将血清间接胆红素经由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从而起到减轻黄疸的效果。
新生儿黄疸高有多严重
新生儿黄疸治疗不及时后期导致脑核性黄疸,会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新生儿黄疸治疗需及时,避免病理性黄疸发生,“核黄疸”分为四个周期,即警告期、痉挛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语音时长 02:31

2018-09-21

57073次收听

02:05
新生儿黄疸数值偏高怎么办
新生儿在出生后一周内出现黄疸,如果黄疸的数值过高,那就需要宝宝住院进行治疗。如果新生儿的黄疸数值不是太高,而且没有达到进行光疗的标准,同时,家长又不想住院进行治疗。在这个时候,可以考虑给宝宝在家里进行日光浴。在给宝宝晒太阳的时候,最好把眼睛遮盖上,要注意保护孩子的眼睛。并且,可以口服退黄药物,比如苯巴比妥或者是茵栀黄,来进行退黄治疗。除此之外,也要注意给宝宝多喝水,还要注意给新生儿勤喂母乳。因为初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热量多,水分足够,可以促进宝宝进行排便,并且可以帮助宝宝排出体内多余的胆红素。这样,症状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缓解。如果新生儿的黄疸并没有消退,反而持续加重,那就必须要到医院及时就诊。
新生儿黄疸抽血应该抽哪里
临床上检查新生儿黄疸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胆红素检测是新生儿黄疸诊断的重要指标,此外,还有血型的检测、红细胞脆性试验、肝功能检查、超声等等,这些检查很多都是需要抽血的,新生儿黄疸抽血可以抽足跟血,也可以从头部抽取,视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