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怎么确诊
发布时间:2018-09-1457102次收听
语音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8/3D/oYYBAGMHJ0WAaZFxAALx3Ti9pTE37.jpeg)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术后注意事项
首先医务人员经肛门缓慢导入内镜后,沿直肠与结肠逐渐向前推进,直至到达盲肠末端。随后缓慢回撤内镜,并仔细观察明确息肉部位,如息肉较小,可直接应用活检钳切除,如息肉较大,则需应用圈套器切除。如上述方法均难以切除息肉,则需在病变部位注射适量生理盐水,使病变完全抬起后予以切除。切除的息肉组织,随即会被送至病理科进行检查,明确息肉性质,并确认是否已发生癌变等。检查结果大约可在一周后领取。息肉切除后仍需定期复查,具体复查时间需由主治医生,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以及病理检查结果等综合决定。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需进行X线检查以明确是否出现肠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可能会因术中注气过多,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胀或腹痛,此时可尝试适当进行腹部热敷,下床活动或保持俯卧体位,促进排气。通常2-3小时后,随肛门排气症状,即可逐渐好转。此外,部分患者术后还可能会出现肛门疼痛或轻微出血,但通常随时间推移会自行好转。术后根据息肉的大小、类型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不同,部分患者可能会需要留院观察,切除息肉后创面一般3-5天可基本愈合,在此期间应避免饮酒、过度疲劳、禁食刺激性食物或剧烈运动等。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50/0E/ooYBAGMHJ0WAKG10AALexZo7rmQ21.jpeg)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手术过程
手术通常需要30分钟至1小时,具体时间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手术方式不同会有所差异。术前通常需要给予解痉药物或镇静剂,注射药物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视物模糊、心率加快等症状,但通常会很快缓解,无需过于担心。患者通常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如需采取无痛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术前还需给予麻醉剂并建立静脉通路。医务人员经肛门缓慢导入内镜后,沿直肠与结肠逐渐向前推进,直至到达盲肠末端。随后缓慢回撤内镜,并仔细观察明确息肉部位。如息肉较小可直接应用活检钳切除,如息肉较大,则需应用圈套器切除。如上述办法均难以切除息肉,则需在病变部位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使病变隆起后再予以切除。切除的息肉组织随即会被送至病理科进行检查,明确息肉性质,并确认是否已发生癌变等。检查结果大约可在一周后领取。息肉切除后仍需定期复查,具体复查时间需由主治医生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以及病理检查结果等综合决定。
大便先硬后稀算是癌症吗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6/37/o4YBAGDoA8-AQLnpAAEYiWj4kUE908.jpg)
如果开始大便比较硬,后面比较稀,我们可以推测结肠功能不太好,但不一定是癌症。大便为什么会先硬后稀?首先我们说大便为什么会硬,食物经过胃、小肠消化以后排入结肠,前段距离胃和小肠,都是进行消化和吸收,营养大部分得到吸收了,排入结肠以后是一个非常稀的状态,是非常不利于排便的,在结肠会发生什么变化?尽可能吸收水分,使大便成形,然后排出体外。而如果大便先硬后稀说明什么,结肠功能出现异常,虽然功能异常,并不一定是癌症,有可能是什么?比如息肉、良性的肿瘤,有可能是什么?比如炎症等,都有可能出现大便性状的改变,先硬后稀。同时除了大便的软硬度之外,还看有没有混有血液,有没有特殊的气味等,这些都是便于我们去判断,有没有可能存在肿瘤,但是我们并不能通过先硬后稀,来认定这个病人有癌症。
肛门里面有个疙瘩疼痛什么原因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42/00/o4YBAGDJONOAegpwAAC1sCVw5Rw61.jpeg)
肠息肉手术后吃什么食物
息肉切完0.5公分以下的,一般当天不要吃辛辣、生冷的食物,可以喝一点儿热粥,少吃一点馒头,不要吃水果,三天以后可以恢复正常的饮食。水果可以吃,刚开始要少吃,逐渐恢复到正常的食用量。切除息肉大于0.5公分小于1公分,就要非常小心,要控制饮食,就是不吃东西,三天内只能喝水不能吃饭,不让肠蠕动的多,尽量减少有肠梗阻的现象,可以通过输一些营养液、脂肪,来保证能量充足。如果饮食控制不当可能会肠穿孔,就要开腹切肠子。所以说其实切了息肉,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肠管吸收、恢复。
结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1/9B/oYYBAF6CqgiAHCZZAANlSBn0tFM35.jpeg)
结肠息肉是指发生于结肠的息肉或者是息肉样病变,发生部位,包括结肠全程。按照解剖学来,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均可以发生。按照引起结肠息肉,病变的性质通常分为肿瘤性的息肉和感染性的或者是自身免疫性肠病所引起的炎症性息肉。肿瘤性息肉。又包括。原发于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肿瘤性增生,比如绒毛状管状腺瘤,或者是管状腺瘤等。良性肿瘤,长期刺激,有可能恶变,还有一种是家族性的息肉病属于遗传性疾病,通常青少年开始出现。到成年以后,逐渐有恶变倾向,通常需要行,全结肠切除手术,才有可能获得治愈。而对于细菌性肠炎或者是自身免疫性肠病所引起的肠息肉,通常需要治疗原发疾病,比如细菌感染,或者是自身免疫性肠病,采用美沙拉嗪治疗,通常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肠息肉是不是一定要切除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0/BC/o4YBAF3CdNyAMkqGAAHcIG_hMcs74.jpeg)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肠息肉,胃息肉一样,它本身是要看一下它的病理类型。如果是炎性的或者说是增生性的,不一定要切除,因为它不一定会癌变。但如果是腺瘤性的息肉,腺瘤性息肉,大家知道它本身有一定的癌变几率。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是最高的,大概40~60%。十年癌变率,管状腺瘤只有20%左右,而绒毛管状居于两者之间。如果是腺瘤性息肉,我们一定要切除。如果是炎性的或者增生性息肉的,不一定。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可以内镜一下随访,比如说一年查一次,看它有什么变化,或者说有一些出血情况,如果有近期的短期的增大、出血的,也还是要切除的。所以这个问题,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不一定。如果是炎性的或者增生性的,可以定期随访,每年随访一次。如果是腺瘤性的息肉,建议大家切除。但是切除以后是不是就一劳永逸了,我们这种状态下,依然要定期随访,每年或者一到两年复查一次肠镜,防止它再次复发。
十二指肠息肉是什么原因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0/BC/o4YBAF3Cd-yAWYNsAAGkbF7O4fI92.jpeg)
十二指肠息肉的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没有任何的症状,主要通过内镜发现和内镜下治疗。其实息肉是一类疾病,主要长得像息肉,或者隆起的一小团的肉长到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都可以有。长在十二指肠的息肉有几种可能性,一种是局部布氏腺增生,十二指肠球部主要腺体是布氏腺,可以分泌肠液很好的防护胃酸对十二指肠的损伤。而这种腺体如果在局部增生成为团块,其实此时的增生是簇状增生,一簇一簇的,也可以叫做息肉样病变。但本身对身体无害,也不会癌变,也没有任何症状,不用管。还有一种发病率很低,就是腺瘤,长的和息肉一模一样,其实就是息肉一种。取下一钳子检查,包住腺瘤,腺瘤有相当的癌变风险。尤其是绒毛状腺瘤。除绒毛状腺瘤,还有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十年癌变率可以达到40%,甚至以上。管状腺瘤十年癌变率10至20%。绒毛管状腺瘤介于两者之间,比如十二指肠息肉,其分为布氏腺增生产生或者腺瘤性,如果腺瘤性的要及时进行内镜下切除。
肠息肉怎么治疗
肠息肉属于比较高发的肛肠疾病,患病后症状明显,会有剧烈的腹痛、腹胀、腹泻。肠息肉的治疗方法也比较多,最有效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肠息肉较轻的患者也可以用物理治疗或者中药治疗,可根据患者的自身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4/11/ooYBAF62E8SAAqefAADhru4SWyw865.jpg)
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肠息肉的因素有很多,一般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第一,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高,息肉发生率会逐渐增高;第二,感染因素,由于反复的肠道感染,反复刺激肠道黏膜会引起息肉的生长;第三,遗传因素,受遗传因素影响的主要包括遗传性息肉病和幼年性息肉病;第四,生活习惯,通常多吃含有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息肉的增长率比较少,相反息肉生长率较高。其次,吸烟,吸烟是引起腺瘤的一个常见因素,所以,应该尽量少抽烟。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3/C9/o4YBAF62E8SAMOTJAADq6e_W9wk764.jpg)
胃肠息肉切除后还会癌变吗
胃肠息肉切除后还会不会癌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胃肠息肉切除之前都会取病理,术前就需要有病理诊断。一般情况下,息肉都是良性息肉,良性息肉手术后也会送大体病理,如果病理结果显示没有癌变,则切除之后息肉就不会癌变。有个别的息肉比较大,因为在取病理的时候只取局部病理,在切完息肉后进行病理检查,如果病理报告有癌、有低级别瘤变或者高级别瘤变等早期癌症的表现,则此时已经超出息肉的范围,患者可能要追加手术治疗。
儿童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小儿肠息肉主要在直肠,患者以2~8岁最多。小儿肠息肉临床表现主要是大便带血或便后滴血,血的颜色鲜红,鲜血附于大便表面,与大便不相混,出血量常不大,但极像内痔出血,因此在儿童期有类似内痔出血症状时,首先应考虑到直肠息肉病的可能。
肠息肉电切后卧床几天
肠息肉电切后,一般卧床休息1-2周可以逐渐恢复。如果有条件的话,休息1个月左右最好。肠息肉电切手术后,一定要避免户外活动过多,更不能进行剧烈活动,以免引起伤口不适的可能,当然,小逛一会是提倡的。另外,要补充营养,定期做到复查。
炎性肠息肉是怎么回事
炎性息肉是一种良性息肉,通俗点讲,炎性肠息肉就是相对比较轻的良性肿瘤。应该说,炎性肠息肉不是癌肿,不会引发生命危险。治疗方面,大多是不用手术治疗的,可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用药物控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