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老年痴呆病人饮食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8-10-1659026次收听

语音内容:

老年痴呆病人在饮食上首先要注意温度适宜,不要给过热或者过凉的食物;第二点是食物要稍软一点,适合咀嚼;第三要保证老人有足够的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摄入;第四选择高钙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等食物;还要根据老人的情况保证每日的饮水量,一般要求每天饮水大概在1500毫升左右,夏季可以鼓励多饮一些,但是一定要防止夜间饮水过多,这样可能会影响睡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老年痴呆失语怎么办
老年痴呆的患者出现失语的症状时,首先需要积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老年痴呆的患者目前在临床上主要应用益智类和营养神经的药物改善症状,常用的药物有多奈哌齐、奥拉西坦、胞磷胆碱等等,这些药物能够延缓疾病的进程,尽可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当患者伴有失语症状出现时,可以进行康复治疗,通过专业的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从而加强语言功能的训练。也可通过中医理疗,如针灸,穴位注射等方式,刺激脑神经功能,起到补益脑髓,改善语言功能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家属需要加强看护,尽量对与患者进行交流,增加语言刺激,帮助患者恢复。
语音时长 01:07

2021-01-26

77136次收听

如何诊断老年性痴呆
老年痴呆症的出现有很多不一样的诊断方法,比如可以选择神经心理学检测,也可以选择血液学检测,或者是影像学检查以及脑电图检查等等,通过这些检查的方法自然就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也可以获得有效的治疗。
什么人容易得老年痴呆
如果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喜欢和别人相处交流,而家人也缺少陪伴,就容易有老年痴呆。还有肥胖的人,吸烟喝酒的人患病几率会比较大。老年痴呆可能会遗传,但是几率不大,比如帕金森引起的老年痴呆就容易遗传。
老年性痴呆怎么用药
老年性痴呆如何用药?如果已经确诊了,是老年性痴呆,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先用一些比较基本的药物,比如说茴纳溪坦这些改善人的智能的,还有像尼麦角林这些都可以。如果是进一步的再发展,而且患者他又是一个比较消沉一点的性格的。那么这个时候用了胆碱酯酶抑制剂,像多奈哌齐这一类的可以。如果是随着发展,逐渐有这种激越这种谵妄这种表现的,有些人反映说是晚上根本不睡觉,那么全家人也不能睡觉,这种比较激越的这种情况,谵妄这种情况的。那么可以用一点象美金刚这一类的。那么现在就是多奈哌齐和美金刚在指南里对轻中重都是可以用,但是还是有区别的,像多奈哌齐它本身你比如说都是一个很消沉很偏抑郁的这么一种状况,你要是给他去用这个美金刚就可能把它压得更狠了,这个时候可以用点多奈哌齐,但是如果这人那种激越,家里人就说痴呆到了什么程度,总是在那怀疑人或者激越这种,总是跟人吵架,总是这种情况。那么可能用一点NMDA受体拮抗剂,像这种美金刚它可能会效果更好一些。这个也要看情况,现在咱们不是又有了咱们自己的药吗?可能还没有完全上市。971可能以后也是一个可以用的方向,那么就说老年人痴呆,当然我们这是指的他痴呆的用药,当然如果你本身你还有其他的毛病,比如说有脑血管病,那么本身它都不能排除血管性痴呆,这个时候脑血管病的药你还要好好的应用。
语音时长 02:01

2020-03-17

62577次收听

02:02
老年痴呆吃什么药
老年痴呆可以服用的药物:首先是改善认知的药物,包括安理申、美金刚、奥拉西坦等;其次是控制精神症状的药物,包括帕罗西丁、舍曲林等;再者是中药,包括益智仁、菖蒲、郁金、黄精等补肾等等。老年痴呆的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来进行预防、缓解和治疗。先是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比如安理申、美金刚、奥拉西坦等。此外还有控制精神症状的药物,例如患者出现幻觉、妄想等等,可以给患者提供抗抑郁药物,比如帕罗西丁、舍曲林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给患者提供中药和中成药来改善痴呆状态,比如中药可以给予益智仁、菖蒲、郁金、黄精等补肾;中成药可以用复方苁蓉益智胶囊。需要提醒患者,不可自行到药店去购买,一定要就医后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服药。
怎样预防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的人是很容易导致死亡的,而且也是老年人发生概率非常高的疾病,如果想要预防老年痴呆症,一定要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并且要注意合理膳食、规律三餐。还要注意的就是经常用脑,防止大脑老化。
老年痴呆症狂躁怎么治疗
老年痴呆症狂躁应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可加用抗精神症状的药物,如奥氮平等,必要时到精神科复诊。对老年痴呆狂躁的情况,应首先加强护理,其实患者暴躁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照顾方面的原因引起,比如陪伴不够、患者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因此,护理痴呆患者时要有耐心,尽量顺从患者的意愿,不要顶撞、避免发生冲突。
语音时长 01:02

2019-03-14

60292次收听

老年痴呆如何确诊
诊断痴呆需要根据老年痴呆的症状。比如记忆障碍、视空间感觉障碍和定向障碍、语言障碍、失用、失认、执行功能障碍、社会生活功能损害、精神行为症状等等;还有体征,如吸吮反射、强握反射、震颤等等;以及影像学检查,比如头颅磁共振检查发现海马体萎缩和神经心理测验的异常结果、特殊生物标志物等,综合做出老年痴呆的诊断。老年痴呆应该注意和正常衰老进行鉴别,两类人群都有记忆障碍的表现,此时需结合生物标志物症状、体征、影像学的检查、神经心理测验予以鉴别。鉴别如果有困难的时候,需要进行密切的随访。
语音时长 01:04

2019-03-13

59274次收听

03:26
什么人容易得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的易患人群主要包括高龄老人、受过脑外伤者、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独居或者丧偶的人群、情绪抑郁的人群以及有老年痴呆家族史的人群。1、高龄老人。年龄是老年痴呆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逐渐增高。2、受过脑外伤的患者,其今后发生老年痴呆的概率比没有过脑外伤的一般人群相对较高。3、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包括长期吸烟、大量饮酒的人群;另外还有缺少运动或者不运动的人群;其他还包括喜食油腻食物、高蛋白食物的人群。4、独居或者丧偶的人群,其跟外界的接触少,久而久之社交功能、对新事物的接受、学习能力会不断的下降。5、情绪抑郁的人群。6、有老年痴呆家族史的人群。
02:13
经常健忘是老年痴呆吗
经常健忘,不一定是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的早期可以单纯表现为健忘。但是在正常衰老的老人中,大约有25%到30%的老年人有轻度的记忆障碍,这类记忆障碍的特点是进展缓慢,通过设置一些提示可以改善健忘,平时可以借助弥补措施,从而不影响生活。所以,区别老年痴呆和正常衰老,目前主要还是通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症状的趋势。但是,在正常衰老的老人中有一部分经过随访证实确实患有老年痴呆。所以,如果患者没有任何病因而出现逐渐健忘,则需要警惕老年痴呆的可能。
02:41
老年痴呆和脑萎缩的区别
脑萎缩会影响老人记忆能力,但不影响其学习、工作,不损害正常生活能力。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症状为严重记忆力减退,容易有迷路、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等问题发生。老年痴呆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出现严重的记忆力减退是主要症状。临床上也可出现某些遗忘症状,如迷路、忘记物体放置地方,严重时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像“小老人”。老年性痴呆萎缩程度比正常老人严重,尤其是与记忆力功能有关的脑部位海马区域病变更加明显。人到老年后,体内组织器官都有不同程度老化和萎缩,人脑尤其明显,生理性老化过程所引起脑萎缩是老年人正常生理现象,年龄越高萎缩越明显。老年性脑萎缩会影响到患者记忆力,表现为记忆力不如以前好,记不起以前熟人名字,程度比较轻,不会进行性加重,不影响老人学习和工作,不损害老人日常生活能力。
02:44
怎样预防痴呆
预防痴呆,要注意提高自保健意识和自保健能力,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诱发痴呆疾病发生基础性病变,对痴呆早筛查、早治疗。一、提高自保健意识和自保健能力,增强抗病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消除不良习惯,对痴呆要有基本认识;二、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不要经常熬夜、过度饮酒;三、消除病因,避免和减少危险因素影响,治疗和控制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血栓、颈椎病、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要及时治疗并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四、对痴呆进行早期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诊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止病情发展。若已经患有痴呆,进行系统治疗和照料,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痴呆一般要做什么检查
老年痴呆首先要做化验的检查、生化的全项、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维生素的检查,以及一些影像检查如PET。做甲状腺的功能、维生素B12、维生素B1、叶酸等检查,判断有没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导致的痴呆。尤其强调做核磁共振、海马像。老年痴呆主要的表现就是记忆力减退,脑子和记忆关系最密切就是海马,查看海马这部分有没有萎缩,如果有明显萎缩,老年痴呆可能性比较大。也可以做高精尖的东西,如糖蛋白标记、PET,查看患者颞叶内侧和海马的灌注情况,如果是长期的低代谢也提示老年痴呆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主要还是通过鉴别是否是老年痴呆,做检查帮助医生判断。
语音时长 02:05

2018-09-21

54339次收听

做好五点防痴呆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速,痴呆的发病率日益攀升,全球已有痴呆患者3650万,其中990万在中国,位居第一。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继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
高血糖增加老年痴呆症风险
据美国“每日健康新闻网”近日报道,《美国医学杂志·神经病学》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与糖尿病前期(血糖水平偏高,但尚未达到2型糖尿病的程度)有关的高血糖会增加老年痴呆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