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动脉瘤介入术后多久可以恢复

发布时间:2018-11-0154401次收听

语音内容:

脑动脉瘤介入术后恢复要看当时具体的病情,如果动脉瘤未破裂,仅仅是做介入手术,三天就可以出院,回家自行休养,基本上一个月就可以稳定,可以进行日常的相关活动,参加工作等等。如果动脉瘤未破裂,通过开颅的方式进行手术夹闭,七天拆线就可以出院,基本上是一个月就可以进行相关的工作等等。如果动脉瘤破裂了,经过介入栓塞的方式进行治疗,基本上两个周出院,而且一定要度过脑血管痉挛的高峰期。一个月以后差不多修养得当,也可以进行相关的工作。最难的是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并且产生昏迷的症状,通过开颅手术进行加壁,这种情况下,它的恢复时间是很漫长的,因为这预示着脑部损伤相对比较严重,而且有的时候开颅术后也有一些并发症,这时一定要加强看护,加强治疗。一般情况下一个月才能够出院,有的甚至要三个月才能够出院,积极地进行完善检查,积极的进行给予康复等等相关治疗,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生命质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00
介入治疗术后几天出院
介入治疗之后患者出院时间,需根据处理病变的具体情况,以及有没有合并症的出现来决定。一般来讲,如果患者只是进行了介入的脑血管造影检查,术后一、两天就可以恢复出院。而如果进行了介入治疗,脑动脉瘤栓塞如果在栓塞之前动脉瘤没有破裂,栓塞过程平稳,患者也可以在2-3天就可以出院。进行动脉支架植入的患者如果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大致出现时间也是类似的。但是如果患者在介入治疗之前,动脉瘤已经发生了破裂或者是进行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会相应的延长,达到一两周之久。
脑动脉瘤的介入手术方法
脑动脉瘤的介入手术有弹簧圈的栓塞和支架的栓塞。脑动脉瘤分为几种,一种是窄颈动脉瘤,一种是宽颈动脉瘤,还有一种部位比较复杂,大小可能也比较大一点,最后一种是超大动脉瘤。对宽颈动脉瘤,可以用植入支架方法,对于部位比较特殊,瘤体较大的,可以用密网孔支架介入方法。对于特别大的动脉瘤,把窄瘤动脉给它直接闭锁了。风险小比开颅手术风险小,而且效果也是非常好的。脑动脉瘤的介入手术方法,可以有弹簧圈的栓塞,也可以有支架的栓塞。
语音时长 02:01

2020-03-17

63830次收听

脑动脉瘤有哪些症状
如果在颅内动脉管壁出现了缺陷,或者是因为动脉腔内压力增高,使得动脉壁出现囊性的膨出可能就会形成脑动脉瘤。脑动脉瘤对于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旦患有脑动脉瘤以后患者会有头痛症状出现,而且有的患者还会有视力有变化的症状。如果脑动脉瘤比较巨大或者是多发性的话,还可能会引起患者行动方面出现障碍。脑动脉瘤也会引起患者昏迷。
脑动脉瘤如何治疗
脑动脉瘤是一种可能会引起患者剧烈头痛以及呕吐,并且可能会导致昏迷的脑部疾病。对于脑动脉瘤,因为可能会在睡眠中也能发生,所以说对患者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脑动脉瘤也可能会引起患者的视力出现问题,因此如果患者被检查出有脑动脉瘤时,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小儿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就小儿脑瘤手术而言基本是不会损伤大脑组织的,而多数也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但是脑动脉瘤发生部位不同,进而治疗之法也就不同了。在出现小儿患脑动脉瘤之时,也可能出现脑神经损伤及脑部血管病变等。
小儿脑动脉瘤怎么治疗
人们称之为先天性脑动脉瘤,但实质上不是肿瘤,与肿瘤有天壤之别,不会像肿瘤那样需要放疗或化疗。儿童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开颅和介入治疗。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动脉瘤的生长部位、大小,以及医生选择的术式有关,无论哪种方法都可以有效的治疗动脉瘤。儿童动脉瘤手术后,要进行严密的随访。
03:46
脑动脉瘤破裂的原因
脑动脉瘤破裂的原因是吸烟、高血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原因,了解颅内动脉瘤发生、发展、破裂的危险因素。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包括:一、戒烟,吸烟对颅内动脉瘤的高危因素;二、控制高血压,颅内动脉瘤患者合并有高血压;三、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容易破裂;四、有家族史。
02:49
脑动脉瘤的手术方法
脑动脉瘤的手术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开颅夹闭术,是指神经外科医生根据脑动脉瘤的位置,采取特定开颅入路,在显微镜下暴露动脉瘤,使用特制的钛合金动脉瘤夹,对动脉瘤颈进行夹闭;第二种方法是介入栓塞手术,是指神经介入医生,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导管导入到长动脉瘤的动脉,然后用微导管在微导丝的引导下,导入动脉瘤腔内,用特制弹簧圈,填塞动脉瘤。开颅夹闭手术,是在动脉瘤外部用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是从动脉瘤内部用弹簧圈填塞动脉瘤。这两种手术原理都是把动脉瘤从血循环通路中隔绝出去。
02:41
脑动脉瘤如何选择治疗方法
脑动脉瘤的手术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颅夹闭术,一种是介入栓塞术。这两种手术方式有各自的适应症。开颅夹闭术更适合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的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等动脉瘤,开颅容易暴露。介入栓塞术更适合颅底部的眼动脉段动脉瘤或者后循环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比开颅治疗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更适合这些部位的动脉瘤。随着介入手术的介入材料和技术进展,现在绝大部分动脉瘤都适合介入治疗。并且因为介入治疗不需要开颅,痛苦小、创伤小、恢复也快,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倾向于选择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方式。
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成功率
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成功率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适应症来判断。脑动脉瘤的治愈率、手术成功率或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都是患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但是所谓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或是死亡率、致残率,都是从病人群体统计得来的数字。针对患者个体而言,患者个体无论是成功率还是失败率,都只是成功率或是失败率的分子。无论手术成功或是手术失败,对于患者个体而言,都是百分之百的几率。所以临床大夫更关注从以下角度来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一、患者病情。二、患者手术适应症。三、要权衡手术获益和手术风险。临床上更关注这些方面。从统计数字上而言,脑动脉瘤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大概在5%到10%。主要引起致残致死性的并发症有两种,一种是术中脑动脉瘤破裂引起脑出血,概率在3%到5%以内。另一种是术中或术后脑血栓形成造成的脑缺血、脑梗塞的症状,发生率在5%以内。意味着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而言,90%到95%以上的患者通过手术可以获益。但是一旦患者发生脑出血或者脑缺血,都非常棘手,后期恢复上可能也非常缓慢。
语音时长 02:29

2019-01-25

53900次收听

脑动脉瘤如何治疗
脑动脉瘤主要包括外科的开刀夹闭手术和血管内微创的填塞手术。脑动脉瘤主要的危险就是当破裂的时候形成脑出血或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当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时候往往会形成很严重的后果或者危及生命,所以这种情况一旦发现,一般都需要进行治疗。目前脑动脉瘤的微创栓塞技术比较普及,脑动脉瘤的栓塞治疗也得到很多同界的医务人员的认可。优点就是微创,另外有一些开刀、夹闭所不能达到位置也可以用微创治疗。随着介入材料和一些微创工具的进步,微创栓塞治疗动脉瘤渐渐地为大家所广泛接受。
语音时长 01:33

2018-09-07

57393次收听

脑动脉瘤手术方法有哪些
脑动脉瘤手术方法有微创介入手术、开刀夹闭等。脑动脉瘤手术夹闭是治疗脑动脉瘤一个主要的方法,尤其在早些时候,微创介入手术还不成熟的时候,主要是开刀夹闭。随着材料的改进、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逐渐应用的越来越广,逐渐被大家接受,应用的越来越广,有超过开刀夹闭动脉瘤的趋势。随着介入材料的改进以及技术的进步和熟练,原来很多不能够进行介入干预的动脉瘤,现在也变得容易起来,比如支架辅助性弹簧圈栓塞、密网支架、血管的导流装置都使得复杂难做的动脉瘤的栓塞操作变得容易起来。
语音时长 01:20

2018-09-07

59142次收听

脑动脉瘤的治疗怎么样
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是个具有很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灾难性的脑血管病事件。大部分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囊性动脉瘤破裂所引起。就大部分患者而言,出血之前的脑动脉瘤是未被觉察的。
脑血管海绵瘤手术风险
脑血管海绵瘤手术的风险并不大,但是具体与海绵状血管瘤的大小、部位有很大的关系。其中最常见部位额叶或者是颞叶部位的海绵状血管瘤,很容易切掉。但是有些部位瘤体较大,例如丘脑的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时可能对丘脑造成损伤,但是瘤体周边有很好的界面,通过手术可以完全去除不留痕迹。如果脑干的海绵状血管瘤,尤其小脑,只要手术入路选择正确,手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一般都是可以完全切除的。如果延髓上长海绵状血管瘤,因为延髓是脑干的重要部位,负责人体的呼吸,手术操作的风险远大于脑干的其部位和人脑的任何一个部位。手术以后人虽然清醒,但是呼吸不规律,甚至没有呼吸。小呼吸维持长时间,一般是一到三天,甚至更长时间,只要度过急性期、风险期,也可能会生存下来。
语音时长 01:47

2018-06-03

52876次收听

01:33
脑动脉瘤出血怎么办
一旦发生脑动脉瘤破裂出血,首先应该赶紧就医,查明原因。一般四五十岁动脉瘤破裂出血,需要在短时间内给予有效治疗,因为在短期内有可能发生二次出血。如再发生破裂出血,病人发生致残和死亡的几率,会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