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脏病的饮食注意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3-3155128次收听

语音内容:

心脏病有很多种,常见的类型有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心肌缺血性心脏病,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等等。不管是哪一种心脏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不能增加心脏的负荷,不增加能引起心脏病的因素为宜。总的来说,所有的心脏病患者在饮食上都应该清淡,尤其应该限钠盐,因为如果食盐摄入量增加,就会引起血容量增加,会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衰。
心脏病患者还应该注意水的摄入量,即便在患有某些疾病的情况下,输液的时候也应该控制液体入量,以防止血容量的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再一个,避免油腻食物,因为油腻食物会干扰脂质代谢,会导致胆固醇等升高,引起或加重动脉硬化。还应该杜绝烟酒,即使是少量的烟酒,现在研究已经证明对身体健康没有任何有益的地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45
心脏一阵一阵的疼是怎么回事
心脏出现一阵一阵疼的症状,考虑以下几种原因:一、心脏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患者可口服心通口服液,通过提高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从而防止血栓形成,起到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二、肺部疾病,如左侧肺炎、胸膜炎、肺结核、胸腔积液、外伤或肋间神经痛等,都可以偶尔出现一阵心脏刺痛。三、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道炎等。四、其它原因,如特殊药物、特殊毒物或者放射物刺激引起。
心电图P波是什么
心电图P波就是心电活动传导到心房时产生的波形。心脏的电活动是由心脏的窦房结的p细胞发出来的,p细胞发出电活动之后,首先就会传导到心脏的心房,在心房感知到电活动时候就会引起心房收缩,心房收缩的过程中,心房中的血液就会经过心脏的房室瓣而到达心脏的心室。在心房感知到电活动除极的过程中就会形成心电图的p波。如果p波消失,出现房颤心律,房扑心律,就要第一时间到心内科门诊就诊,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2:20

2021-12-30

71025次收听

02:49
心电图ST段下移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的ST段下移,可能是先天性的心电变异,也可能有病理性因素。每次检查发现ST段下移,而且波形相对的固定,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没有发现心脏疾病,这属于正常现象。心电图检查时伴随有胸闷气短,出现心电图的ST段下移,而症状缓解之后ST段下移的情况消失了。这是有病理性意义的,很有可能存在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例如冠心病患者在情绪紧张或者受到惊吓的时候,他的心肌耗氧会显著的增加。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当时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甚至是心绞痛的发生,而这个时候做心电图检查,就会出现心电图的ST段下移了。
01:49
心脏造影检查的副作用
心脏造影比较直观副作用主要是X射线造成的辐射。因为造影需是在X射线下显影,对人体有一定辐射,但是这种剂量的辐射在手术条件下对人体没有损害,另外是手术风险,再一个是造影剂过敏及潜在肾功能损伤,在造影过程中会有出血风险,因为在造影前需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及应用一些抗凝药物,可增加出血几率,在造影过程中有心律失常及动静脉瘘危险,有支架早期及晚期血栓形成可能。但以上风险发生几率非常低。造影手术总体安全性非常高,如果有必要还是建议尽快完善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冠脉血管病变,指导下一步治疗。
02:04
心脏瓣膜病严重吗
心脏瓣膜病的严重与否,与心脏瓣膜病变的程度有关,心脏瓣膜病变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瓣膜病变的类型,通常是狭窄或者关闭不全,心脏瓣膜病初期并不是很严重,随着病情的进展瓣膜会逐渐的加重,一旦发展至中度重度瓣膜病变,导致心力衰竭,出现胸闷气短,心慌乏力水肿等症状。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一定要在心脏瓣膜病确诊后,在还未发生严重影响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心脏放射性疼痛怎么办
心脏放射性疼痛主要是针对性用药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如果是因为心脏疾病引起的,例如心肌缺血、心绞痛、冠心病等,一般需要食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改善冠状动脉药物,例如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等,部分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冠状动脉过于狭窄,通常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做冠脉支架手术,改善狭窄的问题,才能解决心脏放射性疼痛。另外,心脏放射性疼痛也有可能是因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需采取综合治疗,一般是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79186次收听

心脏像针扎一样疼
心脏像针扎一样疼的原因有心脏疾病、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还有肺部疾病。1、心脏疾病,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还有可能会伴随着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疼痛一般不能自行缓解,需要在服药以后,症状会有所减轻,也有可能是主动脉夹层,症状和心肌梗死类似,但是病情比较严重,很容易会猝死。2、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会出现偶尔像针扎一样的疼痛,症状很快就会自行缓解。3、肺部疾病,例如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等,也有可能会导致心脏部位有针扎一样的疼痛,并且可能伴随着咳嗽、咳痰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0

61467次收听

保护心脏锻炼并非越多越好
亚运精彩的赛事在带给观众激情享受的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法国学者伏尔泰的一句名言:“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人体有着诸多好处,尤其对心脏的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运动与心脏健康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专家表示:保护心脏运动并非越多越好?
先天性心脏病能治好吗
先天性心脏是指心脏的结构在胎儿时期发育不良形成的。先天性心脏病分好多种类型,比如房间隔缺血、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各种瓣膜的先天畸形等等。先天性心脏病只有通过手术的方式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当然,是不是能完全治愈也要看手术的时间,如果手术太晚,已经造成了肺动脉高压或心肌的永久性损伤,手术虽然可以改变心脏的血液循环达到正常状态,但是对于心脏功能的恢复并不能彻底改善。一般情况下,非常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比较小的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病人,进行及时特殊的手术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或手术时间太晚,手术可以纠正先天畸形,对于心脏功能不能达到完全恢复的状况。不管哪种先天性心脏病,建议病人尽早进行诊治。
语音时长 01:00

2020-03-31

63536次收听

什么是心肌酶
心肌酶是指存在于心肌细胞内一些酶的总称,包括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其实身体其他组织也含有这些酶,就是这些酶并不属于心肌细胞所特有,心肌组织损伤时心肌酶会升高,但其他组织器官损伤时,也会升高。心肌细胞里有心肌酶,当心脏受到一些损害,比如心肌梗死,或心肌炎等情况时,心肌细胞就会发生坏死。心肌细胞的这些酶就会释放到血液里,通过抽血检查、化验就能够检测到。所以在临床上面对疑似心肌梗死,或心肌炎患者,都会检测心肌酶,一旦升高,再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是不是有心肌的损伤。如果确定有心肌损伤,是需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遗留各种后遗症,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现象,而且还可以通过检测心肌酶,血液浓度的变化来判断治疗的效果。不过现在有更好的、更敏感的指标,心肌损伤标志,即肌钙蛋白I或肌钙蛋白T的发现,心肌酶谱几乎不再使用,只选用其中的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再加上肌钙蛋白,来判断是否有心肌梗死。
语音时长 01:38

2020-02-13

59760次收听

01:44
心脏病人吃什么好呢
心脏病多属于慢性疾病,易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除了定期坚持服药,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尤其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建议以植物油为主。合理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限制食盐的摄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营养摄入,控制膳食总热量,避免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造成肥胖。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少吃动物内脏,如心、肝、肾等,适当增加木耳以及鸡、鱼、瘦肉等优质蛋白。尽量以植物油为食用油,减少动物油脂的摄入。
心肌供血不足怎样治疗
有不少的人在接受检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存在心肌供血不足的现象,此时也会伴有着明显的症状,要想有效的得到治疗,那么首先就可以服用药物,另外也应该在生活中补充所需要的营养,尽量不要选择大量的锻炼,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
心脏起搏器手术是怎么做的
心脏病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很多人都因为心脏不好而深受其害,因此,科学家研究出了心脏起搏器,这样就可以比较好的治疗心脏病,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福利。
解读心率和寿命的关系
我们一般认为心脏跳动是为了给全身进行血液供应,心率过高、过低都是病态,而很少去研究心跳与寿命之间的关联。科学家从动物身上的发现不知道对人类有什么影响。我们是否可以降低心率延缓衰老,提高寿命?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看“长相”识心脏
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而从古至今,医生看病就是“望闻问切”,扁鹊可谓是“望而知之谓之神”,他通过看蔡桓公的脸色而判断其病情的逐步加重,直到最后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也就是说,通过看一个人的“外貌”,能够推断这个人的健康状况,疾病状况。那么,能否通过人的外在表现评估心脏的情况呢?所谓的“以貌识心”?看“长相”识心脏,虽然不能作为定论,但是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