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额头两侧血管突出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1-09-2982468次收听

语音内容:

一般,额头两侧是颞部,颞部的血管相对较表浅,特别是颞动脉。颞部血管的突出,多数来讲,这种情况是一种生理现象,比如在情绪恢复正常或不进行剧烈运动时,该血管突出即可缓解或消失。
但是,如果再次出现哭闹或剧烈活动后,可能会出现血管的突出,这种情况应该是一种生理性的表现,无临床意义,多数情况下也无需在意。
如果确实突出非常明显或有一些临床症状,如合并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或头部相关的一些症状,建议进行一些相应检查,如头颅的CT或头颅的核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3:04
头颈部cta是检查什么病的
头颈部的CTA,重点检查的是血管疾病。可以查动脉,也可以查静脉。CTA是CT打药的血管成像,A是一个动脉造影。CT打药的动脉造影检查,可以查动脉血管有没有结构上的异常。头部和颈部是分开的两个部位,头部主要是看颈部的动脉,比如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还有椎动脉。头部CTA查的是颅内血管,颅内的血管可以查的是颈内动脉,可以明确地判断这些血管有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有没有斑块造成的狭窄。另外,有没有结构上的异常,比如动脉瘤或者是动静脉畸形等。
脑电图和磁共振的区别
脑电图和磁共振是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脑电图是通过仪器在头皮上,将脑部自发性的生物电位反应到图形上,主要是记录脑细胞的自发性,有节律的电活动。对于患者出现的神经性疾病或者癫痫性疾病,可以通过脑电图检查来明确诊断。而脑部核磁共振主要是通过影像学的方式来看到大脑内部的结构,可以通过影像学将大脑内部薄层的切割,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有颅脑出血、颅内寄生虫、颅内占位、脑梗塞、脑内异常结构等。建议患者当出现脑部疾病时,应该要先往医院找专业的医生来进行相关的检查。
语音时长 01:13

2021-06-10

59635次收听

脊髓炎需要多久能康复
脊髓炎需要多久康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有无合并症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轻中度脊髓炎的患者如果没有合并严重的并发症,通常在3~6个月内基本能够恢复生活自理。如果脊髓炎的患者累及的脊髓节段较长且损伤完全的患者,并且在发病6个月后仍然为软瘫的患者,那么其愈后相对来说较差,甚至有可能会威胁生命,例如上升性脊髓炎的患者,部分患者在短期内有可能会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因此,脊髓炎的患者恢复程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1

90336次收听

什么情况下需要MRA脑血管检查
MRA脑血管检查是一种无创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在临床上主要是应用于怀疑颅内血管病变的患者。就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如果有急性脑梗死或者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通常常规要筛查头部MRA,看是否有大血管的狭窄或者闭塞,进一步指导治疗;另外,是出血性卒中的患者,如果得了脑出血或者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也需要常规的筛查MRA,看是否有动静脉畸形以及动脉瘤;再者,对于眼神经麻痹的患者,也可以要,看是否有动脉瘤。但是mra不一定能发现微小的病变,可能还需要结合CTA或者DSA。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60130次收听

胞磷胆碱钠片的功效是什么
胞磷胆碱钠片是神经外科常用的一种处方药物,主要适合于脑外伤以及脑出血患者服用。其主要的功效是能够改善患者脑部循环以及运动功能,促使患者病情得以恢复。但是,该种药物应用范围有限,仅适合于患病一年内的患者服用。
经常头蒙是什么原因
经常头蒙属于常见临床症状,考虑是患有脑血管疾病、功能性疾病、颈椎性疾病、血压异常等疾病引起。通过脑部CT、核磁共振、血压、血脂、胸片、心电图检查可确诊疾病。
基底动脉闭塞脑干梗死怎么办
如果基底动脉闭塞发生脑干梗死,首先需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是在超早期,而且适合溶栓,可以进行溶栓治疗。若是过了溶栓的窗口期,可以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有意识障碍需要进行醒脑治疗,颅压升高还要进行降颅压治疗。病情稳定之后要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基底节出血的临床表现
基底节出血根据具体的出血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尾状核出血等。不同的出血部位及相应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壳核出血主要以同向性偏盲、失语症为主;丘脑出血主要以感觉行障碍、意识性障碍、运动功能障碍为主;尾状核头出血主要以头痛、呕吐、全身乏力、失去味觉等为主要表现形式。
01:44
如何预防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因为它本身包含的种类有很多种,有些是可以预防的,有些是没办法预防。这种高血压脑出血或者动脉瘤这种情况,可以从生活习惯、饮食方面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平时要注意控制好血压,血糖以及血脂,保持低盐低脂饮食。
脑血管颈动脉狭窄些吃什么药
脑血管颈动脉狭窄可以吃降脂药,还可以进行介入治疗。脑血管颈动脉狭窄是脑血管、颈内动脉或者是颅内动脉,首先要看有什么原发病,一般来说有脑血管狭窄,原则上是有或者是高血压或者是高脂血症,或者是糖尿病,或者是吸烟等,或者是有家族史,都有些原因的。针对性的首先刚才说的各种原因针对性都要治疗。有了高血压,要治疗高血压,有糖尿病,要治疗糖尿病,如果吸烟,还要戒烟,汀类的药,不光是一个降脂药还能消除血管内炎症,一旦出现了颈动脉狭窄,还有脑血管的狭窄,可以有效治疗。如果狭窄的程度比较严重,比如70%以上有了症状,这个时候不光是吃药,可能还要做介入治疗。如果轻度的,比如50%以下的狭窄,也没有明确的症状明显症状,可以药物治疗,除需要接受介入治疗,还得吃阿司匹林。要按照情况不同分别对待,不管是三高里头,血压高、血脂高或者是糖尿病,都要进行针对性治疗。
语音时长 02:02

2020-03-17

54655次收听

03:13
脑血管意外怎么办
脑血管意外需要及时就诊神经内科,进行头颅CT的检查,发病6个小时以内,可以进行溶栓治疗,如果已经超过6小时,可以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相关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同时需要积极进行脑保护治疗,脱水降颅压治疗,在稳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医学上脑血管意外包括大面积的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时,患者会出现偏瘫、失语,甚至有意识障碍,如果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出血量较大,基底节区出血大于30毫升,丘脑出血大约15毫升,小脑出血大于10毫升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如血肿清除术或钻孔、血液引流术等,必要时进行去骨瓣减压,防止脑疝形成引发的死亡。
02:51
脑血管疾病怎么回事
脑血管疾病,是人体供血的血管出了问题,原则上分前循环和后循环。最多见的是因为动脉硬化造成,患者有高血压,本身有动脉硬化,也没有进行特别好的治疗,最后就造成了脑血管出问题,叫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就是出血性的和缺血性的。出血性的就是血压没控制好,导致脑出血。缺血性的脑血管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还有一种是所谓的血栓形成了脑梗死,它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动脉堵住了,另一种情况是心脏本身导致的。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易得脑血管病
糖尿病患者易得脑血管病的原因包括:一、糖尿病患者体内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不但可以使血糖升高,而且还会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脂肪过度氧化分解,成为甘油三脂和游离脂肪酸,特别是胆固醇增多,更为显着,形成高脂血症,加速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这种动脉硬化的病变主要位于脑动脉,冠状动脉和下肢动脉。由于动脉硬化是动脉弹性减弱,动脉内膜增粗,容易造成血小板在动脉壁上的附着,所以容易发生脑血栓。二、糖尿病患者流变学异常、血液黏稠度增高是导致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脂蛋白浓度增加,血脂增高,红细胞异常,血小板粘附聚集能力增强,再加上多尿引起人体内脱水等,都可以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使微血管内血流不畅或者梗塞。此外糖尿病的病人激素调节功能也不正常,生长激素增多,它可以使血小板聚集粘附性增强,以高血糖素增多,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黏稠度也会增高,血流变得缓慢,都可以导致脑血栓形成。据统计,有30%的脑血管病病人都会患有糖尿病。有糖尿病的患者,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情况是一般人的将近三倍。脑血管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率高达30%。所以糖尿病是发生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糖尿病患者应当积极治疗,以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语音时长 02:53

2018-12-13

53409次收听

02:06
神经介入的风险
神经介入是近20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是一种微创技术,也是脑血管病治疗的进步。这项技术越来越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它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介入的时候要用造影剂,造影剂本身对有的人就有过敏作用,可以产生肾的副作用,但是现在的造影剂是非离子型造影剂,这种副作用已经很少。另外,介入的时候可能导致血管损伤、栓塞事件等,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随着工具的改进,这种副作用越来越小,已经控制非常低。所以,神经介入技术是脑血管病主要的治疗手段。
脑淀粉样血管病的概述
当刚果红样物质沉积在脑和软脑膜内小到中等大小的血管内时,就导致了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amyloidangiopathy,CAA)的形成。这种沉积会消弱血管壁结构,使它们容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