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人身体僵硬是什么原因造成

发布时间:2021-05-2089096次收听

语音内容:

人的身体很僵硬说明肌张力增高,而引起肌张力增高的原因主要见于脑血管疾病,比如脑梗塞、脑出血的患者在病情平稳、恢复期时就会出现患肢肌张力增高。
除了这方面的原因之外,如果有精神分裂症肢体也会表现为木僵状态,身体会出现僵硬的症状。排除上述原因,如果生活习惯不好,长期久坐、不喜欢运动也会引起关节肌肉僵硬,平常适当运动可以使得肌肉和关节放松,缓解症状。其他原因还见于强制性脊柱炎、身体受凉、癫痫、大脑供血不足等。必要时还得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喝酒后失忆是怎么回事
喝酒喝失忆主要是由于过度饮料饮用酒精之后造成大脑麻痹的状态。因为当大量饮用酒精之后,酒精在胃肠道通过胃肠道的黏膜吸收进入血液,从而会对大脑皮层粘液的记忆中枢起到抑制的作用。酒精使得记忆力下降或者记忆缺失,从而会导致失忆的症状,往往对饮酒后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不能够正常的回忆,通过休息或者大量饮用水促进对酒精的代谢作用,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会逐渐下降,记忆力也会逐渐得到恢复,但是要注意长期酗酒会对大脑造成伤害,不利于身体健康。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1

59235次收听

喝完酒第二天手抖怎么回事
喝完酒之后第二天出现手抖的情况,有可能是由于饥饿状态下低血糖反应所致,低血糖会造成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大汗淋漓、手抖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其次,还要考虑是由于大量饮酒之后,酒精的代谢物质引起中毒的现象,导致中枢神经兴奋性增强,机体的控制力减弱,从而出现手抖的临床表现,另外,还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帕金森病等其他疾病所致,这些疾病往往会伴随有手抖的症状,因此,喝完酒第二天出现手抖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积极查明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语音时长 01:12

2021-05-21

76546次收听

后脑袋疼痛怎么回事
后脑袋疼痛可能是颈椎病、枕神经痛、颅内占位性病变、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后脑袋疼痛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需要考虑颈椎病所致,颈椎间盘突出可牵拉刺激周围血管与神经,造成后脑袋疼痛、颈部酸胀、上肢麻木的临床表现。其次,还是要考虑枕神经痛所致。枕神经痛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后枕部针扎样或电击样疼痛的现象,症状往往持续数秒至数十秒,往往不超过一分钟。另外,颅内占位性病变、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也会引起后脑袋疼痛的现象,这就需要结合患者的伴随症状进行鉴别诊断,才能够明确病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1

90071次收听

两侧额叶少许缺血灶能治好吗
两侧额叶少许缺血灶通过积极的治疗是能够治好的。两侧额叶少许缺血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狭窄,管腔僵硬,导致单位时间内流过大脑动脉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引起脑部缺血缺氧,这多见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大多数具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因此,首先需要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控制,进行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的情况,必要时可以应用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21

82389次收听

共同动脉干术后心脏扩大怎么办
当做了共同动脉干手术后出现心脏扩大症状时,可以遵医嘱应用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激动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血管扩张药等药物治疗,增强心肌收缩能力,减轻心脏负担,改善不适症状。平时还要注意做到低盐、低脂、清淡饮食,适度运动等。
共同动脉干二型怎么治疗
目前手术是治疗共同动脉干二型的有效方法,但在做手术之前需要先进行术前支持治疗,比如应用增加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支持,还需适当补充营养支持。可在患儿两岁左右进行手术,但伴随心衰时应尽早手术。
基底动脉闭塞脑干梗死怎么办
如果基底动脉闭塞发生脑干梗死,首先需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是在超早期,而且适合溶栓,可以进行溶栓治疗。若是过了溶栓的窗口期,可以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有意识障碍需要进行醒脑治疗,颅压升高还要进行降颅压治疗。病情稳定之后要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脑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
脑血管狭窄介入治疗目前是比较成熟的一种手术,在三甲以上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或者介入科,都可以进行,将导丝一般先进行脑血管造影,将导丝插入到相关的部位以后,进行相关的处理,用绿网把相关的斑块进行碎,稀碎了以后吸入进行滤网进行过滤以后,将狭窄部分进行相关打通,使血管再通是患者症状得以改善。这是一个比较成熟,而且是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一个手术。脑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脑血管狭窄是神经科比较常见问题,由于狭窄程度不同,症状也不一样,如果到了一定程度,患者可能就会出现脑血管闭塞了,出现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以及视物成双、眼球活动障碍,甚至意识障碍,所以脑血管狭窄治疗就非常关键了。如果狭窄小于50%,一般采取的是药物治疗方案,比如阿司匹林、丙丁峰、汀类药物的PAS,只要方法如果狭窄大于了50%,就要采取的是介入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做了支架以后,患者术后需要服用抗凝药物,防止支架以后的血栓形成,服用华法林或者是达比加群酯等等相关的药物,患者要监测相关的凝血变化,使患者的NR值保持在2至3之间,患者需要定时的到医院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测,患者的药物也需要不定时的进行相关的调整。对于脑血管狭窄介入以后治疗,除华法林以外,其治疗方案,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治疗同样很重要,也需要继续进行,是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状态,才能防止血管狭窄再次发生,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得到保证。
语音时长 02:14

2020-03-20

62851次收听

03:13
脑血管意外怎么办
脑血管意外需要及时就诊神经内科,进行头颅CT的检查,发病6个小时以内,可以进行溶栓治疗,如果已经超过6小时,可以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相关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同时需要积极进行脑保护治疗,脱水降颅压治疗,在稳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医学上脑血管意外包括大面积的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时,患者会出现偏瘫、失语,甚至有意识障碍,如果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出血量较大,基底节区出血大于30毫升,丘脑出血大约15毫升,小脑出血大于10毫升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如血肿清除术或钻孔、血液引流术等,必要时进行去骨瓣减压,防止脑疝形成引发的死亡。
03:04
脑血管狭窄的原因有哪些
脑血管狭窄一般指的是动脉狭窄,狭窄原因首先和年龄有一定关系。小于10岁的孩子,出现脑血管狭窄,一般都是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所导致。10~30岁的年轻人,出现脑血管狭窄,一般考虑是结节性动脉炎。40~80岁以上的老人,出现脑血管狭窄,一般考虑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除了年龄因素,很多因素也会造成脑血管狭窄,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由于血压增高,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舒缩功能下降,血脂等异常,对血管造成打击,杂质沉积在血管内,血管就会变成了狭窄,如果时间久了,就会造成狭窄后的闭塞,患者就会出现相应症状。
02:50
脑血管动脉硬化吃什么药好
脑血管动脉硬化最显著的标志就是脑血管的颈动脉有斑块。一旦有了动脉硬化有斑块,最重要的要是要吃他汀类药物,它不仅仅是个降脂药,还能够消除血管类的炎症。现在人们认为动脉硬化以后,粥样硬化、血管类就是有非特异炎症,有很多的证据表明,只要坚持吃他汀,基本上半年斑块是可以消除的,当然这个指的是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健康生活方式简单来说就是9个字,管好嘴,迈开腿,好心态。要少吃些盐、油、油腻的垃圾食品,戒烟,每天必须运动,心情要放松,这些都对动脉硬化的康复有好处。
02:56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上都是要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根据不同病人有不同的选择,所以要到医院去,让专业的医生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也就是脑出血,一般可以采用外科的手术或者是保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首先治疗相关的基础疾病,包括降压、降糖、降脂、戒烟,在这个基础之上,在有脑血管病因素但还没有出现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时候,做好一级预防,如果出现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而且还出现了脑梗死,要做二级预防。
脑血管病人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脑血管疾病有多个种类,其中以脑梗、脑出血尤为常见。当患病之后即便是经过了科学治疗,患者在之后的日子里也需要大量时间来进行恢复,特别是运动障碍的患者。在出院之后也应注意饮食、运动等多方面。
02:13
脑血管病的预防
脑血管病的预防有很多因素,和年龄或其他因素有关,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应主要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都可以导致脑血管病,比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糖增高、糖尿病、吸烟、过度饮酒、生活不规律等都能导致脑血管病,但这些因素都能够控制,比如常说的“三高”,通过医生就诊或者服用药物都可以达到控制目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也可以通过自身有意的控制能得到改善,比如不吸烟、控制饮酒、生活规律、不熬夜,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脑血管病。
血管外科专家谈如何养护血管
如何防止血管疾病?作为血管外科专家,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没有养成好习惯。其实,血管疾病看起来可怕,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一些小的细节,就有可能将它消灭于无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