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脊髓型颈椎病和脊髓空洞症怎么区分
发布时间:2021-12-1664615次收听
语音内容:
由于核磁共振技术提高以后,临床上核磁共振进行较多,会发现有脊髓软化、脊髓空洞的影像表现。脊髓软化、空洞与脊髓型颈椎病是有区别的,从症状上看,脊髓型颈椎病主要症状是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走路发飘、走路有踩棉花的感觉;而脊髓空洞症往往会出现感觉分离,但它对患者运动功能影响不是特别大。最主要的差别还是在影像学上即核磁共振结果上,脊髓型颈椎病核磁共振往往可以发现颈椎有退变、增生、椎间盘突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使患者一个节段或者多个节段脊髓受到压迫,而且核磁共振上可以看见脊髓受压以后出现反应性的改变,比如在T2加权像上会出现高信号的改变;而脊髓空洞症的患者往往不容易出现颈椎退变的影像表现,不容易出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等表现,它往往会出现一个节段能够看见脊髓空洞的影像表现,有的患者可能是在很长阶段都会出现脊髓空洞的影像表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脊髓型颈椎病缓解方法
颈椎病分型有哪些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4/15/ooYBAF62FCmAS20QAADL5nNKUmg281.jpg)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如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钩椎关节增生,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钙化,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继而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脊髓型颈椎病变是脊髓压迫症病理改变之一。临床表现因病变脊髓被侵袭的程度、部位和范围而异。主要的症状特征是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走路发飘、胸腹部束带感,部分患者还会有小便的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急等症状。脊髓型颈椎病是脊髓压迫症之一,可严重致残,占全部颈椎病的10%~15%。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6F/E2/ooYBAFx2SYGAGo9OAAPneHLWb4o51.jpeg)
脊髓型颈椎病和脊髓空洞症怎么区分
脊髓型颈椎病和脊髓空洞症可以从疾病症状以及影像学方法进行区分。1、从症状上看,脊髓型颈椎病主要症状是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走路发飘、走路有踩棉花的感觉;而脊髓空洞症往往会出现感觉分离,但对患者运动功能影响不是特别大。2、从影像学上看,脊髓型颈椎病核磁共振往往可以发现颈椎有退变、增生、椎间盘突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使患者一个节段或者多个节段脊髓受到压迫,而且核磁共振上可以看见脊髓受压以后出现反应性的改变;而脊髓空洞症的患者往往不容易出现颈椎退变的影像表现,往往会出现一个节段能够看见脊髓空洞的影像表现。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6F/E1/o4YBAFx2SYGAMA5oAAIT6WEePQw12.jpeg)
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怎么区分
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从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两方面进行区分。一、发病机制不同:神经根性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刺等原因导致神经根损害;而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的骨刺、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等因素导致脊髓受压。二、临床表现不同:神经根性颈椎病是神经根受压,表现是上肢的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是颈项疼痛、肩背疼痛、项一侧或者双侧上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的症状;而脊髓型颈椎病会出现四肢的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是四肢的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走路有踩棉花的感觉,小便控制不好、尿频、尿急等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3/CD/o4YBAF62FCqALkZfAADjTBsfx3E152.jpg)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注意什么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早期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四肢活动、言语的情况。晚期注意事项,出院前要根据患者情况拍片子观察相关事项,富含时候要戴脖套,且要鼓励患者早下地、早活动。早期要观察患者的四肢活动、言语的情况,作为家属要跟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晚期的注意事项是,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出院前需要拍片子观察,如果进行前路手术,需要观察内固定物的位置。如果进行后路椎管开大减压手术,需要观察椎管开大的情况。一般出院后根据患者手术中颈椎稳定性的情况,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戴脖套。通常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后不限制病人活动,而且一般都鼓励患者早下地、早活动。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之后正确的保养可以促进病情恢复。术后应佩戴颈托,避免颈部过多的活动。还要注意颈部保暖,在去除颈托之后,可进行颈部的康复锻炼。术后还应注意饮食营养,促进病情恢复。
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特征
脊髓型颈椎病在发病之后可出现肢体麻木的症状,在突然低头时四肢可出现触电感,发病后会有下肢无力、易跌倒以及束胸感,还可出现反射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当发生以上症状时应警惕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生。
脊髓型颈椎病的原因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颈椎病,它的发生与颈部慢性劳损、退行性变以及先天性的椎管狭窄等有关,由于病变对脊髓造成压迫,可引起一系列症状,生活中应格外注意颈椎的保护,做到科学预防,避免影响健康。
脊髓型颈椎病如何康复
促使脊髓型颈椎病尽快康复,可选择电疗、超声波疗法、磁疗、温热疗等理疗方法;可对夹脊穴、天柱穴等穴位针灸;坚持功能锻炼,促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0/7E/oYYBAF3U_dOAOvNvAAKri_TEyAI03.jpeg)
什么是脊髓型颈椎病
由于综合性的原因对脊髓造成了压迫导致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病通常是指一种综合性的原因,比如整个脊髓的椎管和椎骨,以及与之连系的椎体发生了异常,包括脊髓关节炎、脊髓的骨质增生,以及椎间盘的突出,黄韧带钙化、骨化、膨隆,黄韧带的向内突出、血供、血管性的原因,可能会造成血管的供血发生障碍,使这一段的脊髓供血出现问题。由于脊髓供血发生障碍,就会引起脊髓功能的下降,甚至会出现脊髓细胞、脊髓神经的坏死,就会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
脊髓型颈椎病有什么症状
什么是脊髓型颈椎病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0/7C/o4YBAF2v_4yALzhxAAMQegXOA2A87.jpeg)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结构压迫脊髓或压迫供应脊髓的血管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四肢感觉、运动、反射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的综合征,为颈椎病最严重的类型。由于下颈段椎管相对较小(脊髓颈膨大处),且活动度大,故退变亦发生较早、较重,脊髓受压也易发生在下颈段病人出现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僵硬、双足踩棉花感,束带感,双手精细动作障碍。后期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检查时可有感觉障碍平面,肌力减退,四肢腱反射活跃或亢进,而浅反射减弱或消失。颈椎病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颈椎牵引,颈部制动,颈部理疗、改善不良工作体位和睡眠姿势、调整枕头高度等方法。常应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和肌肉松弛剂、神经营养药等。手术治疗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