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20几天的婴儿频繁吐奶

发布时间:2021-06-0777554次收听

语音内容:

20几天的婴儿频繁吐奶,造成的原因一般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原因主要是由于宝宝胃容量比较小,肠道消化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如果过量进食就容易引发腹胀、腹痛、频繁吐奶等现象。
因此需要注意,在喂养宝宝时一定要避免一次性喂养太多,适当即可,可以多吃少量的服用。病理性因素,主要是由于宝宝身体抵抗力比较虚弱,容易受到细菌或者病毒感染,这时就会引发宝宝频繁出现吐奶,甚至还会伴随哭闹不止、发烧、流鼻涕、鼻塞等现象。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对症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24
三岁孩子积食怎么办
积食是幼儿阶段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称为食积,属于一种脾胃病证。孩子积食与过量饮食、消化功能不完善等有关出现积食的情况,家长应及时处理。积食的根源是脾虚,家长可给孩子服用薏芽健脾凝胶,其含有7种药食同源成分,组方搭配,有健脾益胃、化湿消滞的功效,可以从根源上改善孩子不爱吃饭、积食、腹泻等症状。这类健脾药物来调理,有助于促进消化,解决积食的问题。
02:09
三岁小孩积食怎么办
小孩积食后会因腹部胀满而拒食,此时家长不要强硬喂食,可以采取轻断食,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使用药物进行消滞治疗。薏芽健脾凝胶是儿童专用健脾药物,由7种药食同源成分组成,有健脾益胃,化湿消滞的功效,可以从根源上改善孩子不爱吃饭、积食、腹泻、腹胀等症状。
03:03
宝宝老打嗝是怎么回事
引起宝宝老打嗝的原因多种多样,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对于一些小月龄孩子来说,很多孩子可能只有打嗝的表现,而没有其他异常的情况,这个时候往往是与孩子进奶不适,或进奶过程不当所引起的。另外孩子的喂养病史,比如孩子是母乳喂养,这时也可能引起孩子老打嗝,实际上往往和母乳中的乳糖含量高有关。如果孩子乳糖不耐受,往往孩子的产气会增多,孩子们常常有打嗝、放屁较多的表现,是合理的。除此之外,有一些病态的原因可能引起孩子老打嗝,比如有些孩子可能会有呼吸道感染,还有些孩子可能有少见的消化道感染,影响到孩子的膈肌。甚至有些孩子可能因为受凉,或喂养不当等,也可能导致孩子因为膈肌的痉挛,从而出现老打嗝的表现。
宝宝拉水便是怎么回事
宝宝拉水便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感染里头拉水便最常见的又是一些病毒性肠炎所引起来的。病毒性肠炎最常见的又是轮状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的拉水便的情况。所以一定要看看水便,是不是化验一下有没有明显的红白细胞,是不是有其它的一些细菌的感染。还是就是病毒感染所引起来的,如果是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来,拉水便都是自限性的,一般拉一周左右,逐渐就好转了,这是这种特点。在拉水便比较多的情况下,得预防脱水,出现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要给粘膜保护剂,会有继发的乳糖不耐受,要给他免乳糖奶等等来进行处理,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第二个常见原因是由于乳糖不耐受所引起,一般拉水便时间持续的就比较长,不会是自愈性的,一般持续的时间都得几个月的时间或一两个月的时间。这个是吃完奶以后更加突出,这种孩子就是乳糖不耐受,这种孩子给他免乳糖奶或者是在奶里加了乳糖酶以后,这种水样便就能够缓解,间接就证实这种孩子拉水便是乳糖不耐受所导致的。还有一个拉水便的原因是牛奶蛋白过敏,也是拉水便的表现。这种孩子拉水便,水便往往会有一些潜血的阳性,会有一些血成分在里头。这种孩子拉水便要给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者氨基酸奶粉,服用之后拉水便就能得到缓解。从而证实可能是牛奶蛋白所引起来的,这种孩子肯定是人工喂养的孩子,不是母乳喂养的孩子,所以才会存在牛奶过敏的情况。还有宝宝拉水便的少见的一些情况,比如炎性肠病也可以在儿童中见到,这种孩子往往长期的水便,而且同时伴有生长发育障碍,这种孩子往往身高,体重都不能够和正常的孩子一样。这种孩子要注意也有炎性肠病的可能,这时候大便往往除了水便之外,便里会有白细胞,有红细胞情况,这个时候也有这种可能性,也是需要鉴别的原因之一。
语音时长 02:31

2021-10-15

78087次收听

03:06
宝宝总是拉一点点屎怎么回事
一、宝宝总是拉一点点屎,就说明消化功能出了问题。当然最为常见的还是因为肠道感染所引起来的,要化验一下他的大便看看便里有没有白细胞显著的增多,如果是感染就可给他抗感染治疗。二、乳糖不耐受。要给一些免乳糖的奶口服,看看换换免乳糖奶,看看是不是还有拉一点一点屎这种情况。如果吃了免乳糖奶以后就好转,就提示这种孩子是乳糖不耐受的表现。三、牛奶过敏。换成深度水解蛋白的奶粉如果拉一点点屎的情况缓解了就提示可能存在牛奶过敏的情况。四、吃得太多,消化不良。要减少吃的量,吃微生态制剂。
小儿积食长红疙瘩吗
小孩积食一般不会长红疙瘩。积食本身是一个中医的概念,一般是因为孩子吃的食物不恰当,造成脾胃消化功能紊乱以后出现的一个消化道的疾病。主要表现的是有些孩子食欲不振,大便出现不成形,或者是便秘,或者是排气特别多,或者是伴有一些浮躁的现象。这种一般是考虑这种消化道的症状造成的,当然也有些孩子在积食的同时,出现一些长红疙瘩这种应该说不是积食单纯造成的。有可能是孩子抵抗力下降以后,有一些食物造成的过敏引起的红疙瘩或者是有些孩子本身因为这种积食以后抵抗力下降,在合并一些其他的皮肤疾病出现红疙瘩现象。那么这种不是单纯的及时造成的,如果出现反复的红疙瘩不缓解,可以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之后才能对症处理。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12

80598次收听

新生儿积食会发烧吗
新生儿积食可能会引起发烧。新生儿如果喂养不当,就有可能会出现积食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腹部胀满、口气较重、口中酸臭、腹部胀热、手脚心比较热。但如果新生儿积食比较严重时,也有可能会出现发烧的症状,主要是因为在积食以后,身体的抵抗力会有所下降,很容易会导致感染,从而引起发热。但并不是所有新生儿在出现积食时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如果没有继发感染一般不容易会导致发热,但如果继发感染,还会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20

110469次收听

幼儿积食吐了就好了吗
幼儿积食吐了不是就好了。孩子出现积食多是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度喂养,损伤到孩子的脾胃功能,导致乳食积聚在孩子的胃肠道内而形成的一种消化疾病,而出现呕吐的症状是积食的一种症状,并不是病情好转的迹象,通常积食引发孩子出现呕吐的症状时,多意味着病情出现了加重的现象,所以父母需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消积化食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配合按摩等方法来进行治疗。在日常当中,父母也需要注意掌握正确的喂养方式,不要过度喂养,应该少量多次的喂奶,不要一次给孩子吃奶量过多,以免引发积食。
语音时长 01:05

2021-04-20

59117次收听

儿童大便黑色
儿童大便呈现黑色,可能是正常的现象,主要和饮食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则可能与某些病理性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消化道疾病、血液疾病感染性疾病,在发作期间患儿大便颜色也会发生改变,以黑色为主。
儿童艾灸肚脐眼的功效
艾灸肚脐眼可以起到补益肝肾、调理脾胃、清热利湿、祛邪止痛、增强抵抗力的作用;如果能定期为儿童艾灸肚脐眼,可以让儿童长得更高,还能增进食欲,防治感冒、发烧、腹泻、腹痛等疾病,促使儿童健康成长。
新生儿消化不良会复发吗
新生儿消化不良可能会复发。导致消化不良的器质性病变未治愈,症状会反复出现。再者新生儿日常饮食及生活护理不当,极有可能再次发生消化不良。
宝宝消化不良吃哪种药
宝宝消化不良可以服用益生菌颗粒、1%的盐酸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乳酶生、酸梭菌活菌散等药物。消化不良的根源就是孩子的胃不能正常运转,如果这样最好可以给孩子喝一点益生菌的颗粒,包含幼儿体内所需的益生菌,能帮助幼儿肠道很好的消化所进食的食物,增加食欲。还可以用适当的助消化药,比如1%的盐酸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有腹胀者给予乳酶生,还有就是应用酪酸梭菌活菌散,也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紊乱。引起宝宝消化良的原因是给孩子的食物不太容易消化,由于婴儿的消化能力差,父母要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能吃,能消化吸收并愿意接受的食物。另一方面父母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的特点,饮食要逐渐由流质向半流质以及固体食物的转变,要循序渐进。3个月以内的孩子其消化液与成人是不同,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比较差,要特别注意。如果给予太多新的食物,吃的太多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语音时长 01:33

2019-11-13

51939次收听

02:44
宝宝吐奶的原因
引起宝宝吐奶直接原因是在出生时吸入大量的羊水,对于羊水吸入导致的频繁呕吐,可以用1%的苏打水洗胃。其次是幽门痉挛引起的宝宝吐奶,常在喂奶后出现喷射性呕吐,临床上常吐出大量乳液和乳凝块,可以用1:1000的阿托品在吃奶前5-10分钟滴入口内,逐渐增加,最大量不超过4滴,直至小孩出现脸红,一般可以获得明显的疗效。新生儿如果有便秘情况,也容易出现吐奶,如果生后数日内排便极少或胎粪排出明显时间延长,可以用生理盐水灌肠,一旦大便通畅,腹胀和呕吐随之消失。另外感染性因素导致吐奶,比如消化道感染、中耳炎、肺炎等。除此之外脑部疾病,以及体位的剧烈变动也可引起呕吐。
新生儿吐奶是怎么回事
导致新生儿吐奶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的原因主要就是胃部容量较小,刚喂完奶就放下,边哭边吃奶以及奶嘴过大;病理性的原因除了胃食管反流之外,还有感冒一类的疾病。
宝宝消化不良妈妈忌口
对于很多新手妈妈们来说,喂养孩子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如果哪里没有照顾周到,便会引起宝宝出现腹泻、腹胀、吐奶、拒食等情况,消化不良在婴幼儿中也是十分多见的一种病症,如果是正在哺乳的宝宝出现消化不良,妈妈们就需要多加注意自己的饮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