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样知道自己眼睛的度数

发布时间:2021-12-3065907次收听

语音内容:

要想知道眼睛的度数,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视力,裸眼视力1.0以上的眼睛是正常视力,称为正视眼,此时不需要配戴眼镜,也就是没有屈光不正;如果视力明显下降,低于1.0的视力要进一步做屈光检查,才能知道眼睛的屈光度数。
屈光检查包括客观验光和主觉验光检查两种情况,一般来说18岁以上的成人,可以首先通过电脑验光仪进行客观验光,得出眼睛的大致度数,同时判断屈光不正的类型,明确是近视、远视还是散光;之后应用综合验光仪进行主觉验光,配合插片试戴眼镜,最终确定来确定最终的屈光度数;如果是18岁以下青少年和儿童,由于眼睛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所以需要做散瞳验光检查,才可以确定眼睛的屈光度数。12岁以下孩子,或者合并斜视患儿,需使用慢性散瞳剂来散瞳验光,如阿托品眼膏等,点药3日后再到医院进行验光检查。如果是12-18岁的人群,可以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快速散瞳,散瞳3-4次后再进行验光。经过散瞳验光后,如果裸眼矫正视力能够达到1.0,则说明可能存在假性近视,此时不需要配镜。在合并有弱视或者散光的情况下,还需要结合近视或散光、远视的情况进行配镜矫正视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近视200度视力是多大
近视200度裸眼视力是多少,这个是不确定的。一般验光来说,如果近视200度配了200度近视镜,佩戴这个近视镜的视力一定是要达到1.0的,终极目的是让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达到1.0,这样的配置才有意义。近视200度,裸眼视力大概是多少,这个是不确定的。这两个数值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医学概念,医学概念之间有关联但不能换算,能换算的数值一定是同指的参数才能换算。所以近视200度的矫正视力一定是1.0,但裸眼视力就不一定了,裸眼视力需要实际去测量,而不能通过近视镜的度数去进行简单的换算。
语音时长 01:59

2021-12-30

80259次收听

02:45
视力1.0是什么概念
视力表上的1.0,代表着平时临床所说的5.0的视力,无论是说1.0,还是5.0,都代表视力正常,视力1.0是指在5米远距离下测得的正常视力状态,所谓的1.0指的是中心的视力,是由眼底黄斑区产生。成年人的视力检查,裸眼视力1.0以上被认为是正常的视力。而在婴幼儿阶段,视力的发育是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处于不断的发育过程中,8岁左右才会达到成年人的水平,4-5岁的孩子双眼视力应该在0.5-0.6,这种情况也应该算是正常的,如果没有达到1.0,家长也不要太过于担心。然而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仍然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视力检查,正常的情况下孩子的视力是在逐步的发展进步的。视力下降最常见的原因是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人群,如果裸眼视力达不到正常水平1.0,一定要尽早去医院的眼科进行检查,那么很有可能是出现了近视或者散光的情况,尽早配戴眼镜矫正视力,防止近视眼进行性加重,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做到合理用眼、正确用眼,控制持续用眼的时间,看电子产品时每天不要超过四小时,每次持续用眼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老年人的视力下降,可能是屈光不正造成,也可能伴有眼睛的器质性病变,特别是对于视力突然明显下降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就诊,寻找病变原因,积极治疗,争取让视力尽快恢复。
02:40
裸眼视力4.7正常吗
裸眼视力4.7没有达到正常的视力标准。五分制表测量低于5.0属于不正常。一分制的视力表为0.5。从数值上比较,无论哪一种都没有达到正常视力标准,这个时候需要到医院去检查,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损害货屈光不正。严格规范的验光下可以测出屈光不正的性质和具体的度数,佩戴上合适的矫正的眼镜,矫正视力是可以达到1.0正常范围内的。如果是存在着器质性的病变,视功能已经受损,矫正视力就不会提高,要进行针对性的眼病治疗。
01:54
近视会不会遗传
近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在临床上可以看到,大部分父母如果近视,孩子基本上都会近视。国家卫计委做的全国的大数据调查研究显示,目前在我们国家小学的近视率达到了百分之四五十,初中的近视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高中近视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在临床上,大部分父母如果近视,基本上都会近视,整体人群90%近视,父母近视,孩子大部分一般都是100%近视的。对于近视一定要尽早就诊,在早期就要做屈光筛查、眼轴检查,尽早的进行近视控制,降低近视的发病率。
治疗近视眼的中成药
近视眼是现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比较常见的现象,生活中很多人治疗近视眼采用激光打眼等手术不仅花钱多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其实治疗近视眼可以服用中成药,治疗效果比较不错,那么治疗近视眼的中成药是
02:29
什么是高度近视
按照近视的划分程度,300度以下称为低度近视,300度到600度之间称为中度近视,超过600度以上称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导致视网膜产生病变。比如视网膜出血、裂孔、视网膜新生血管、后巩膜葡萄肿等。高度近视的患者不应该从事像蹦极、潜水活动程度剧烈的运动。建议患有高度近视的患者:不要从事剧烈运动;进行个人防护,比如不要使眼睛过于疲劳;到正规的眼科进行整治。对高度近视的类型要加以判断,如果是先天性的,要对下一代进行检测,如果是后天发展型的,要注意用眼卫生、用眼习惯等。日常生活中,不要使眼睛过多的接触不利于休息的因素,比如长时间看电子产品,长时间用眼,所以说高度近视是非常需要引起重视的一类近视的类型。
低视力有哪些症状
当出现低视力时,首先会有视力低下的表现,视力常常会小于0.3;其次会伴随着视野缺损的表现,比如周边视野缩小、中心视野不全、偏盲等;第三会出现对比敏感度下降,对黑暗适应能力差;另外,还会出现眩光、色觉改变等表现。
关于近视是否遗传
对于近视这种眼部疾病,它的成因比较复杂,分为病理性近视和单纯性近视两种。对于病理性近视是具有一定遗传倾向的。有科学研究,如果是父母双方有一方是近视或者双方都是近视的,那么孩子患近视的风险就比较高,它的遗传几率是10%到15%。一般来说度数越高,遗传性就越大。如果夫妻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的,它遗传给子女的几率会达到50%。所以说,对于高度患者,应该注意孩子的用眼习惯,最好要定期给孩子检查视力,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预防,尽量不要长时间的看手机或者是电脑,不要在光线过暗或者过强的地方读书写字。要养成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并且要坚持做眼保健操,经常参加户外锻炼,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语音时长 01:39

2020-01-09

54311次收听

看电视时注意事项
看电视要注意不能离电视过近,避免长时间看电视,音量不要过高,注意坐姿,不要太迷恋看电视。日常生活中,我们在闲暇的时候都喜欢看电视,但是看电视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眼睛,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看电视不能距离电视太近。一般控制在4米左右为好,同时最好在电视旁边摆上一盆绿色植物,以便于调节眼睛。二、不要长时间的看电视。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电视,看电视时一定要开着灯。看电视时间长了,最好往远处张望一会,以便使眼睛得到休息。三、不要把音量开得过高,音量过高不仅刺激听觉,也容易使视觉感受性下降。四、看电视时要注意坐姿,不要躺着看电视,不要边吃东西边看,同时不要吃完饭立即看电视。这样不仅影响视觉功能,也同样对消化功能不好。五、看电视不要太迷恋,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语音时长 01:37

2020-01-09

58654次收听

高度近视眼能自然恢复吗
近视现象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只要是真性近视,不管是高度近视,还是轻度近视,都是不能自然恢复的。因为近视所造成的眼轴变长,是没有办法缓解恢复的。而高度近视,它属于是病理性的近视。对于高度近视或者说近视,只能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矫治,来使视物能力达到正常的状态,并且控制近视度数的进一步发展。第一,配镜矫正,配镜矫正分为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两种形式。框架眼镜是最简单、经济、实惠的一种方式。但是框架眼睛看起来有失美观,而角膜接触镜,相对来说比较美感,但是要求在护理、消毒方面比较高,否则容易造成角膜感染。第二,通过角膜屈光手术,以及眼内屈光手术两种方式来治疗。
语音时长 01:34

2020-01-09

63572次收听

两只眼睛视力相差大怎么办
双眼视力相差过大,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和影响,所以必须要及早的解决,一般可以通过戴眼镜的方式来缓解这种情况。同时人们还需要采取对症疗法又或者是手术疗法来起到根治的作用。对于青少年病人来说,可以考虑采取遮盖疗法来矫治双眼视力。
孕妇高度近视会遗传吗
孕妇高度近视是有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的,但是遗传的几率比较小,孕妇近视需要注意的有很多,要注意用眼的卫生,不要经常画眼线、眼影等,也不要在孕期戴隐形眼镜,眼部是不利的。当宝宝出生以后,家长一定要让宝宝注意用眼正确,防止近视的出现。
02:18
近视的原因
引起近视主要的主要因素是: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长期、大量、近距离用眼等。一、遗传因素。我国近视眼的发病率非常高,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孩子得高度近视的几率达到90%以上。二、后天因素。长期近距离、大量用眼造成。现在孩子看远处的机会特别少,接触电脑的时间又特别长,且很多孩子参加早教班学习,从小学习钢琴、绘画等。这些活动都需精细用眼、长时间用眼。即使没有遗传因素影响,也容易造成孩子变成近视眼。
近视眼怎么恢复
在现实生活中,近视眼是很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戴眼镜的人。近视眼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两种。假性近视一般能够恢复,真性近视要通过按摩操、手术治疗才能够恢复视力。
近视眼会带来哪些危害
近视的危害主要有:一、导致后巩膜葡萄肿,引起玻璃体液化、浑浊;二、导致视网膜发生萎缩,豹纹状眼底;三、导致黄斑出血、裂孔;四、导致视网膜脱离,周边视网膜变性;五、出现弱视、斜视,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导致视力下降。
语音时长 01:18

2018-04-26

5794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