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脏病引起水肿原因

发布时间:2020-12-2389190次收听

语音内容:

心脏是一个泵血器官,当心脏出现疾病时,体循环的血液回流入心脏的压力增加,血管静水压明显升高,导致血管内体液经血管壁渗出至组织间隙,在双下肢等低垂部位表现得尤为严重,因为双下肢的血液回流除了需要克服以上压力,还需要克服重力。故心脏病出现心功能不全时,最常见也最开始出现的水肿为双下肢水肿。
当全身静水压升高,不仅仅在双下肢出现水肿,在胸腔、腹腔、心包腔等第三间隙也会出现积液。此时除了积极治疗心脏病外,还要进行抗心功能不全治疗,通过强心、利尿、减轻水肿的治疗改善。当水肿消退后仍需要继续治疗以预防水肿再次发作。反复发作的水肿还要注意有无低蛋白血症的可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53
心电图t波倒置怎么回事
心电图t波倒置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有一些人做心电图检查,每一次做的报告都会显示t波倒置,但是在做图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的不适,这个时候就属于生理性因素导致的t波倒置。在临床中最常见的病理性的t波倒置就是冠心病患者,如果出现了心肌供血不足,就会引起t波倒置。如果反复的出现t波倒置,伴有心前区的胸闷气短甚至是心绞痛的症状,就要尽快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如果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期间发现患者存在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在术中进行球囊扩张手术和支架植入手术。
01:54
心脏逆钟向转位什么意思
心脏逆钟向转位,是心电图的诊断术语,它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心脏出现逆钟向转位,只是代表心脏在胸腔那里,位置出现了一些变化,很可能是由于体型的因素,比如肥胖所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因为左心室肥厚而导致的。所以还是要结合心电图的其他表现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心脏彩超等检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如果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室肥厚,应明确左心室肥厚的病因,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应积极治疗降压,避免发生高血压性心脏病,出现心衰。如果过度肥胖的话,最好可以控制一下饮食,减轻体重,降低心脏的负担。如果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话,心脏逆钟向转位,没有什么特别的临床意义。
心电图正常心脏正常吗
心电图正常并不能明确肯定心脏正常。心电图正常它只是心脏评估当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检查。因为心脏的疾病它分为了很多个方面,既有结构的异常,比如说瓣膜病,又有供血,比如说循环的异常,也就是说的冠状动脉出现了狭窄还有是心电的传导的异常,包括心肌方面的异常。会看到在很多疾病当中,它的心电图可以是正常的。比如说一些瓣膜的疾病,冠心病的一些早期包括一些心律失常,它并不是持续发生的,在做心电图的时候往往是正常。所以心电图它是很多疾病的一个基本的一个筛查,但是并不能通过心电图来明确是否有冠心病,是否有心脏正常,这时候就需要根据患者临床的具体情况来去做结合一些其它的检查来做一个病变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20

2021-05-12

99855次收听

喝了浓茶心慌怎么调理
喝了浓茶以后,就是人容易兴奋,因为睡不着觉等等,会出现一些心慌的症状。这种情况下,就是说你如果感觉心慌,首先要判断一下你的心慌是心律失常,还是普通的心跳加快,如果心跳一般来说在100次左右,或者100次以下,这只是一个心跳加快,通过休息,看看书,或者去外面活动活动,这些心慌症状就慢慢的会缓解。但是如果心跳在100次以上,就有可能发生了室上性心动过速。这种情况,就需要去医院就诊,通过药物治疗才能够缓解心慌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14

2020-09-18

60669次收听

类风湿性心脏病怎么治疗
类风湿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类风湿活动造成心肌、心包等心脏结构的损伤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学龄前儿童类风湿性心脏病的表现以心包炎为主,成年人类风湿性心脏病表现包括心肌损害和心包损害等多部位损害而出现多种症状。侵犯心肌时,表现出心脏的扩大和心衰;侵犯心包时,表现为心包炎和心包积液;侵犯心内膜时,出现瓣膜性心脏病。治疗时,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主要是进行抗类风湿治疗。在合并类风湿性心脏病时,根据心脏损害类型,进行相应治疗,比如在发病期需要注意让患者多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染,适当增加优质蛋白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等,如出现心包积液时,进行穿刺、引流;出现心衰时,进行抗心衰治疗;出现心瓣膜损害,必要时需进行心脏换瓣手术。
语音时长 01:13

2020-03-31

52816次收听

婴儿心跳正常值
婴儿心跳正常值是指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次数的正常数值,用于诊断心脏病。
03:57
心脏病的种类有哪些
常见的心脏疾病种类目前主要有: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导致的心脏病、肺心病、冠心病、心肌病、心脏肿瘤、除了心脏之外的大血管疾病等。一、风湿性心脏病,统称为心脏瓣膜病。二、先天性心脏病,如妊娠期病毒感染或遗传因素而导致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心脏结构异常。三、高血压导致的心脏病,它是因为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心脏肥厚,逐渐导致心脏增大。四、肺心病,长期的慢性支气管炎所导致的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肥大。五、冠心病,目前在整个死亡原因中所占比例最高。六、心肌病,如扩张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脏病。七、心脏肿瘤,如心脏粘液瘤。八、除了心脏之外的大血管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
02:09
心律不齐的原因
心律不齐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即为心脏本身疾病引起,或者心脏以外疾病引起。生理性心律不齐,比如在患者紧张时,就会出现心跳加快,心跳超过一百次以上,就叫心律不齐;憋气时心跳会变慢,比如潜水憋气就会导致心跳变慢,也属于心律不齐范围。生理性心律不齐可能很快就能恢复,如果是病理性心律不齐,即心律不齐持续存在,或者患者有基础病变,就叫病理性心律不齐。病理性心律不齐可能是心脏本身疾病,或者心脏以外疾病引起,比如心肌病患者心脏结构不正常,冠心病、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心肌损害,都会引起心律失常。
为什么会心慌
心慌是患者自身异常感觉,患者总觉得心里慌慌的,心里并不踏实,但并不一定就是心率快引起。心慌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心脏神经症等等,还可以见于一些其它的疾病。也可见于正常生理状态下窦性心率不齐,正常生理状态窦性心律不齐,可以有心慌感觉,可见有精神过度紧张,吸烟、喝茶、喝酒、喝咖啡、过度疲劳、失眠等等状况。只要去除引起窦性心律不齐因素,就可以改善窦性心律不齐没有必要用药物治疗,平时要多观察。病理性心慌,可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部疾病、心肌炎、心肌病,服用某种药物电解质紊乱,甲亢、贫血、发热、心脏神经症过度紧张、焦虑等心理障碍性疾病等等。对于病理性心慌应该做全面检查,比如可以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等,必要时候可以做心脏电生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对于心慌基础疾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语音时长 01:40

2019-12-18

52343次收听

心脏早搏症状
心脏早搏是一种常见心律失常。心脏早搏根据它发生部位不同,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早搏。在临床上发生早搏的时候,病人会有不同症状。这个问题也是病人经常关注的问题,需要经常和病人解释。早搏它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在临床上没有实际意义。比如偶发早搏,尤其是偶发房性早搏,早搏早期不会有任何症状。但是随着早搏增加,随着病情发展加重,有的病人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最常见病人描述症状是心慌。老百姓的话称为心慌,也称为心悸。有的病人会描述自己心脏跳跳就不跳了,也称为心脏漏跳感。频发早搏之后,病人会出现出汗、乏力,还有头晕等。
语音时长 01:33

2019-12-17

56714次收听

01:45
治疗心脏病的药有哪些
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包括降压药物、冠心病相关药物、治疗心衰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脏病种类很多,包括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少见的心肌病等等,各个疾病治疗药物区别较大,同时个体之间治疗效果差别也不一样,需要个体化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一、降压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等,以控制血压为最终目标。二、冠心病相关药物,包括抗血栓药物、硝酸酯类药物以及降脂药物,预防血栓形成、稳定动脉硬化斑块、缓解冠心病症状等。三、治疗心衰药物,包括利尿剂、强心药物等,缓解心功能不全导致的喘憋、水肿等症状。四、抗心律失常药物,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缓解临床症状。
胎儿心脏卵圆孔标准值
胎儿心脏卵圆孔标准值在4-6毫米,在检查的时候,出现了偏大的情况,大家先不要担心,多做产检确定卵圆孔的发育情况。如果卵圆孔小、血流通过受阻,则需要对胎儿进行密切监测,孕妇也会比较辛苦,来回奔波。
心脏疼痛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都有过心脏疼的情况,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生理性原因主要是过度劳累,不良的情绪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病理性的原因主要有肋间神经痛,心脏病以及消化道疾病。
为什么总是心慌气短
在日常生活当中,除了某些疾病会导致大家出现心慌气短的情况以外,还有部分其他的原因也会导致大家出现心慌气短的情况,其中常见的疾病有活动性心肌炎,低血糖以及心血功能紊乱等等,另外,处于妊娠期间的孕妇,因为种种原因也容易出现心慌气短的情况。
胸闷气短吃什么药
胸闷气短是非常常见的症状,患者会觉得呼吸的频率加快,气不够用了,如果症状不严重的话,患者可能会感觉不到,如果症状比较严重的话,甚至会发生呼吸困难,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一般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这种症状,常用的药物有抗菌药、曲美他嗪、地高辛等,不过具体的药物选择要看患者是哪方面因素引起的该症状,不能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