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传染科

登革热从开始到结束的症状

传染科编辑
63次浏览

关键词: #症状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该病潜伏期为10-14天,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一、潜伏期

登革热的潜伏期通常为10-14天,患者在感染登革病毒后,一般不会立即出现症状,而是会在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症状。

二、典型症状

1.发热: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突然发热的症状,体温可高达39℃以上,并伴有寒战、头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

2.皮疹: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的症状,多为淡红色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常分布于躯干和四肢。

3.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的症状,通常位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

三、其他症状

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关节疼痛等症状。如果病情严重,还可能出现休克、出血倾向等并发症。

对于登革热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如果出现高热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