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则百病生?这些“加湿”行为千万莫做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我觉得我的身体很重,总是很累。也许我的身体水分太重了。”“食欲不振,出汗频繁,可能是身体水分引起的。”“大便粘腻,皮肤油腻,身体水肿,可能是水分积聚引起的。”。在中医看来,似乎身体的许多小问题都与水分有关。湿气到底是什么?哪些行为会加重水分?正确的祛湿方法有哪些?今天,和家医君一起来找答案吧。
湿气到底是什么?
湿气实际上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体质,也是一种病理因素。是指身体内外环境中湿、湿、冷因素过多或异常积累,导致身体湿重,阻碍正常气血运行。
水分过多的症状可以反映在头部、皮肤、尿液、精神、消化系统等方面。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头晕、四肢无力、易感到疲劳、食欲不振、皮肤油腻、大便粘稠等。
夏季哪些行为可能会“加湿”?
1.饮食不当:夏天吃太多生冷、冷、油腻、甜食、生冷水果等食物会损害脾胃的消化功能,导致水分滞留。
2.在潮湿和炎热的环境中:夏季高温和潮湿的环境很容易影响人体的出汗功能,一些不能及时蒸发的汗液可能会在体内形成水分。
3.穿着不当:夏季穿合成纤维材料的衣服和裤子,容易阻碍皮肤呼吸,导致水分滞留。
4.不及时洗澡:夏天出汗多。如果不及时洗澡清洁身体,汗液和皮肤表面的细菌会形成水分。
5.久坐、缺乏锻炼:身体缺乏锻炼会导致功能下降,影响肺功能。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一旦功能受阻,就会影响水平衡,水分代谢不良。
如何改善湿气重的问题?
首先,水分过多的人必须注意饮食恢复,通常多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少吃冷、油腻、高糖、高盐的食物。同时,你可以适当地吃一些可以运输脾脏和胃,去除湿脾脏的成分,如薏苡仁、茯苓、淮山、扁豆、陈皮等。
其次,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积累的水分的排出。人们可以安排慢跑、游泳、瑜伽等有氧运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炎热潮湿的天气里,最好选择早晚运动时间,运动时注意补水。
此外,为了避免一些环境因素加重体内水分,人们应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洗澡或淋雨后及时擦干身体,换衣服。
此外,在业余时间,人们还可以通过以下“除湿”动作来改善重水分的问题:
双手向上举,理三焦
具体做法:双腿自然平开,肩宽,手下垂,手掌靠近腿侧;然后,双手从身体侧面慢慢伸展,超过头顶后十个手指,手掌向上,像举起的动作,踮起脚尖;最后,手掌向下,沿着身体慢慢按压下腹部,脚跟下降,恢复。以上动作为一组10次。
按压天枢穴和大横穴
中指对着肚脐,用手掌和其他四个手指按压天枢穴和大横穴的位置。感觉明显疼痛后,坚持按压5-10秒。放松后反复按压,每次按压约3分钟,可在进食前后进行。
按压阴陵泉和承山穴
两个穴位位于小腿,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凹陷;成山穴位于小腿后部,踮起脚尖,小腿后部肌肉浮动。每次按这两个穴位三到五分钟,每天坚持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