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内科 > 血液内科

一年献24次血浆会怎么样

血液内科编辑
20次浏览

根据《献血浆者须知(2021年版)》,两次献血浆间隔不得少于14天,一年内累计献血浆次数不得超过24次。每次献血浆量不得超过600克(含抗凝剂)。一年献24次血浆是在规定范围内,可能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但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出现免疫力下降、疲劳、贫血、低蛋白血症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等。

1、可能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血浆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献血浆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骨髓的造血功能。献血浆后,确保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注意补充营养,可多吃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2、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血浆中含有人体的蛋白质、免疫抗体以及凝血因子等成分,如果频繁或过量的献血浆,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免疫力下降、疲劳、贫血、低蛋白血症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等,对身体会造成一定的损害。频繁献血浆会导致身体无法及时补充免疫细胞和抗体,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献血浆是一项体力消耗较大的活动,如果长期大量献血浆,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可能会出现身体疲劳的症状,如四肢乏力、头晕等。血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等成分,如果长期大量献血浆,可能会导致身体内的营养物质流失,导致贫血。血浆中含有大量的白蛋白,白蛋白是人体血浆当中最主要的蛋白质,可维持机体的营养和渗透压,长期献血浆可能会发生血液的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低蛋白血症。血浆里面含有丰富多的凝血因子,长时间献血浆会使得凝血因子的浓度下降,可能会造成凝血功能障碍。

献血浆可能会损失一部分血液中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频繁献血浆,身体无法及时补充这些物质,就可能会导致血液浓度下降,影响心血管的收缩功能,从而出现血压下降等症状。虽然适当的献血浆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强骨髓造血功能,但是过于频繁或过量的献血浆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建议在献血浆前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合献血浆。献完后,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