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一岁半的宝宝感冒时,鼻子不通气,呼哧呼哧地呼吸,这让家长们感到非常焦虑。其实,有几种方法可以帮助缓解宝宝的不适,包括鼻腔冲洗、使用抗组胺药、解热镇痛药、抗生素以及咳嗽药等。不过,由于宝宝年龄较小,用药时一定要谨慎,最好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进行。

1、鼻腔冲洗:通过使用生理盐水溶液或专用冲剂,可以清洁婴儿的鼻道,缓解堵塞。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分泌物积聚导致呼吸不畅的情况。在操作时,要根据包装指示的频率轻柔地滴入婴儿鼻孔中,并注意控制好温度和流速,以免引起不适。

2、抗组胺药: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可以有效抑制组织胺的释放,从而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主要适用于因过敏反应导致的呼吸道阻塞。在使用时,应选择适合儿童且副作用较小的产品,并严格按照医嘱规定的剂量服用。

3、解热镇痛药:这类药物能够降低发热及缓解疼痛,进而促进宝宝休息和恢复体力,有助于改善感冒所致的不适感。通常用于治疗普通感冒伴随的轻微至中度身体不适。家长需遵照医师指导正确选用品种及确定剂量范围。

4、抗生素: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可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主要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作用。对于由特定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有效。在使用前,必须评估宝宝的感染是否为细菌性,而非病毒性感染。

5、咳嗽药:含有止咳成分的咳嗽药可以减少呼吸道黏膜刺激引起的反射性咳嗽,从而达到止咳目的。不过,当患儿存在痰多且不易排出时,不宜使用此类药物。如长期用药无效,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在家中护理感冒的宝宝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干燥是非常重要的,以免加重鼻塞。合理膳食、确保营养均衡,有助于增强宝宝的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家长们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身的休息和健康,才能更好地照顾宝宝。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