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鼓膜内陷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耳鼻喉科编辑
9次浏览

鼓膜内陷可能是由外伤导致的鼓室积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咽鼓管功能不良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外伤导致的鼓室积血

外伤导致的鼓室积血会引起鼓室内压力增高,压迫鼓膜使其向内凹陷。可通过穿刺引流的方式进行处理。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由于炎症反应引起咽部黏膜充血肿胀,从而导致咽鼓管阻塞,中耳腔出现负压状态,进而诱发鼓膜内陷。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3.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会导致鼻甲肥厚、下鼻甲后端明显肥大,使咽鼓管咽口受压而狭窄,从而影响咽鼓管通气和引流的功能,继而导致鼓膜内陷。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等药物改善病情。

4.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会堵塞后鼻孔及同侧咽鼓管咽口,致使咽鼓管不能正常开放,从而导致鼓膜内陷。针对腺样体肥大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如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5.咽鼓管功能不良

咽鼓管功能不良可能导致鼓室内外气压不平衡,当外界气压低于鼓室时,鼓室内的空气被吸出,鼓膜受到负压作用而内陷。建议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下捏住鼻子吹气球的方法来锻炼咽鼓管功能。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用力擤鼻涕,以免加重鼓膜内陷。定期复查听力测试和鼓膜状况以监测病情变化是必要的。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