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内科 > 血液内科

大量输血后常见的反应有哪些

血液内科编辑
16次浏览

大量输血后常见的反应包括低体温、低血压、心率加快、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肾损伤,这些症状可能表明血液平衡失调,需紧急医疗干预。

1.低体温

低温是指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通常由热量丢失过多和产热不足引起。大量输血可能导致血管扩张,导致散热增加,同时可能影响机体代谢,降低产热量。低温状态时,中枢神经系统首先受到影响,随后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

2.低血压

输液过程中由于液体快速进入体内,会导致回心血量增多,心脏前负荷增大,此时若患者存在容量不足的情况,则会引起暂时性的低血压现象。低血压通常发生在体位改变时,如从平卧位突然坐起或站立时,可伴有头晕、眼花等症状。

3.心率加快

输血过程中心率加快可能是由于血液被注入体内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所致。心率增快常伴随胸闷、气促等不适感。

4.凝血功能障碍

大量输血可能会导致红细胞破坏,释放出大量的钾离子,使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下降,进而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阻碍了凝血过程,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现象。凝血功能障碍的症状包括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等。

5.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损害,当输入大量含有电解质的溶液时,会超过肾脏的排泄能力,从而引起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高血压等。

针对大量输血后的反应,建议进行血常规、电解质分析等实验室检查以评估血液成分的变化。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补充缺失的血小板或红细胞以及纠正电解质失衡。重要的是密切监测患者的循环稳定性和生命体征,避免进一步脱水,并确保充足的输液支持。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