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和三叉神经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腮腺肿大和疼痛,而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因三叉神经受阻或损伤导致的神经性剧烈疼痛。
腮腺炎通常由腮腺炎病毒(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典型症状包括腮腺或面部一侧的肿大、疼痛,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有时难以张口或咀嚼。确诊主要依赖临床表现、病毒学检测(如血清抗体检测)等。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如物理降温、保持水分摄入,可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减轻肿痛的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疫苗接种(MMR疫苗)是预防的有效措施。
三叉神经痛则是一种发作性、剧烈的面部神经疼痛,通常为一侧,常由进食、风吹或刷牙等触发;疼痛短暂、呈刀割般或电击样。常见原因包括血管压迫、面部外伤、神经退行性病变等。其诊断需通过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行影像学检查(如脑MRI)。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微创手术和神经调控。常用药物如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抗癫痫药物,三叉神经减压术和射频热凝术也能显著缓解疼痛。
腮腺炎患者需保持休息并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以防传染;三叉神经痛患者应避免疼痛触发因素,规律用药并定期随访。当发现面部持续肿胀伴发热、或反复面部无法忍受的剧烈疼痛时,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接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