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肚子痛拉肚子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急性肠炎引发的腹痛和腹泻常见于消化系统感染或刺激,需要及时评估病因并采取对症治疗。一般包括饮食不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同时需注意脱水风险。治疗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控制炎症及腹泻、必要时接受静脉补液等方式来缓解症状。
1、急性肠炎的常见原因
引发急性肠炎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饮食不当:食用变质或未彻底煮熟的食物,如生海鲜、路边摊食品等,容易引发急性肠炎。食物中的细菌或毒素会刺激肠道,导致炎症和腹痛。
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细菌,容易通过不洁饮食传播,引发急性肠炎。细菌分泌的毒素会破坏肠道黏膜,引发腹泻和疼痛。
病毒感染:如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也常导致急性肠炎,肠道内病毒复制会导致肠壁炎症,表现为急性腹泻和痉挛性腹痛。
药物或化学物质刺激: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或化学物质的误服有可能造成肠道菌群失衡,引发肠炎症状。
2、急性肠炎的处理方法
药物治疗:
1)补液盐或静脉补液:针对因腹泻导致的脱水问题,可以服用口服补液盐(ORS),需严重脱水时到医院进行静脉补液。
2)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可帮助缓解急性腹泻,但不可长期过量使用。
3)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或乳酸菌制剂,用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缓解腹泻。
饮食调整:
1)暂停食用刺激胃肠道的食物,如油腻、高糖、辛辣食物。
2)推荐清淡饮食,如米粥、面条、白吐司等,有助于肠胃恢复。
3)避免乳制品摄入,特别是出现乳糖不耐受反应时。
注意卫生与休息:严格把控饮食卫生,避免再次刺激肠道。建议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消耗过大。
3、何种情况下需要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腹泻持续超过48小时,且症状未见好转。
粪便中出现明显脓液、血液或黑便。
呕吐频繁、持续脱水,伴随明显虚弱。
发高烧(超过38.5℃),伴随剧烈腹痛。
急性肠炎导致的腹泻和腹痛问题可通过综合治疗缓解症状,但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和保持肠道健康。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恶化,应尽快就医以避免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