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小血管炎,常表现为皮肤出血点、关节肿痛、腹痛和血尿等症状,大多数病例为自限性,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较好,但严重情况可能损伤肾脏,需要特别关注。
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儿童,尤其是3-15岁的孩子,其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通常与遗传因素、病毒或细菌感染、食物过敏、药物反应等有关。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小血管壁,导致皮下淤血、微小血管炎症。初期症状通常是双下肢、臀部的对称性紫红色斑点,伴瘙痒或轻微肿胀,严重时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呕血、黑便或剧烈腹痛,甚至波及肾脏引起血尿或蛋白尿。
治疗上一般以缓解症状和防止并发症为主。如果病情较轻,可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维生素C等药物促进毛细血管恢复。腹痛明显者可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缓解炎症;涉及肾脏损伤时需肾内科会诊,可能使用更强的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治疗。饮食上注意避免辛辣刺激和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奶制品,提高免疫力可选择富含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橙子、木瓜和鸡蛋。
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特别是皮疹的范围、颜色变化,以及是否出现反复发热、血尿等。如有反复或肾脏受累的迹象,应立即就医。过敏性紫癜虽多在数周内痊愈,但属于多系统疾病,需早发现、早治疗,避免迁延引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