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内科 > 呼吸内科

嗜碱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呼吸内科编辑
5次浏览

关键词: #支气管炎 #气管炎

嗜碱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且痰液中嗜碱性粒细胞增加,需通过明确病因精准治疗。它是一类特殊的非感染性炎症型咳嗽,通常不会伴随喘息和气流阻塞症状,因此与哮喘、细支气管炎等疾病有所不同。

这种病症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可能涉及免疫系统异常、过敏反应以及对某些抗原的持续暴露。部分患者出现症状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史的个体更易患病。环境中的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等)以及职业暴露(如粉尘、化学气体)都会增加发病风险。嗜碱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症状主要为慢性咳嗽,尤其是夜间加重,且痰液中存在大量嗜碱性粒细胞,但不出现气促和喘息。诊断时医生可能会通过血液检查测定嗜碱性粒细胞比例,或通过诱导痰检查确认嗜碱性粒细胞水平增高

治疗通常以消除炎症、调节免疫反应为核心。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用于减轻可能的过敏症状。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通常是基础治疗药物,用于长期控制气道炎症。对于病情顽固且与过敏相关的病例,可酌情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蒙特卢卡斯治疗。除药物治疗外,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例如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保持室内通风,或使用空气净化器。另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例如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以及适量运动。

若症状持续超过8周且常规治疗无效,应及时就医,向呼吸科医生咨询详细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严重疾病如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