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植入的可能性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既往子宫手术史、剖宫产史、多次流产史、高龄妊娠等。了解这些高危因素并在孕期进行适当的筛查,是减少前置胎盘植入发生和相关并发症的关键。
1)前置胎盘植入的原因
前置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的绒毛组织侵入子宫肌层,甚至穿透子宫。一些主要原因如下:
遗传因素:虽然前置胎盘植入的遗传倾向并不强,但孕妇的家族史可能会略微增加风险。
子宫内膜损伤:有剖宫产、多次刮宫或子宫手术史的女性,子宫内膜受损,可能导致胎盘种植部位过浅,增加胎盘植入的风险。
高龄妊娠:35岁以上的孕妇因激素水平和子宫环境的变化,容易发生胎盘异常。
多胎及多次妊娠:多胎妊娠、更高胎次的女性容易出现子宫过度扩大,增加胎盘异常位置及穿透的概率。
建议:孕前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如避免不必要的流产或刮宫手术,保持规律的产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
2)前置胎盘植入的筛查和症状
前置胎盘植入在妊娠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以下表现需警惕:
无痛性阴道出血:虽然无痛,但出血量多且反复是典型表现。
妊娠晚期腹痛:严重情况可能伴随宫缩或胎盘早剥风险。
影像学诊断:孕期超声检查是筛查前置胎盘及其植入风险的主要方法。彩超可明确胎盘位置和附着深度,必要时磁共振成像(MRI)进一步协助诊断。
建议:孕妇应定期产检,尤其高危孕妇,医生可能建议在孕中期或32周后增加超声检查频率,以确保胎盘功能和妊娠安全。
3)治疗及管理方法
根据前置胎盘植入的程度及孕周,一般治疗策略包括:
期待疗法:如怀孕尚早且植入程度轻,可密切监测,尽力延长孕周至37周。建议避免剧烈活动和性生活,以减少出血风险。
计划性剖宫产:大面积胎盘植入可导致难以控制的分娩期出血,34-37周计划手术并备血是确保母婴安全的关键。
手术辅助措施:对子宫穿透比较严重者,可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或部分子宫切除术,必要时切除整个子宫以挽救生命。
建议:医生根据孕妇的个体情况制定专属方案,孕妇需要积极配合并严密监测任何异常症状。
提前了解导致前置胎盘植入的风险因素,并定期接受专业产检,是降低此疾病发生率和保护母婴安全的有效途径。如果有高危因素或出现异常症状,应尽快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