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外科

皮肤冻伤是怎么样的

外科编辑
10次浏览

关键词: #皮肤 #冻伤

皮肤冻伤会导致皮肤及其下组织受伤,用清水解冻后发现皮肤变硬或出现水泡时,应尽快就医。

冻伤是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皮肤组织长期受冷后损伤的表现。低温导致血液循环减缓,细胞无法获取足够的氧气和养分,形成微小裂痕或凝结晶体。轻度冻伤表现为皮肤泛白、麻木,重度冻伤则可能有水泡、紫黑色坏死组织等症状,可能引发感染甚至永久性组织损伤。

具体状况可以根据冻伤的分级来区分:一级主要是皮肤发红或发白,并伴随刺痛感,若尽早处理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到了二级,可能出现水泡,破裂后容易感染;三级冻伤时,皮肤冻得僵硬,神经受损后感知力降低;第四级则是深及肌肉或骨骼组织,常伴发组织坏死。

防止冻伤的关键在于保暖和及时护理。遭遇寒冷环境时,应保证四肢和裸露部位的防护,戴手套、帽子和厚袜子尤为重要。若皮肤已冻伤,应用室温稍高的水(约37~40℃)缓慢恢复温度,避免摩擦或者直接靠近热源。若冻伤程度严重,出现明显水泡、腐烂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并避免自行处理以免加重感染风险。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