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在宝宝身上的典型症状包括频繁腹泻、呕吐、发热以及食欲不振。这种疾病可能因病毒、细菌感染或饮食不洁等因素引发,务必密切关注宝宝的症状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1)腹泻和呕吐是主要表现
急性肠胃炎的宝宝通常会出现频繁的腹泻和呕吐。这是由于胃肠道被感染后导致的炎症反应。腹泻时排泄物可能呈水样,有时伴有异味;呕吐则可能在进食后立即发生。如果腹泻或呕吐过于频繁,宝宝可能会出现脱水,具体表现为唇部干燥、尿量减少以及哭泣时没有眼泪。如有这些脱水表现,应尽快带宝宝就医。
2)发热和全身不适
宝宝的急性肠胃炎还可能伴随中低度发热,这是一种身体对感染性病原反应的表现。发热同时,宝宝可能变得疲倦乏力、哭闹,甚至嗜睡。宝宝可能会表现出腹痛或肚子胀气,触摸肚子时有不适感。这些表现都说明身体正在对抗感染。
3)食欲下降及其他轻微症状
当患有急性肠胃炎时,很多宝宝会因为不适而食欲减退甚至完全拒食。同时,有些宝宝可能表现出咽干、口渴的情况,这是轻微脱水引起的。注意不要强迫进食,但可以尝试少量多次喂食易消化的流质食物。还有部分宝宝可能表现较轻,仅轻度的不适,但仍需留意病情变化。
家长应如何应对?
1、及时补液:如果宝宝有腹泻或呕吐,家长应尽快采取口服补液盐(ORS)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果情况严重或无法口服补液,应立即就医,通过静脉输液纠正脱水。
2、调整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等,同时避免乳制品、高脂肪和高纤维食物,以减轻肠胃负担。
3、密切观察:注意宝宝的体温、皮肤弹性以及尿量等变化。如果症状持续3天以上,或出现高烧、剧烈腹痛等,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急性肠胃炎虽然是宝宝常见病,但家长需高度重视,早期科学处理和及时就医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避免引发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