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擦伤和皮肤挫伤是两种常见的皮肤损伤形式,但它们本质上有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损伤深度、外在表现以及受伤机制上。
皮肤擦伤是由于皮肤表层与粗糙物体摩擦引起的浅表性损伤,常见的情况比如摔倒时膝盖或者手掌的表皮破损。因为只是表浅层受损,通常可以看到皮肤表面红肿或流出少量血液,但一般不会伴随明显的疼痛。如果护理得当,皮肤擦伤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痊愈。
皮肤挫伤则更深层,通常是因为受到钝性物体撞击导致的皮肤下面软组织甚至血管受损。它的特点是没有表皮破损,但皮下会形成明显的淤血(通常表现为“青一块、紫一块”),严重时可能伴有肿胀或疼痛。这个损伤过程类似于水果被撞击后形成的“瘀斑”,皮肤外表看似无恙,但内部已有损伤。
遇到皮肤擦伤,可以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后,用碘伏消毒,再覆盖干净的敷料加以保护,避免感染。但如果出现伤口红肿、化脓等现象,需要尽快就医检查是否已感染。皮肤挫伤无需特别清理表皮,但可以使用冷敷帮助缓解肿胀,24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吸收。如果挫伤范围较大、出现剧烈疼痛或持续不退的肿胀,建议到医院排查是否有更深层组织损伤。
日常生活中,避免皮肤擦伤或挫伤的关键在于保持警觉,尤其是在进行户外活动或搬运物品时,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护膝、手套等。平衡身体,避免摔倒,也是保护皮肤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