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上长疱疹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其中以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最常见。这种病毒高度传染,可通过亲密接触或共用物品传播,发生于免疫力下降、过度疲惫或受冷刺激等情况下更为常见。
遗传并不是疱疹的直接诱因,但免疫功能的个体差异可能会影响对病毒的易感性。环境因素如寒冷、紫外线暴晒及过度干燥等,会导致嘴唇表面皮肤屏障受损,使病毒更易活跃。口腔外的创伤、过度抠嘴唇或者接触到病毒感染的物品(如毛巾、餐具)都可能引发感染。在生理层面,免疫力暂时下降,例如压力过大、缺乏睡眠或长期营养不良,都会为病毒的活跃提供可乘之机。病理上,单纯疱疹病毒原本可能处于潜伏状态,当触发条件出现时,病毒会被激活,引起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并化脓性的水疱。
应对嘴唇疱疹,可以先尝试外用抗病毒药膏,如阿昔洛韦软膏或伐昔洛韦软膏,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如果症状严重,也可经医生指导口服抗病毒药物,例如伐昔洛韦、阿昔洛韦或泛昔洛韦。若疼痛明显,可借助局部止痛药或清凉剂缓解不适。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鲜橘、猕猴桃和菠菜,可增强免疫功能,帮助抑制病毒激活。
日常中需避免共用毛巾、筷子等私人物品,并注意保持嘴唇滋润,避免咬唇、抠疱疹造成二次感染。养成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加强运动,减轻压力,有助于预防疱疹的复发。如果疱疹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免疫功能低下或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