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并不是由“气”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于血液循环中的血栓、脂肪或其他物质(例如羊水、肿瘤细胞等)阻塞了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部血流受阻和缺氧。这种情况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紧急医疗处理。
引起肺栓塞的主要原因是血栓栓塞,最常见的来源是深静脉血栓(DVT),通常发生在下肢。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的静止或卧床(如因手术后恢复或长途旅游时久坐不动)、手术创伤(尤其是骨科手术)、妊娠或产后状态、肥胖、吸烟、服用避孕药或激素治疗和某些遗传性血液疾病。尽管较少见,脂肪栓子可能在长骨骨折后进入血液循环,而空气栓子多半与医疗或工业事故相关,但它们都与一般生活中的“气体”无关。
治疗和管理肺栓塞需要及时且全面的干预。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方式,包括使用抗凝药(如华法林、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来预防血栓进一步形成,也可以辅助应用溶栓剂(如阿替普酶)在危重情况下溶解已形成的血栓。对于某些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有药物禁忌的患者,也可选择介入治疗,如通过导管直接将血栓清除。如果反复发生栓塞或不能耐受抗凝治疗,医生可能建议植入下腔静脉滤器以防止新的血栓移动到肺部。
为了预防肺栓塞,良好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例如,久坐时建议定期起身活动(特别是在长时间旅行中),有手术风险时可考虑术后早期活动或佩戴医用弹力袜帮助血液循环。另需注意戒烟、控制体重,以及在特定高危情况下,严格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若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减少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