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动脉硬化通常症状并不明显,但可能表现为四肢麻木、乏力、头晕头痛或胸闷不适等,需要引起警惕。如果发现这些迹象,建议尽早就医,通过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1、头晕、头痛和记忆力减退
动脉硬化早期可能影响脑部供血,常见头晕、头痛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这样的表现往往是由于脑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尤其当血管弹性下降时,大脑对血液和氧气的供应会变得不稳定。这些症状通常容易被人忽视或认为与疲劳相关。
应对方法:注意保障充足的睡眠,减少精神压力;饮食上多选择富含抗氧化剂及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蓝莓、坚果等。还可以通过适度锻炼改善脑部血流供应,比如每天快步走30分钟。
2、四肢发冷、麻木或乏力
四肢末梢动脉供血不足也是动脉硬化可能导致的表现。患者会发现手脚经常冰冷、麻痹感增加,甚至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后会乏力或疼痛。这通常是外周动脉硬化的信号,尤其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
应对方法:注意保暖,尤其是寒冷天气时避免血管进一步收缩;饮食中减少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红肉等,改为低饱和脂肪酸饮食如全谷物、水果和蔬菜。可尝试温和运动,如瑜伽或水中运动,改善循环。
3、胸闷、心悸或偶发的胸痛
早期冠状动脉硬化可能表现为阵发性胸闷或心悸,特别是在体力活动时症状可能加重。这可能与动脉通道变窄,心肌供血不足有关,严重时甚至可能发展为心功能不全。
应对方法:快速行动是关键,一旦发生胸闷或疼痛必须停止活动并静坐休息。定期到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或心脏超声,明确动脉是否出现问题。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动脉硬化的药物,例如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扩血管药物(如硝酸酯类)等。
4、视力模糊或短暂性眼部失明
颈动脉硬化可能会出现视力问题,例如视力模糊或突发性短暂性单侧视力丧失。这是由于血栓或斑块脱落后引发的视网膜供血不足,甚至可能预示着更严重的脑供血异常风险。
应对方法:一旦出现视力问题,立即就医以防止永久性损伤,同时戒烟限酒,避免血管内斑块破裂的几率。对于已确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药物控制或手术干预(如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植入术)。
5、无明显症状但通过健康检查被发现
动脉硬化的危险在于它早期的“隐匿性”。有些患者通过常规的血脂检测、超声或影像学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或冠状动脉轻度狭窄。
应对方法:无论是否出现症状,定期体检尤为重要。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进行血脂、血压及相关心血管检查。针对早期动脉硬化,生活方式管理和药物干预是关键,包括坚持地中海饮食、增加运动量以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
早期发现动脉硬化的症状及相关信号,能够帮助及时干预、降低后续严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定期体检、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治疗是干预动脉硬化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