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内科 > 肛肠科

一岁宝宝病毒肠炎

肛肠科编辑
0次浏览

关键词: #肠炎 #病毒

一岁宝宝病毒肠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食欲不振。治疗关键在于及时补充体液预防脱水,同时针对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

1、病因:病毒感染为主

病毒肠炎的常见病因是病毒感染,其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最主要的致病菌株。一岁宝宝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容易被通过污染的水、食物、玩具或接触感染者病菌传播的病毒感染。抵抗力较弱的宝宝在换季时更容易患上此类疾病。

建议:

避免交叉感染:宝宝的餐具、奶瓶等应定期消毒,勤洗手。

慎选饮水:只给宝宝饮用煮沸或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加强免疫预防:轮状病毒可接种疫苗来减少感染和症状的严重性。

2、症状:脱水预警需重视

病毒肠炎的最显著症状是频繁的稀水样腹泻,伴随呕吐、发热甚至脱水。一岁宝宝体内含水量高、代谢快,腹泻加重时可能会出现皮肤弹性减弱、嘴唇干燥、哭泣无眼泪甚至尿量减少等脱水现象。

建议:

及时补液:通过口服补液盐(ORS)及时补充电解质,非常有效且安全。

监测病情:若宝宝多次呕吐或高热不退,需立即就医。

小口喂水:每隔15-20分钟给宝宝少量温开水或稀释的米汤。

3、治疗:对症处理为主

病毒肠炎通常是自限性疾病,多数患儿在3-7天内会自行恢复,无需抗生素治疗。治疗主要是控制症状、防治脱水和改善饮食。常用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

1、止泻药物(需遵医嘱):如蒙脱石散,用于帮助吸附肠道病毒和缓解腹泻。

2、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3、解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高热时缓解不适,请按医嘱服用。

饮食调整:

流质为主:生病期间可给宝宝喂米汤、果汁等流质食物,避免难消化食材。

循序渐进:随着病情好转逐渐恢复稠粥和烂面条等易消化的半固体食物。

避免乳糖负担:暂时避免饮用牛奶,以防止乳糖不耐加重腹泻。

4、恢复:注意护理防复发

宝宝病毒肠炎恢复期需关注肠胃健康以及营养补充,降低复发风险。

建议:

1、补充营养:恢复饮食后注意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补充,如鱼泥、蛋黄、胡萝卜泥等辅食。

2、定期清洁:保持婴儿的衣物、玩具、周围环境卫生清洁。

3、规律作息:尽量让宝宝多休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宝宝病毒肠炎虽常见,但可能会因治疗不及时导致严重脱水甚至危及生命。家长需提高警惕,若发现症状加重或体液补充无效,应尽快前往医院治疗。家长平时也要注重宝宝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通过预防遏制病毒肠炎的发生,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