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或便秘、腹胀和排便异常等,这些症状可能反复发作且因人而异。建议出现类似症状尽早就医,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1、腹痛及不适
肠易激综合征的核心症状是腹痛或腹部不适,通常在排便后有所缓解。腹痛部位多位于下腹部,可能伴随痉挛性质的疼痛,也可能表现为隐隐作痛。症状通常与排便次数或粪便性状的改变相关。对于缓解腹痛,可尝试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同时使用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如果疼痛严重,消化专科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抗痉挛药物如匹维溴铵或治疗腹痛的药物如曲美布汀。
2、腹泻或便秘的交替发作
患者可能表现为长期的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腹泻型患者常有清晨发生肠鸣后急需上厕所的频繁排便,粪便呈稀状甚至水样。便秘型患者则可能多日无便,且粪便干硬。建议根据具体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腹泻型患者控制乳制品和高FODMAP饮食,便秘型患者则补充膳食纤维并保持足够的饮水量。在医生指导下,也可以合理使用止泻药如洛哌丁胺或通便药如聚乙二醇。
3、腹胀和排便异常
肠道气体异常产生和排出受阻可能导致腹胀,这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能感到排便不尽,对于这种情况,需评估饮食中的气体产量影响食材,如豆类或碳酸饮料,并考虑增加肠胃蠕动的运动,例如每日快走或轻松的瑜伽练习。医生则可能建议适量服用减轻胀气的药物如西甲硅油。
4、粪便性状的变化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粪便常表现为粘液性、稀薄或块状,这种变化反映了肠蠕动异常。仍需及时调整饮食习惯以缓解症状,并在必要时采取临时药物缓解。
如果长期出现上述症状且无法改善,应尽快到消化内科就诊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器质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或结肠癌并采取个性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