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病人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肺栓塞是由于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凝块、脂肪、空气或肿瘤细胞等堵塞,导致血液循环受阻的危急疾病。其常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等多种影响。及时找出诱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1、遗传因素
某些家族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血液凝固功能异常,例如抗凝血酶缺乏症、因子V莱登突变等,这些都会显著增加患肺栓塞的风险。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病史,其他成员也可能存在风险。有家族史的人应特别注意日常健康管理,避免久坐,必要时定期检测血液凝固功能指标。
2、环境因素
长时间处于静坐状态,如长途旅行、手术后卧床、久坐办公等,容易导致血液流动减缓,继而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后可能引发肺栓塞。同时,肥胖、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加剧血管损伤,进一步提高患病风险。建议定时活动下肢、保持健康体重,避免吸烟等不良习惯。
3、生理因素
某些生理状态会增加患病风险,如妊娠期间,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和胎儿压迫盆腔静脉,容易诱发血栓形成。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降低、血液流速下降,更容易出现血栓问题。建议孕期女性增加适量活动,老年人可穿医用弹力袜预防血栓形成。
4、病理因素
某些疾病会显著提升肺栓塞的风险,比如恶性肿瘤产生的血液高凝状态、心脏病、感染性疾病等。恶性肿瘤病人实际上是肺栓塞的高发人群,需通过积极的抗凝治疗和原发病处理加以预防。另外,骨折后脂肪滴入血液也可能成为肺栓塞的诱因,需警惕术后并发症。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抗凝药是首选,如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等,能够抑制血栓进一步扩张。
溶栓治疗:急性出现大面积肺栓塞,可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或阿替普酶)迅速溶解血栓。
手术手段:对于严重肺栓塞患者,可考虑介入方式取栓或外科手术切除血栓(如肺动脉血栓清除术)。
肺栓塞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急症,早期预防和干预尤为重要。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能有效降低风险,如有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