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失弛缓症和贲门失弛缓症区别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食管失弛缓症和贲门失弛缓症虽然常被混淆,但二者在本质上不同,主要体现在病理机制、症状表现和诊断治疗方式。理清它们的区别,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1、病理机制区别
食管失弛缓症是一种由食管下段神经丛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具体表现为食管下段括约肌无法正常松弛,食管的蠕动功能也受损,影响食物向胃输送。而贲门失弛缓症则更为局限,主要是胃贲门部位的括约肌松弛功能障碍,食道本身的蠕动功能可能未受到明显影响。这种局限性的病变多与胃周围组织的损伤、肿瘤或其他疾病相关。
2、症状表现区别
食管失弛缓症表现为吞咽困难,尤其是吞咽固体食物时症状更明显,同时可能出现胸骨后疼痛或不适,甚至食物反流到口腔。而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部分症状与其相似,但因病变属于胃部,更易感到饱胀、恶心甚至呕吐。
3、检查与诊断区别
食管失弛缓症可通过食管功能测定、食管钡餐造影、胃镜检查等进行诊断,其特征性影像表现为“鸟嘴样”改变。贲门失弛缓症通常在胃镜或CT检查中发现,结合病史和病理活检确认诊断。贲门失弛缓症需警惕胃部癌变可能性,而这种风险在食管失弛缓症中较低。
4、治疗方式差异
针对食管失弛缓症,治疗重点是恢复食物输送功能,如气囊扩张术、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及贲门肌切开术等,药物治疗包括硝酸甘油或钙通道拮抗剂以缓解症状。而对于贲门失弛缓症,治疗需根据其诱因制定方案,例如制定更高剂量质子泵抑制剂疗法治疗胃部疾病,若确定存在因肿瘤导致者,往往需进行外科切除或肿瘤治疗。
两种疾病尽管病因和表现不同,但都可能引起严重的饮食障碍甚至进一步并发症。了解这些关键区别有利于患者早诊早治,避免延误病情。若您出现类似症状,应尽早就医接受全面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并采取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