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石膏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骨折石膏固定后需要重点关注患肢护理、饮食调理及功能恢复,以免导致并发症或影响愈合效果。需警惕血液循环异常、感染、肢体僵硬等问题,同时积极配合医生指导完成康复。
1、观察患肢情况
定期检查石膏下患肢是否出现肿胀、麻木、颜色异常等。如果手指或脚趾部位感到明显的冷感或青紫色,可能是血液循环受阻,应立即就医。保持石膏干燥,避免外部污染或过度潮湿,防止感染。石膏边缘摩擦皮肤时,可用柔软材料覆盖,以防皮肤破损。
2、避免不当负重
石膏固定后要严格避免早期负重,特别是医生未允许的情况下。错误的用力可能导致骨折部位错位,影响正常愈合时间。对于上肢骨折,可以使用吊带减轻受力;对于下肢骨折,可以借助拐杖,减轻石膏承受的压力。
3、注重饮食调理
饮食需摄入高钙、高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加速骨骼愈合。每日可适量进食牛奶、奶酪及小鱼干,增加骨密度;多食用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蹄或鸡爪,可以促进组织愈合。补充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和猕猴桃,有助于修复损伤组织。
4、适时进行功能锻炼
石膏拆除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开展康复锻炼,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可以进行基础的屈伸练习,逐渐增加强度,但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再次损伤。康复周期较长时,也可选择物理治疗,如热敷、针灸和电刺激,辅助恢复。
5、防止并发症
长期石膏固定可能会带来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或关节僵硬。为预防血栓,可在医生建议下服用抗凝药物并活动未固定的肢体。为避免关节僵硬,可多尝试主动活动未受影响的肌肉群,保持局部的血液循环和肌肉健康。
骨折石膏固定后的护理至关重要,需定期观察患肢、科学饮食以及注重康复锻炼,早期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尽快就医以避免风险,确保骨折部位恢复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