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病人要注意饮食、生活习惯及药物管理,控制血压稳定,预防并发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按时服药、监测血压是重中之重,也是管理高血压的核心要点。

1、控制钠盐摄入

高血压患者特别需要严格限制盐分摄入量,每天食用的盐量最好控制在5克以下。高盐饮食会导致血液中钠离子含量升高,引起水钠潴留及血压上升。应选择低钠饮食,避免高盐食物,如泡菜、罐头、加工肉类等。建议多吃富含钾元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例如香蕉、菠菜和全谷物,有助于调节钠钾平衡和血压。

2、坚持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改善血管功能和心肺健康,帮助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适合选择低强度、有氧的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每周至少5天,每天持续30分钟。不宜进行高强度运动,例如举重或冲刺跑,以免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压力。在运动前,如血压过高如≥180/110 mmHg,应暂缓,待血压控制平稳后再开始锻炼。

3、按时服药并遵医嘱

已确诊高血压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包括常用的三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利尿剂如氢氯噻嗪、ACE抑制剂如培哚普利。错服、漏服可能导致血压骤升或其他并发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且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4、调整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环节。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加速心跳,导致血压升高;而过量饮酒也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建议高血压患者戒烟,并将酒精摄入量限制在每日1单位女性或2单位男性以下。同时,还要保证睡眠质量,减少精神压力,避免过度焦虑和疲劳。

5、监测血压并识别异常

高血压具有“隐形杀手”的称号,因为很多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实际已损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建议患者在家中备有电子血压计,早晚监测血压,记录每天的变化情况,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规律。如果发现血压持续升高如≥160/100 mmHg或出现头痛、眩晕、胸闷,应及时就医。

高血压虽然无法完全根治,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将血压长期维持在稳定范围。建议患者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做好防控措施,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