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白细胞介素

发布时间:2019-07-0364930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白细胞介素是一种抗肿瘤生物治疗的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白细胞介素,是一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产生的促血小板生长因子药物,能够直接参与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细胞的增殖,是一种抗肿瘤生物治疗的药物,主要适用于晚期肾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胸腔和腹水癌患者的治疗,也适用于其他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患者使用白细胞介素后,可在体内产生血小板,增加血小板计数。但白细胞介素可能会产生相应的毒副作用,如发烧和流行性感冒样症状,导致肺部或其他部位水肿,也可能易发生过敏反应。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切忌盲目用药。

相关推荐

血液分析五分类查哪些
血液分析五分类就是临床上常说的血常规的检查,里面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还有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五类检查。通过血常规的检查,就能够了解各类型血细胞是在正常范围里面,还是出现了升高或者降低。进一步的通过白细胞分类的检查,可以看到白细胞分五类,也就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升高常见于一些感染性的疾病,特别是细菌性的感染。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应用,也能引起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升高。而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常见于一些病毒的感染,或者一些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嗜酸细胞比值升高常见于一些过敏性的疾病,过敏性的皮炎、鼻炎、哮喘、寄生虫也可以引起嗜酸细胞比值的升高。嗜碱细胞比值升高的情况比较少见,多见于一些慢性白血病和骨髓增殖性疾病。
语音时长 01:04

2021-12-30

73652次收听

什么是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英文简写HCG,是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有以下临床意义。第一,判断女性有无怀孕。女性月经排卵期同房,精子卵子结合受精以后受精卵移动到子宫腔内着床形成胚胎,在发育成长为胎儿过程中,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可以产生大量的HCG,通过孕妇血液循环排泄到尿中。受精后1-2周内通过检查血清中HCG就能很好的确定怀孕。怀孕后血清HCG的浓度随着孕周增加会呈现规律的、动态性变化,一般是出现隔日翻倍现象,到怀孕第8周时,HCG水平会达到高峰,怀孕第4个月开始降至中等水平,并一直维持到妊娠末期。怀孕早期血清HCG水平偏低,不符合孕周参考值范围的情况下,可能是异常妊娠,如宫外孕、先兆流产等。所以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临床上用于诊断早孕的重要检测项目。第二,用于康复评估,如宫外孕治疗后、人工流产或者自然流产后的评估,宫外孕经过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后,每周定期复查HCG,只有血清HCG恢复到非孕期的参考值水平,才能说宫外孕治愈。流产后一个月复查时也需要关注血清中HCG是否恢复。第三,生殖系统肿瘤,未怀孕的情况下,HCG在0-10ng/ml范围内。如果HCG明显升高,排除了怀孕可能,需要考虑有无合体滋养细胞肿瘤,卵巢癌的患者HCG会显著升高,此时HCG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有一定帮助。
语音时长 02:07

2021-12-30

95043次收听

血常规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什么情况
平均红细胞体积是反映红细胞大小的指标,正常范围是80-100fl,低于80fl就是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最常见的病因就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第一,缺铁性贫血。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的。铁元素是合成血红素的必需原料,长期的铁元素缺乏就会导致血红素合成减少,血红蛋白合成就会下降,红细胞的体积就会偏小。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常规检查初步诊断后还需要进一步检查血清铁和铁蛋白,如果这两个指标下降,可以确诊是缺铁性贫血,积极补铁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第二,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也叫海洋性贫血,是某类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珠蛋白链合成障碍造成的,属于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多在婴幼儿时期发病,包括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也会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进行检查时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计数下降。第三,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组铁利用造成的贫血病变,有原发性和继发性的。由于合成血红素有关的酶和辅酶缺乏或者活性减低,造成利用铁障碍,红细胞难以正常合成,骨髓中出现大量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同时组织铁储量过多。
语音时长 02:25

2021-12-30

50540次收听

血红蛋白高危害
血红蛋白高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血红蛋白高对人体可能会有一些危害。首先血红蛋白异常增高的情况下,血液黏稠度也会增加,血流缓慢以后容易产生高粘滞血症,特别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其次,血红蛋白升高如果是血液系统的病变造成的,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出现脸色较红、出现脾脏肿大等症状,长期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还可能诱发胃溃疡、胆囊结石等消化系统的病变,病史超过10年的部分病人,还可能会转变成急性白血病或者是骨髓纤维化,这些疾病的死亡率是比较高的,目前治疗方面相对也比较棘手。当然血红蛋白升高也可以见于正常的人群,如长期高原居住的人会出现血红蛋白高于正常值的情况,但是此时并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此时不需要给予治疗,对人体也没有危害性。血红蛋白的参考值范围有性别差别,男性应该是130-175g/L,女性应该是115-150g/L,新生儿比较高一些,参考范围是170-200g/L。血红蛋白升高的情况下,需要根据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甚至骨髓穿刺检查等分析判断可能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血红蛋白过高造成的各种并发症。
语音时长 02:09

2021-12-30

77569次收听

02:43
血红蛋白偏低是什么病
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包括血红蛋白合成的减少和破坏的增加两个大方面。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的原因:第一,最常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铁幼粒细胞贫血等,不同类型的贫血发生机制不同,但是进行血常规检查时都会发现红细胞计数下降、血红蛋白含量偏低。第二,骨髓造血功能异常造成的,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有关系;一些肿瘤疾病患者进行放疗或者化疗期间,也会有骨髓抑制的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贫血的情况,此时血红蛋白也是偏低的。第三,肾性贫血,如肾功能衰竭期的病人,肾脏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能力下降,此时也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血常规检查也会发现血红蛋白明显偏低。血红蛋白破坏增加的原因:第一,机械性破坏增加,这种情况常见于一些大手术后,如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过程中机械性损伤造成血红蛋白减少,术后一段时间患者有贫血的情况。第二,失血过多的情况下,造成血红蛋白偏低,如外伤大出血、女性月经不调、剖腹产手术等,失血过多造成血红蛋白的下降。第三,溶血性疾病,如蚕豆病,吃了蚕豆以后造成的溶血反应;输血后或者器官移植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也会有急性溶血反应,此时血红蛋白破坏的比较多,也会导致血红蛋白明显下降。
01:37
血小板低发烧是什么原因
血小板低同时还发烧常见于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特别是一些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发热,也可以激活体内的T细胞。T细胞被激活后,可以破坏血小板,引起血小板一过性降低,此时病人会有咽部不适、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经过有效治疗,血小板随之恢复正常。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性白血病,可以有血小板严重减少并伴随出血,同时还有发热,而且发热用抗菌药物不能控制。出现血小板减少且发烧,建议到医院血液科就诊,由血液专科大夫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给出专业的处理方式。
03:07
结核T细胞检测阳性什么意思
结核T细胞检测阳性代表过去可能感染过肺结核病或现在身体正在感染肺结核,还需要结合影像学等其他检查来综合评估。结合T细胞检测阳性,身体上没有出现明显的消瘦,低热等肺结核的症状,也没有明显的咳嗽、咳痰等症状,要看肺部的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没有明显的异常或病灶稳定的话,说明患者是过去患有肺结核病。反之,患者出现咳嗽、咳血,身体上出现消瘦等症状,一般影像学检查也会发现新的结核病灶,说明患者身体正在感染着肺结核病。肺结核治疗可使用青霉素、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03:05
嗜酸性粒细胞偏高会是什么病
嗜酸性粒细胞偏高,包括反应性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以及高嗜酸细胞血症。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多一般是在0.5到2.0×10^9/L之间,此时的增多水平更多的,怀疑是一种反应性的嗜酸细胞增多症,如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还有皮肤过敏性皮炎,以及湿疹,还有寄生虫感染、热带病等。当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到一定水平,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疾病,如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此时医生会去找造血系统本身的疾病,是不是存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嗜酸细胞性白血病等疾病。
02:48
血小板多长时间内输完
血小板的存活时间比较短,所以不能在太长时间内输注结束,一般的输注时间是半个小时左右。如果病人身体状态完全没有问题,没有心功能方面的问题,完全可以按照正常时间输注。血小板输注之前要给与抗过敏的预防,预防输血的不良反应。因为担心病人会在输注的过程中会出现输血反应,所以在之前的五分钟会缓慢输注,观察病人是不是有皮疹、发热、胸闷、憋气。一般情况下,血小板的指征是安排在化疗后,预防性的输注血小板,按照规定是血小板低于十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的时候,才会预防性的输注。
什么是嗜酸性细胞浸润
嗜酸性细胞浸润,也就是指嗜酸性细胞增多。比如单纯性肺嗜酸性细胞浸润症,就是指肺部组织因为感染蛔虫等寄生虫后出现过敏反应,或者是因为呼吸道接触某些过敏源比如花粉,以及真菌等,引起呼吸道发生过敏反应后,就会引起肺部组织出现嗜酸性细胞浸润。人体出现嗜酸性细胞浸润后,大多数是因为发生过敏反应引起。需要配合结合临床症状,结合其他临床症状,综合分析后,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确诊对哪种物质发生了过敏。确诊后积极对症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抗过敏治疗。如果是感染寄生虫引起,还需要使用打虫药治疗。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84617次收听

白细胞增多是什么原因
白细胞增多是因为病菌感染所致,主要指的是肺炎球菌或者是葡萄球菌等细菌,以及真菌、病毒,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人体。同时,白细胞增多还是生理因素所致,常见的有剧烈运动或者是情绪波动较大,以及女性月经或者是排卵等时期。而且,病理因素是白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血液透析能活多久
出现肾脏损害后期,一般需要进行血液透析帮助身体代谢排毒。不过血液透析的方法还是不错的,只要治疗的充分、规律,并且依从性好,控制的好,可以存货几十年的时间。不过有并发症的情况下,生命周期会缩短。
血小板偏高是什么意思
血小板偏高也称为血小板增多症,指的是血液中血小板数量超出正常范围。
献血有什么注意事项
不管是在献血前还是在献血之后,都需要注意个人的护理,才能够让身体更好地恢复。虽然献血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稍不注意还是会导致针口的感染而出现其他的疾病。因此在献血之前需要注意好饮食,以及多进行休息。而在献血之后更是需要注重休息,保护好针口。在献血之后针口需要进行保护,防止细菌的感染。
血液疾病的组成
血液是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一升血浆中含有900-910克的水,65-85克的蛋白质和20克的低分子物质,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有机化合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