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腰椎管狭窄会导致瘫痪吗

发布时间:2019-12-1058719次浏览

腰椎管狭窄可能会引起瘫痪。而患者出现下肢或者全身性瘫痪的原因主要是,腰椎管狭窄的病变可能会逐渐压迫到马尾神经以及腰部神经根,从而可能就会导致受压坏死,如果一直得不到药物或者外科手术方面的治疗,就会引起肌肉瘫痪一类反应。

提到腰椎管狭窄这种腰椎疾病,很多人可能都会感觉到不寒而栗。因为对腰椎管狭窄的直接感觉就是病情会比较严重。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患者在发病之后可能会出现肢体活动障碍等多种不良反应,那么腰椎管狭窄会导致瘫痪吗?
  一、腰椎管狭窄会导致瘫痪吗
  腰椎管狭窄在病情严重情况下的确有导致瘫痪的可能性。主要是由于腰椎管狭窄容易压迫到马尾神经以及其它神经根,此时不仅仅会有大小便障碍以及性功能下降等症状,而且肢体活动也会受到影响,会因为腰部神经根受压坏死而出现肌肉瘫痪一类不良反应,严重时即可引起下肢以及全身性瘫痪。
  二、腰椎管狭窄瘫痪怎么办
  1.药物治疗
  如果因为患有腰椎管狭窄而出现瘫痪症状,患者务必要及时采用合适药物进行治疗。此时主要可以用具有舒筋活络和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比如三七片、骨仙片等,如果局部疼痛感比较剧烈,就可以选择服用消炎痛、布洛芬缓释胶囊或者芬必得一类药品进行治疗。发生肌肉痉挛症状时还可以口服舒筋灵片。
  2.物理疗法
  已经发生瘫痪的患者可以尝试采用物理疗法来治。其中疗效比较显着的主要有超声波、特定电磁波以及激光等,能够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进而可以改善肢体肌肉活动能力,缓解所出现的肌肉瘫痪等不良反应。
  3.手术疗法
  患者最好及时接受手术治疗,且要以彻底性解压为主,一般可以做全椎板减压术或者截除术。不过腰椎部位手术造成的损伤会比较多,患者在术后需要注意做好护理,还要定期去复查,以防止会出现病情反复性发作或者术后后遗症等多种不良情况。

相关推荐

腰椎管狭窄能治好吗
腰椎管狭窄是可以治好的。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的方式。保守治疗一般是指药物治疗可以通过服用专业的止痛药物,以及活血消炎的药物,都能够有效帮助,缓解疼痛的情况,也能够帮助疏通堵塞的部位。也可以到专业的中医理疗室进行针灸,牵引等等,都是会帮助腰椎管狭窄恢复的。手术治疗一般适用于情况比较严重,通过药物治疗也没什么效果的人群,腰椎管狭窄是由于骨质增生和韧带过于肥厚而导致的,那么通过手术切除腰椎管内的肥大组织,从而拓宽椎管内径,达到缓解的效果。为了获得更良好的术后效果,要积极与医生沟通,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听从医嘱。
语音时长 01:11

2021-02-02

113856次收听

02:03
腰椎管狭窄术后应该注意什么
患者行微创手术术后切口较小,对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少,因此只需要术后加强腰背肌锻炼,配戴腰围六周左右即可。开放手术后,第一最需要注意的是三至四个月之内不能弯腰,因为术后脊柱的稳定结构被破坏,并且植入的内固定尚未完全融合,因此建议患者术后3-4个月之内不能弯腰,之后应逐步弯腰恢复;第二需要加强腰背肌功能的锻炼,由于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后,脊柱稳定性遭到破坏,腰背肌力量增强有助于稳定脊柱,预防出现并发症。第三患者术后勤翻身注意褥疮的护理。
01:56
腰膝酸软是怎么回事
患者腰膝酸软的原因年老之后肝肾不足、筋骨微软。腰膝酸软多见于老年人,从中医角度来看,肝主筋、肾主骨,年老之后肝肾不足、筋骨微软,就会出现腰膝酸软,从辩证上看,经常是肝肾阴虚或肝肾阳虚这两个证型。如何应对腰膝酸软:1、积极寻找原因,有没有退变性疾病,是否压迫脊髓或神经,是否存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评估腰椎病变或是膝关节病变;2、应用益肝肾的药物,如藤黄健骨胶囊等临床常用中药。若还不能缓解,则建议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的正规科室,寻找专业的医生进行检查及诊治。
腰椎管狭窄的表现
腰椎管狭窄主要可引起腰背部反复性钝痛,且具有慢性加重的特点。同时病变可逐渐放射到下肢部位,有下肢麻木疼痛以及酸胀不适感。而当马尾神经受到压迫时,还可有会阴部疼痛和大小便障碍的反应。除此之外,还可表现出间歇性跛行和括约肌松弛。
腰椎椎管狭窄手术后注意事项
腰椎椎管狭窄手术创伤较大,术后2至3周要注意卧床休息,卧床期间要适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腰椎椎管手术主要采取椎板切除或者开窗以减轻对脊髓压迫,对周围软组织损伤较严重,手术后给予消肿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防止早期活动引起椎管内水肿。卧床休息期间,可以活动脚趾和大腿,防止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超过两周以后,拆除缝线,可在床上进行小燕飞,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在术后第4周,术后相对较稳定,可以佩戴腰围,手扶着助行器慢慢下地活动,平时可做局部理疗热敷,软化疤痕,减轻水肿,3月以内应避免弯腰及剧烈运动,防止出现内固定物松动,4至6月以后机体基本恢复正常,可以进行一般的活动。
语音时长 01:20

2019-12-06

59870次收听

腰椎管狭窄的病因
腰椎管狭窄的病因有发育性椎管狭窄,椎管中央狭窄,侧方神经根挤压,医源性问题导致的,还有就是腰部的一些疾病等一些情况,这种疾病对患者有很大的影响,需要及时的的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的治疗。
什么是腰椎管狭窄症
椎管狭窄症是颈椎管狭窄、胸椎管狭窄和腰椎管狭窄的统称。腰椎管狭窄主要是一种临床的综合征,凡是排除独立疾病造成的椎管狭窄,以外任何形式的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狭窄造成的狭窄。有的可以造成马尾神经和神经根的损伤、压迫,这种统称叫腰椎管狭窄症。这种疾病还有先天和后天,当患者出现腰椎异常时要及时治疗。
腰椎管狭窄钙化怎么办
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普遍认可的定义是指除导致腰椎管狭窄的独立临床疾病以外的任何原因引起的椎管、神经根管和椎间孔等的任何形式的狭窄,并引起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的综合征。X线平片腰椎退行性改变,有骨赘形成伴钙化,椎间系狭窄,腰椎生理前凸减小或反常。腰椎CT可见关节突关节增生钙化,关节突内聚。腰椎管狭窄钙化症状轻时可行非手术治疗,卧床休息可有效缓解下腰痛;物理治疗和非甾体消炎药物可缓解症状,非甾体抗炎药有布洛芬,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艾瑞昔布,依托昔布,罗非昔布等,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腰骶部疼痛较重、有明显间歇性跛行、影像学检查椎管狭窄严重者,则行手术治疗,单纯椎管减压术或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语音时长 01:38

2019-11-27

62148次收听

腰椎管狭窄术后怎么进行康复锻炼
腰椎管狭窄术解除了患者局部的椎管内压力,患者的症状往往会出现一定的缓解或者是消失。对于这部分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它再次发生。康复当中主要的方式还是运动疗法,患者可以做燕儿飞以及侧卧抬腿等等简单的动作,通过局部肌肉的力量的强化,去激活患者腰椎的深层肌肉。同时还建议患者进行一些有氧的训练,效果是特别不错的。
02:36
腰椎管狭窄怎么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年人或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居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的消炎镇痛药,如扶他林或者芬必得片等;活血止痛、通络的中成药,如大活络丹,同时配合用一些活血止痛的膏药,比如狗皮膏或者活血止痛膏等。对于急性期的病人,由于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采用液体治疗配合小剂量的激素,如甘露醇或者甘油果糖,来配合地塞米松或者甲强龙,可以消除神经根的水肿及神经根的炎症反应。还可以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比如腺苷钴胺或者甲钴胺片。除此之外还可应用针炙、理疗、推拿等治疗方法,对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建议手术治疗。
腰椎管狭窄是不是很严重
这个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在临床上可以看到有些老年人从核磁检查椎管狭窄非常严重,但他症状并不是很重。但是有些老年人椎管狭窄可能不是很重,从影像学上面看,但是它的临床表现,行走距离非常短,就要具体的分析。因为腰椎管狭窄一般有三部分狭窄,第一是主椎管狭窄,第二是侧隐窝的狭窄,还有椎间孔狭窄。如果是主椎管狭窄,虽然狭窄的影像学比较重,但可能临床表现并不是很重。但是侧隐窝的狭窄虽然狭窄的范围很小,但是正好导致了神经根的压迫,那样症状可能就会比较重。所以要具体的问题来具体的分析。
语音时长 01:01

2018-12-13

59608次收听

01:19
腰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或者一些不良的工作、生活习惯,出现相应的椎管周围结构的退变,进而导致像神经受压的症状。比如年龄增加,或者一些慢性劳损,出现间盘的突出,或者关节的增生,韧带的增厚,造成了椎管内的神经结构的受压;比如马尾神经受压或者神经根的受压,出现相应的下肢疼痛,间歇跛行,或者大小便的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等等。
01:48
腰椎管狭窄手术后复查项目
腰椎狭窄术后复查尤其是前两到三个月最好到所在医院进行复查。复查间隔期与手术方式有关,一般第一次复查在出院后二到四周,如果期间有不适需要及时复诊。、复查的内容主要观察病人的恢复情况,拍片观察固定情况、椎体序列、骨裂融合的情况,如果下肢神经症状疼痛有所缓解,但是神经受压造成的麻木,可以适当进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配合理疗、针灸进行恢复。一般3月复查一次,半年之后一年再复查,基本上一年之后就可以恢复。
腰椎管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有关系吗
腰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年纪相对较小一些,腰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压迫神经导致的症状。腰椎管狭窄是椎管本身发生了变形,才会引起症状的出现。临床表现上腰间盘突出主要以腿部麻木为主,腰椎管狭窄主要是不能行走。
语音时长 01:56

2018-09-21

59913次收听

腰椎管狭窄症病因临床表现简介
腰椎管狭窄症(LSS,lumbarspinalstenosis)是指腰椎管因某些因素发生骨性和纤维结构的异常,导致一处或多处管腔狭窄,压迫硬脊膜与神经根出现临床症状。本病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由於近年来对其认识加深,临床上有发病率升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