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卒中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0-02-1462500次浏览

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脑血管疾病都属于脑卒中,常会导致脑组织损伤,出现一些后遗症,严重时会危及生命。这种疾病的出现与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等疾病的影响,抽烟喝酒、饮食不合理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年龄因素等有关系。

脑出血、脑血栓都是目前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这些疾病都属于脑卒中,一般老年人的患病几率会更高一些。这种疾病的危害非常大,不但会出现肢体麻木、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还可能会有致命的风险。了解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才可以规避风险,那么,脑卒中怎么回事呢?
  一、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就是因为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出现了脑出血,或者脑部血管被阻塞,血液不能流入脑血管,出现了脑血栓、脑梗塞等,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当出现这种疾病时常会伴随着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吐字不清、半身不遂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会危及到生命。
  二、脑卒中的病因
  1.高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出现的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血压控制不好,持续升高,极有可能会出现脑卒中。
  2.高血脂症
  饮食不合理,运动量小,会导致高血脂症出现。此时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缓,甚至还会有一些斑块。当这些斑块堵塞脑部血管后,就会引起缺血性脑卒中,所以高血脂症也是导致脑卒中出现的危险因素。
  3.冠心病
  患有冠心病时,如果还伴随着房颤症状,心脏的瓣膜很容易出现附壁血栓,而这些血栓脱落后,随着血液的流动会堵塞脑血管,这时也会导致缺血性脑卒中。
  4.不良的生活方式
  长时间大量的抽烟喝酒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诱发脑卒中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危害,所以要做到戒烟限酒;饮食结构不合理,喜欢吃高油高脂的食物,尤其是动物内脏、肥肉等,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症的可能性很大,这些疾病都是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5.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血管也会处在逐渐的退化过程中,所以老年人出现脑卒中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相关推荐

如何预防判断脑卒中
脑卒中的预防主要是预防三高病,注意检查是否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本身患有三高病必须积极预防,可以使用药物预防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的方法来预防,还需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症状,平时注意不要吸烟和饮酒。
脑卒中危险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本身也是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这种疾病是比较严重的,也会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危险因素,比如可能和高血压有关,也可能和脂代谢紊乱,又或者是糖尿病,以及经常性的喝酒抽烟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必须要做好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脑卒中要做哪些检查
脑卒中引发的因素也有很多,但是因为危害比较大,所以也需要积极的检查,当前检查的方法也有很多,可以选择一般检查内科检查,也可以选择脑血管造影或者是B超检查,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之后,自然就能够了解是否存在异常,也可以积极治疗。
脑卒中有什么检查方法
脑卒中检查方法有头颅CT检查,头颅核磁共振的平扫、头颅核磁血管的扫描,CTA的检查,必要时进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还有介入治疗,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进行检查。患者还要进行像心电图、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同型半胱氨酸等基础疾病的筛查,以便查找引起卒中的相关的病因。脑卒中患者病因比较多,所以找到病因以后积极的治疗,对于已经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规律的用药,使血压维持在一百三,八十以下,空腹血糖维持在6到7左右,餐后两小时血糖维持在8.3毫摩尔每升以下,这样使脑卒中的几率会有所下降。脑卒中患者除了规律的用药以外,自身的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低盐低脂饮食、适当的运动,保持乐观,保证睡眠,远离烟酒,规律用药、定期复查。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它主要是由于脑部的血管受到斑块的阻塞,或者是血管破裂出血,而引起了一系列症状,对于发生一过性的肢体的不能活动或者麻木,或者已经出现了视物的眼球的活动障碍、视物的模糊、失明、言语的问题等选择的选测方法是头颅CT检查,能够很好的辨别卒中的类型,对于出血性卒中尤为敏感。
语音时长 02:11

2020-03-20

62083次收听

脑卒中用哪些药好
不同类型用药是不一样的。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在发病6个小时以内,需要应用溶栓药物,比如尿激酶,或者是阿替普酶等进行溶栓,在超过6个小时以后,需要应用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汀类药物,比如辛伐汀、普伐汀、阿托伐汀等这些药物来稳定斑块,同时应用,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这些基础疾病用药,对于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的患者,在急性期如果有手术指征,也就是基底节区出血大于30毫升,丘脑出血大于15毫升,小脑出血大于10个毫升值,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没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要用脱水降颅压药物,有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等,可以应用脑保护剂,比如易达拉奉可以应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药物综合来治疗。患者已经有了意识障碍,可以应用促进清醒药物,比如醒脑静,耐入通等这些药物来治疗。所以脑卒中的用药应该根据脑卒中的类型来进行选择。不同族种类型用药是不一样的,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酌情选择,对患者来说效果最好,而副作用最小的药物。脑卒中一旦发生,家属和患者自身都要引起重视,除积极用药以外,要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自身要低盐、低脂饮食,适当的运动,同时要积极的进行康复训练,保持身心的健康,保证足够的睡眠,不要抽烟,不要喝酒,规律用药,将血压、血糖、血脂等控制在良好状态,防止脑卒中的反复发生。
语音时长 02:06

2020-03-20

53457次收听

脑卒中的缺点
脑卒中会造成肢体的功能障碍,以及心理上的问题。肢体功能障碍,比如一侧肢体不能活动,或者活动不灵活,一侧肢体的麻木,包括言语的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视物的模糊,视物成双,甚至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智能减退、意识障碍、心理上的问题,有很多卒中患者会出现卒中后的抑郁,卒中后的焦虑,甚至卒中后的精神问题。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硬化以后,脑部血管被斑块阻塞,而构成了缺血性卒中,或者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性卒中。既然知道了这些缺点,就要积极的进行相关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要采取治疗方案,缺血卒中要进行脑保护治疗,可以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稳定斑块治疗,对于出血性卒中如果有手术指征的,要积极的进行手术治疗,防止颅内压增高,保证脑疝的形成。同时应用清除自由基的药物,这些药物综合治疗对于脑卒中的保护都是有好处的。除上述的对症治疗以外,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也要控制好基础疾病,比如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同时控制好同型半胱氨酸,使这些指标都达到稳定状态。患者自身也要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来对抗疾病,自身要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要低盐、低脂的饮食,如果有条件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建议每天每个人要一小时的有氧运动,要适当的减轻体重,同时要保持乐观,保证睡眠,远离烟酒。脑卒中患者应该要规律用药,每半年进行一次体检,根据体检结果选择药物的调整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语音时长 02:08

2020-03-20

53122次收听

脑卒中的好发人群
脑卒中的好发人群一般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中老年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主要有:一,抽烟、喝酒。二,高脂,高盐的饮食。三,过度肥胖的人群,体重指数大于28的人群。四,久坐不动的患者。五,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六,有脑卒中家族史的患者。七,已经出现了颈动脉的斑块或者下肢的血栓形成的患者。这些患者都是脑卒中的好发人群。对于已经有这些基础疾病和好发人群,要重点进行筛查,建议这些人群每一年都要进行一次头颅核磁共振的平扫,当发现有一些小卒中时,必须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要控制好基础疾病规律的用药,将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基础状态,自身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要低盐低脂饮食,建议每天氯化钠,每个人的摄入量应该小于6克,每天油脂的摄入量应该小于25克,减轻体重,使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内,男性腰围控制在85厘米以内,女性腰围控制在80个厘米以内,同时适当运动,建议每天每个人一小时的有氧运动,要远离烟酒。患者自身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一些有焦虑抑郁的患者,应该及时进行心理上的干预,减轻压力,保持乐观,保证睡眠,控制好基础疾病,同时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以后,对脑卒中的发病率才会有所下降。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动脉硬化了以后,由于斑块的形成而出现了缺血卒中,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破裂出血而出现出血性卒中。
语音时长 02:13

2020-03-20

62351次收听

脑卒中偏瘫的治疗
脑卒中的治疗分为西医和中医两种治疗方法,西医治疗包括药物、物理和手术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和弥可保,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物理治疗包括激光、电疗和超声波;如果这些治疗没有明显效果,就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脑卒中后遗症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即使患病后能积极治疗,也会或轻或重的留下一些后遗症。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肢体瘫痪、肢体麻木、失语、智力障碍、口歪眼斜、吞咽困难等后遗症,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03:10
脑卒中后遗症期的治疗
脑卒中后遗症期,治疗方案是康复护理,康复治疗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脑卒中后的6个月内,也就是半年之内,积极的进行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后的肢体运动、言语的恢复,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发病两年以内,要进行适当的康复,患者自身要有信心、有毅力、有耐心,配合综合的康复治疗。卧床患者除康复以外,要定时翻身、拍背,必要时吸痰,防止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发生。同时加强营养,热量支持,使患者的水电解质,维持在平衡状态,防止恶液质引起患者生命质量下降。患者自身要保持乐观,保证睡眠,避免卒中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患者要规律用药,定期复查。
02:50
脑卒中发作时的表现
总体上从临床表现来看,凡是神志昏迷、半身不遂,一般都是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的脑卒中又叫脑溢血。凡是神智没有明显异常,有半身瘫痪突然发生的,一般都是缺血性中风,也就是脑血栓形成。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种有不同表现。这种病人很危险,如果死亡,都在24小时之内死亡,最长不超过72小时。度过了72小时以后,患者基本上能够控制。突然身体不能动但是没有昏迷,或者进食表情淡漠,但还能够进行应答,或还能跟他人进行一定的交流,这种中风称为缺血性中风。随缺血性中风时间的延长,会越来越减轻,但是患者出现半边身子不能动情况。缺血性中风预后良好,治疗后遗症少;出血性中风后遗症大,甚至引起生命的危险。
03:06
脑卒中如何预防
脑卒中的预防主要分为六个环节,包括控制血压、解决血粘稠度高的问题、解决心律失常问题、控制血糖、控制情绪、保持整体功能协调、平衡。一、控制血压。血压过高降压,过低适当升高,使血液保持正常的相对恒定的值。但是要注意高血压病人,血压不能降得过低,过低以后容易形成血栓。二、解决血黏度。血黏度越稠,血栓形成的几率就越高。因此要控制血黏度,平时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复方丹参片或三七粉、云南白药等。三、解决心律失常问题。如果有房颤、室颤或风湿性心脏病的问题,要控制心脏问题,防止附壁血栓的形成。防止血栓脱落到脑子里面形成脑栓塞。四、控制血糖、血黏度相关的其他问题,比如肥胖、高血糖都要控制,这样可以减少中风病的发生。五、控制情绪。很多疾病的发生、中风的发生无不跟情绪有关,过分的生气、过分的激动、过分的暴露就会突然中风。六、保持整体功能的协调和平衡问题,解决其他的疾病、解决慢性疾病、少用激素等等。
脑卒中恢复期应该吃什么
脑卒中恢复期重点在于控制高血压,饮食要注意清淡、低盐,所以每天食用盐要小于六克,六克相当于啤酒瓶盖一瓶盖的量,还要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的进食牛奶、鱼、豆类、瘦肉,切忌吃肥肉,烹调使用的油尽量使用植物油,尽量少吃动物的油脂以及动物的内脏等。
语音时长 00:56

2018-10-16

62501次收听

01:22
脑卒中恢复期怎么饮食
脑卒中恢复期饮食需要清淡、低盐、多吃蔬果、适量摄入牛奶、鱼、豆类、瘦肉,少吃动物油和动物内脏,使用植物油等。脑卒中的预后与恢复期饮食护理密切相关,正确的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脑卒中恢复期重点在于控制高血压,饮食要注意清淡、低盐,摄取盐愈多,脑中风的发病率、死亡率也愈高。所以每天食用盐摄取量最好低于6克,6克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的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绿叶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维生素C,有助于保护血管壁,增强血管的柔韧性、弹性,减少脆性,防止血管出血,对预防与减少脑中风、心梗等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适量的进食牛奶、鱼、豆类、瘦肉,切忌吃肥肉。烹调使用的油尽量使用植物油,尽量少吃动物的油脂以及动物的内脏等。
02:07
脑卒中偏瘫患者如何预防褥疮
预防褥疮要勤翻身、保持皮肤湿润、减少压力、两三个小时就要给受压部位减压、坐轮椅的需要二三十分钟移动一下受压部位、增加营养,增强抵抗力等。褥疮现在的名字叫压疮,是皮肤受压力、剪切力所导致。1、经常翻身,避免病人长期的受压,同时要保证身上或床上不要有过多的杂物,保持患者皮肤的湿润。2、压疮一定要减少压力,平时在帮助患者翻身或起床时一定不能生拖硬拽。注意2到3个小时对受压部位进行减压。3、对于坐轮椅的病人要注意每20到30分钟移动一次受压的部位。4、增强患者自身的营养,如果患者长期卧床,身体就会比较虚弱。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目的是增强抵抗力,避免压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