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肝炎病毒携带者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3-2461825次浏览

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主要是指患者体内有肝炎病毒,但是并没有出现肝炎病人的病症,它指的是肝功能正常,有的人有可能是不会发病的,但有的人受到干扰会打破体内的平衡,出现肝炎的症状。患者要定期的去医院做检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在加上长期不规律的饮食、睡眠、吸烟喝酒,使人们的肝部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就会出现以些肝部的疾病,其中其中肝炎就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这种病对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需要及时的治疗和调理。肝炎是有一定的传染性的。那肝炎病毒携带者是什么?

肝炎病毒携带者,指的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它指的是肝功能正常,乙肝呈阳性,这样的病人不需要特殊治疗,需要定期复查就可以了,对于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且年龄大的患者,建议进行肝脏活检。如果肝脏病理提示炎症或纤维化程度大,这些患者也可能需要抗病毒治疗。对于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时间要长些,如果是肝硬化,需要终生服药。

肝炎带菌者和肝炎患者还不同,肝炎带菌者是指在血清检查中有肝炎病毒,但患者没有出现肝炎疾病,肝功能可以属于正常状态。这些病人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包括分娩。平时一定要多注意身体,保持充足的睡眠,还要去医院做定期的检查。肝炎带菌者的意思主要是指肝炎病毒带菌者本身没有肝炎,但体内携带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很多新生儿都是肝炎的带菌者,主要通过母亲携带感染。肝炎带菌者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出现肝炎的疾病,假如受到外界干扰,很可能会出现肝炎的症状。

肝炎病毒携带者,平时要注重保肝,因为假如不注重保养很有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肝炎病毒携带者,不要暴饮暴食,不要生气,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吃有毒或有害的食物或药物。如果用药物治疗,则需要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动怒,因为动怒伤及肝。

以上就是对肝炎病毒携带者是什么做的一个介绍。肝炎对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这种病也是很难治疗的,一旦患上就会很麻烦。所以平时要积极的预防这种病的发生,平时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要适当的运动,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相关推荐

怎样诊断病毒性肝炎
我们都知道肝是我们最大的腺体,是我们的解毒器官,如果肝功能受损的话,就会造成机体的一些功能受损,那么如果患了病毒性肝炎的话,应该怎样诊断病毒性肝炎,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检查病毒性肝炎的方法都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诊断依据
(一)临床分型1.急性肝炎 ①急性黄疸型;②急性无黄疸型。2.慢性肝炎 ①轻度;②中度;③重度。3.重型肝炎  ①急性重型;②亚鲑重型;③慢性重型。4.淤胆型肝炎5.肝炎后肝硬化(二)各临床型的诊断依据1.急性肝炎(l)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
孕期怎样预防肝炎
很多人都知道孕前准备的重要性,特别是对疾病的预防,孕前及孕期要预防肝炎类型的疾病,因为大多数的肝炎都是具有传染性的,它对人们有一定的威胁,想要怀孕的家庭就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那么孕期怎样预防肝炎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有肝炎能否吃鸡蛋
鸡蛋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各种营养,对人体有很好的补充营养的作用,对于这样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食用的食物,患有肝炎的患者是不是可以吃呢?很多肝炎病人及其家人都很关心这个问题的,那么有肝炎能否吃鸡蛋呢?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时间
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倘若属于新生儿,那么一般可以按照016方案来进行处理。不过,乙肝疫苗并非一劳永逸的,需要定期进行检测,一旦抗体不足就需要加强接种。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需要注意避免存在急性疾病以及慢性疾病的影响。
肝炎的传播途径
具有传染性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不完全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血液传播,另一类是粪-口传播。引起肝炎的原因有很多,除病毒性肝炎之外以外,比如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并无传染性。因此,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其中甲肝和戊肝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属于粪-口传播途径,传播性较强,容易造成集体性爆发,一起吃饭、共用食具、洗浴等导致该类肝炎的传播。而乙肝、丙肝、丁肝均为血液传播,当血液或皮肤黏膜接触到此类肝炎病毒时就可能导致感染。其传播途径通常有母婴途径、输血感染、整容器械等。如果病毒活动期,患者需要在专科医院接受检查治疗。而在病毒的稳定期或只是单纯的病毒携带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同处一室、握手拥抱、同餐、共用洁具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在生活中对于肝炎要做到积极预防,乙型肝炎可通过注射乙肝疫苗来预防,接种疫苗之后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越高,对人体的保护能力越强。注射乙肝疫苗之前,需要检查肝功和乙肝五项。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7

54432次收听

02:33
肝炎有什么危害
肝炎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对身体的影响。急性肝炎有所不同,在急性期不能上班,需要休养;恢复期可以正常工作,身体状态基本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肝炎严重的患者会发展成肝硬化,到了肝硬化阶段会丧失劳动力,不能上班工作。如果肝硬化到了失代偿期,还会发生腹水、腿肿、出血、昏迷等症状,这种情况会危及生命。肝癌对人体的危害相较肝硬化更大。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肝炎患者病情较轻,经正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肝炎患者要规律作息和饮食,拒绝熬夜、劳累,这样可以促进肝病治疗效果。
什么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全称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我国是肝病大国,目前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为5%-6%。乙型肝炎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造成的一类传染性肝病。乙型肝炎病毒是嗜肝性病毒,感染人体后,在肝脏内复制存活。我国乙型肝炎病毒传播主要途径是母婴传播,慢性HBV感染母亲在怀孕及分娩过程中,通过胎盘、围产期等将HBV传染给新生儿。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多数慢性化。成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相反,多数急性化,少数慢性化。如何识别乙型肝炎,即化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即乙肝五项,如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即提示患者为乙型肝炎,需进一步化验肝功能、HBV-DNA、腹部彩超等明确病情。
语音时长 01:22

2020-02-10

60936次收听

药物性肝炎的危害有哪些
药物性肝炎,又称为药物性肝损伤,简称药肝,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炎症性损害。肝功能受损,一般出现转氨酶与胆红素升高。药物性肝炎患者临床上表现多样,常常有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不适症状。严重时患者因部分胆管消失出现阻塞性黄疸症状,包括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黄及皮肤瘙痒等症状。患者有时会出现发热、腹胀、畏寒、皮疹的症状,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胆红素、胆固醇及γ-谷氨酰转肽酶均中到重度升高。也有极少数患者会迅速出现肝脏衰竭,黄疸超过171umol/L,凝血机制下降,有可能会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因此这类药物性肝炎必须得重视,以免发生不良临床事件。
语音时长 01:20

2020-02-10

63461次收听

黄疸型肝炎的症状
黄疸性肝炎是多种致病因素造成肝脏的炎症损伤,同时伴有胆红素的升高,统称为黄疸型的肝炎,可以见于急性黄疸性肝炎以及慢性黄疸性肝炎,导致黄疸性肝炎的原因比较多,首先见于病毒感染,常见的有甲肝、戊肝等,乙肝、丙肝病毒感染,同样可以出现黄疸型的肝炎,另外长期大量的饮酒,可以造成酒精性黄疸性肝炎。另外,脂肪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都可能会伴有黄疸的出现,主要表现一些皮肤黏膜的黄染、尿黄。还可由乏力、厌油腻、恶心等,严重者可出现极度乏力,食欲减退、呕吐明显等,有的甚至迅速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语音时长 01:22

2020-02-10

56423次收听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我国主要是母婴传播,母婴传播包括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在宫内传播引起的只占10%左右,怀孕期间在子宫内在胎儿期间被传染的只是10%左右,主要的是在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作为一个病毒载量高的e抗原阳性慢乙肝母亲,孩子出生后被感染性的可能性达到90%—95%,E抗原阴性的乙肝母亲生下的孩子感染几率要下降很多。其次是输血传播,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也可通过性传播,对于乙肝患者是可以通过性传染的,性传播也是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另外还有医源性传播及密切生活接触传播等途径。
语音时长 01:27

2020-02-10

58541次收听

02:48
乙型肝炎的危害
乙型肝炎是发病率较高的肝炎类型,本身危害不大,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控制病情,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肝硬化并发症,严重可危及生命。乙型肝炎症状轻微,早期容易被忽视,当体内乙肝病毒持续复制会引起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硬化后容易合并一些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肝腹水、肝硬化门脉高压、门脉高压出现后容易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出血量较大的患者会失血性休克,需要立即抢救;肝硬化晚期患者还会有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衰竭等,此时就是危及生命的状态了。
02:50
自身免疫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怎么区分
肝病毒性肝炎和免疫性肝炎很相似,免疫性肝炎没有传染性,病毒性肝炎是有传染性的。主要是靠病原学的检查,如果是病毒性肝炎,我们肯定要查,常见的甲乙丙丁戊,如果这些阳性那除外别的原因,我们才能说这个是病毒性肝炎。
04:30
肝炎是怎么相互传染的
丙肝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丁肝跟乙肝是相伴的。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主要是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乙肝我国最常见的是母婴传播;丙肝目前主要传播途径是吸毒;丙肝和戊肝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吃了病人粪便污染的食物等;丁肝主要是跟乙肝相伴的,没有乙肝就不会有丁肝,我国丁肝患病较少。
02:12
药物性肝炎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药物性肝炎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药物本身的原因,一些药物本身就对肝脏有损害;另一方面是个体差异的原因,某些人对某一种药过敏,如青霉素,而其他人,不一定会有过敏反应,这就是与个体差异有关系。目前医疗还未达到能检测出哪些人过敏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