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6-1966159次浏览
麻风病诱发因素主要包括:精神因素、药物因素、气候因素、外伤等。两种或两种以上诱因相互作用,可导致麻风病反复发作。
1、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与麻风病发病息息相关,长期处于不良精神状态,过度压抑、抑郁、烦躁易导致新陈代谢过慢,机体免疫力受损,当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时,可诱发包括麻风病在内各种疾病发作。
2、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免疫制剂、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副作用问题较大,皮肤对于致病菌防御能力较差,感染麻风分歧杆菌可诱发该病发作。
3、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也是诱发麻风病发作主要诱因,但是并不多见。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皮肤修复能力较差,免疫功能较弱,可诱发该病发作。
4、外伤
局部皮肤受到外伤,患处皮损面较大,麻烦分歧杆菌通过皮损,大量繁殖,缺乏抑制菌。麻风病相关症状表现尤为突出。
相关推荐
麻风病怎么治疗
当出现麻风病时,首先可以对症用药治疗,比如用砜类抑菌剂和利福霉素类抗生素联合治疗;出现麻风反应时可以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还可以选择免疫疗法、手术治疗等。
麻风通过空气飞沫传染吗
麻风是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染的,麻风病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其中多菌型患者皮肤黏膜含有大量麻风杆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患者的鼻、口分泌液、汗液、泪液、乳汁、精液及阴道分泌物均含麻风菌,通常认为主要传染方式是藉上述分泌液或患者皮肤病变的微小伤口,排出的菌感染他人,一般是通过长期的直接接触,但间接接触通过衣服、用具,可能也起一定作用。麻风菌无论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都有可能侵入人体而致成感染。鼻分泌物中的麻风菌在离体后仍能存活相当长的时间,带菌的尘埃或飞沫可以进入健康人的呼吸道而致感染,机体的抵抗力是在传染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过程和表现,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机体的免疫状态。
麻风疫苗注意事项
在带孩子接种疫苗之前,家长们一定要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没有存在任何疾病,否则不光可能会导致病情的加重,或者是诱发其他疾病的发作,还有可能会对疫苗本身的效果起到抑制作用,此外还要保证孩子本身的身体性质,不存在过敏状态。另外,不管是接种前还是接种后,家长们都要注意孩子局部皮肤的卫生,同时要避免孩子使用抗生素。
布鲁里溃疡:一种新型麻风病的流行
近两年来,澳大利亚布鲁里溃疡的病例明显增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澳大利亚的数据[1],2004年以前澳大利亚每年报告的病例不过40例,2016年增加到186例,而2016年11月以后的1年里报告了2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