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湿热新论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04-2059162次浏览

湿证多见,而且湿热证尤为多见。《温病条辨》说:“寒湿固有,湿热尤多也”。平常也有寒湿,而以湿热为多,寒湿的很少,起码在北方地区很少,广州地区我也经常去,那广州地区湿气更大,湿证更多,寒湿的少。而且叶天士也强调,不管他体质如何,化热得多。叶天士明确的提出:“阳旺之躯,胃湿恒多;阴盛之体,脾湿也不少,然其化热则一”。总是要花热的。

我以为,湿热证多是因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是不是吃的油腻多了?“肥甘油腻,足生大疔”。肥甘油腻吃了多了之后,湿热证多了。后来我看《孔伯华医案》他的文章就有一个题目,湿热何其多?说明湿热证不是近几年的事情,不是改革开放后的事情,就北京城老北京,50年代湿热证多。

我觉得在临床上经常见到这三种情况。经常是湿热,也不一样。

一种湿热,舌苔不黄,舌白厚腻,舌边舌尖红,所以这个病是在表在肺。一定要清热,选择轻淸的药物,像双花、连翘、板蓝根、白茅根、薄荷这类药。温病大家赵少琴说:“在卫汗之可也”。就给你讲,什么叫在卫汗之可也,为什么要在卫汗之可也?那临床经验很丰富。我还听过济南市一位中医大夫,当时我不怎么样,理论水平也不行,临床经验也没有,跟他抄方,病人排队,总是看到他的方子总是双花,桑菊饮,银翘散一类的东西,也不知道为什么?怎么这么多人都用一些很轻的药?湿热证来讲,热证多,特别是在卫汗之可也,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怎么样把腠理打开?解表解多少?而不适用于那些大剂量的苦寒药、辛凉药,尤其是舌苔黄厚腻的要注意,不要用黄芩、黄连、黄柏三黄。所以在选择芦根、白茅根对小孩很好,不是很苦。中医都是全科医生,大内科、妇科、儿科都是通的,所以在临床用药的时候小儿本来就不爱喝中药,你再用一些苦药他能喝下去吗?所谓苦就是这么一些药黄连、木通、龙胆草,这是中药三苦,但是这三苦加在一起还敢不上另外一苦也就是中药最苦的药‘苦参’。这些药不是不能用,而是尽量少用,如果必须用要和患者说清楚。比如说心火很旺,爱着急,睡觉不好,用黄连阿胶汤治疗水火不济心肾不交的失眠,用黄连给患者说明这个药很苦。

我认为湿证最容易诊断错误。

现代的中医,学中医,临床行医,行医完了再进修学,很多人愿意直接学某病的治疗手段,实际上中医是诊断和治疗两个概念,咱们现在中医在诊断上面下的功夫越来越少,记得我统计了一下,真正发表诊断的文章很少。为什么有时治疗效果不佳?不是你的药物的问题方子的问题,而是诊断错误。它是湿热证你说是肾虚,你的治疗不南辕北辙吗?

湿证表现冒似虚证。有四个方面像虚证。

一,症状上像虚证。

湿证的症状最常见的是口干乏力。《内径》说:“因于湿,首如裹”,这是内径的一句话。体内湿气大,头就像有个东西裹住了一样。各位地域不一样,可能接触的患者群不一样,反正大家注意一下,湿证的表现非常繁杂。《金贵要略》说:“腹满,口舌干燥,此为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不管什么方下来,身体里面有水气可以口舌干燥,咱们复习一下经典,脾胃水气大可以口舌干燥,所以张仲景那样写的。五苓散,猪苓汤都用来治疗口干口渴。“见肝休治肝,见血休治血,识得各种绪,方是医中杰”。让它跟据症状学,根据症状识别临床的证,这个证是什么?

有个女患者,30多岁,患尿崩症,一天小便几十次,用五苓散治疗。

五苓散是什么?五苓散治疗尿崩症,不知大家看了《刘渡舟的医案》没有,他就用五苓散治疗尿崩症,效果很好,你要是舌脉都不看就用五苓散治疗那是不可以的,要怎么治疗尿崩症,讲究一口气,这个通因通用法,像这个湿证怎么给你用药?五苓散是什么?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大家看,基本这个方,四个利尿药,用桂枝温阳化气利水,气化湿亦化,但是舌脉我在这里就不说了。《金贵要略》还说:“水在脾,少气身重”。张景岳这句话说得好:“身重多属于湿”。这句话非常关键。现在大城市里有很多门诊,专科门诊,大专科医院,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开这门诊,中医是亚健康,比较流行的名词。慢性疲劳综合症,一说虚,一说没劲,白领阶层、工作狂、当老板的、当领导的都累,很多人都疲劳乏力,你看他的治疗方法和辩证分型,没有辨证是属于湿的,全是气血阴阳的亏虚,补气的、补血的、补肾阴、补肾阳。各位到商场超市里面看保健品有几个是利湿的?保健品什么黄芪、人参、西洋参、冬虫夏草也是以补为主但是实际上乏力有许多是属于湿的。湿证呀,咱们从症状上加以分析。假如各位在临床上碰到舌苔满腻的,你去验证一下,是不是口干乏力比较明显?

第二,湿证可见于多种脉象。

中医号脉嘛,湿证永远见于滑脉,从理论上分析湿证最常见的脉象是滑脉。

我跟孔令旭老师在临床上,有的人脉特别沉细,他用大剂量的利湿药,化湿利湿药,我第一次看到一下子就愣了,不解。孔老师临床好,不伤人体。我问他了,脉这么沉细,孔老为什么还要用那么多的利湿药?孔老说一句话:“细脉主湿”。我回来我就翻书,我首先翻《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里面的细脉,各位回去翻一翻,全国通编教材怎么写的?写的主虚主湿。我就结合这个病例,写了一个小短文,发表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内部刊物上,叫‘细脉并非皆主虚’。我就把自己如何理解都写在上面了,我不敢说我自己有多么大的能耐,我可能讲我是比较全面的中医,我还不知道,细脉能主湿,而且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不知道。接着孔老师的话题,《频湖脉学》,李时珍讲得非常清楚,李时珍的《频湖脉学》说:“细脉莹莹血气衰,诸虚劳损七情来,若非湿气浸腰肾,既是伤精汗溲来”。说得多好!李时珍就是这么说的,见到细脉不是湿就是虚。所以细脉不全是虚,很多情况下都是湿。所以我反复强调大家不要直接盯在方药上,作为一个高明的医生,你不要盯着方药,方药是灵活的,你用柴胡剂,张仲景的《伤寒论》同样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诊断是第一位的,所以我讲中医的诊断而不是西医的诊断。他诊断是湿气证,你不要给他推断为肾阴虚,甚至气虚,你效果能好吗?也可能是一时有点效,因为吃了一些补药,用现代的话说;“增加了生命的原动力”,可能一时感觉轻快一些了,你看一看,舌苔越来越腻,湿气越来越重,你给他补出问题来了,一会我还要讲,举例子来讲,我们补出问题来了,中医讲:“人参杀人无过”。什么叫杀人无过?允许它当中药,这个是从古到今都相符。那么好,孔老师说这句话‘细脉主湿’,不仅见细脉,而且见于多种脉象。

湿证也见于浮脉。

《金匮要略》说:“病者脉浮,其人欲自利,利反快,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半夏泻心汤主之”。“脉沉者有留饮”。当你没注意这些小问题时,你去念《金匮要略》你去念《伤寒论》你体会不到这么深,可能一带而过,看不准,似是而非。当你有了临床,特别的留意之后,再去反过来去看,体会不一样。所以什么叫经典,中医的经典和一般的中医书不一样,常读常新,你经常的念,不断有新的理解,这就是经典书。多个人有多个的理解,一个人不同的时间里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经典书。

湿证还可以见到虚脉。

这也是《金匮要略》的话:“其脉虚者必自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我今天不给你们大家强调湿证能见与经典,那你看金匮你绝对看不出为什么脉虚和饮、痰湿有什么关系,没有人注意到。当然了,我也收集现代的人发表的文章,没有人注意这个问题。

湿为有形阴邪,容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影响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所以湿邪为病,必然会出现性质属阴的脉象,濡脉、细脉、缓脉等,这就是属于湿邪阻滞阳气的推动功能,使气血运行缓慢,导致脉力迟缓。什么意思?大家看,《温热病篇》为:“湿热之证,脉无定起”。这句话太经典了。湿热证,脉没有一定的脉象,或红或缓或浮或细,各随证见。从古到今你去翻阅文献,你去结合临床,你会发现,湿证的脉各种各样,所以临床容易迷惑人。我专门写《孔令旭舌诊经验》,《孔令旭脉诊经验》,发表在中医杂志上。中医杂志他们的编辑就说:“中医专门出诊断方面的书很少很少,都是什么用方的经验用药的经验,写诊断的经验那很少”。这就是,写出一篇文章要善于引用经典,要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明白,有的人攻击中医,中医说什么就是什么,比如说经典,这个说这个的理,那个说那个的理。我说:“中医本来就这样”。

最后我总结一下,湿证可以出现类似虚证的脉,细、缓、浮、濡等等,行了足矣。不要去抠什么脉,你只要记住湿证可以见到任何脉这句话就可以了,那这个时候是属于湿还是虚那要结合其他的临床表现,结合舌像结合症状。舌像的诊断比症状问诊更加重要。为什么?你问诊,他发晕,你问诊他口干他头晕,他不是虚证,所以这时候更重要的不是问诊,是舌诊。脉象上就给大家说这么多。

再一个总结一下阳证似阴。本来是他是阳证类似阴证,这叫阳证似阴。为什么?湿邪阻遏气机,导致阳气不达,阳气到不了的地方,就出现类似阴证,虚寒的证。结合《金匮》一句话:“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如掌大”。背部寒冷,无论是背部寒冷,还是四肢逆冷,还是小肚子冷,你根据冷他就是虚寒吗?可以想一想,这里有很简单的道理,主要肾阳被郁,阳气不达四末,可以导致四肢逆冷。所以说,大家复习《伤寒》,四逆散:柴胡、甘草、枳实、芍药四味药,治疗四肢逆冷,到底治疗什么?阳气到不了肚子不达腹部,可以导致腹部发冷;到不了阴部,男子可以阳痿,女子可以导致不孕症。

我还曾经见过高血压叫食补性高血压。

食补性高血压,本来没有家族史,血压也不高,亲近、朋友、长辈收到了礼物---补药,不吃觉得扔了浪费了,他也不虚呀!本来没吃补药前舌苔挺好,吃了之后呢,舌苔黄红满腻,这样的高血压,就是吃了补药所起的副作用。治疗先停药,然后给予大计量的利湿化湿药。

我还见过心因性发热。

非典期间,北京凡接触过非典的病人,接触过接触过非典的人的人,都要隔离。那倒好,一开始接触非典,我就备了一些药,特别是双花、连翘、薄荷、麻黄,退烧,各位退烧用没用麻黄,北京已经没有麻黄了,看到没有,储备了这些药,能治疗外感发烧。其中有一个常年的老病号,他那整个楼都被圈上了,不让出不让进,这样发现了一个传染病医院的护士回家了,接触过非典患者,她住这个楼了,所以这个楼就给封了。我这个老患者,就给我打电话,说你给我弄点中药,说我可能是传染上了非典,后来体温就反复37.5度,后来一小时这个中药还没给他送呢,他给我打来电话说:“搞错了,是前面那个楼不是这栋楼”。她的这栋楼就解除了,把那栋楼给封了起来。他体温就下来了,他没吃什么药,体温就降下来了,这大概是紧张导致,害怕,就怀疑自己得上了非典,这种现象平时还是看不到,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病例。非典期间北京的中药都买不到了,最后我的中药用完,我记得我用单味的薄荷煎药吃,单味薄荷大剂量,就加热5分钟这个大家和湿热关系不大,特别挺感兴趣的,什么意思就是结合,刚才说了从文献到研究,从临床有病例,从实践,实践证明湿阻证伴随着免疫力的降低。

我认为,湿证的诊断要点在哪里?在舌脉。《内经》里有一句话:“能和舌脉,可以万全”。伤寒经方学派,他是对一组症候群很熟的,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就是柴胡证,连脉象都可以不摸,连舌苔都可以不看,就给你开方。还有一派,你怎么不舒服我不管,我重视的是舌脉,你乏力,你乏力我可以给你补、可以泻、可以利湿、可以化瘀、可以活血。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干咳,如果咱们从书本来讲,干咳应当是阴虚,什么百合固金汤、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那不行。你干咳,大家见没见过干咳舌苔满腻的?在临床见没见到?可能没人见过,很多呀。干咳在这里用什么药?你用滋阴,还是利湿?还是两个一起来?我请各位思考这里,我反正在开中药一般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所以说,诊断湿证的要点,不在症状,而在舌脉,特别是舌相,因为脉象可以见到各种脉象,出现各种各样的脉象,我自己更多的想着诊断,应当讲有些方子给大家讲一下,像藿朴夏苓汤、三仁汤之类,而且你可以自己组方,根据不同的证候用不同的药来组方。

我们中医有一个叫方剂的变通。不同的教练可以用不同的队员,你让这个教练去,他可以用这个队员,换个教练,他可以换另一个队员,这个教练就相当于我们的中医大夫,张老大夫可能用藿朴夏苓汤;李老大夫可能用三仁汤;再换一个可能用柴胡汤,小柴胡汤。不同的教练用不同的队员,这个队员相当于我们的中药,他擅长用黄连,他擅长用栀子。所以说,大家看看,一个小小的足球比赛比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是很难改的,何况方剂的组成?而且根据不同的敌人对手制定不同的打法,你打不准,打八个点和打十个点不一样,这个对手就是我们中医的证,根据不同的证制定不同的方子。

这个湿证呀,分为外感和内伤。治外感兵贵神速,外感病热性病一定要快,特别是小孩子发烧,你三天五天退下来他还会找你中医吗?一般就一付药半付药顶多就是两付药。

我在讲湿证形成的三大原因是什么?来到诊室时,你一看病人的舌头,舌苔黄腻甚至发黑,苔黑是什么?我给大家说黑苔是什么?热证、寒积。你查《中医诊断学》,主寒积、热证,两个极端。我再给补充一点,主短期内大量滥用化学药品,这个和《中医诊断学》一点关系都没有。短时间内大量的用抗生素,大量的用激素,大量的用化学药品,舌苔可以发黑,各位如果门诊患者量多的你可能会见到。

大家看呀,湿证形成的原因,经常喝酒的人,舌苔黄腻甚至发黑,化学药品,见到了吧,这个和中医辨证没关系,病人长期的大量用西药;生冷饮食的,油腻的;乱补大进补药的,短期内大进补药的;环境因素。我个人认为遗传因素最难办,舌苔满厚而腻,退不下来,你一看他的兄弟姐妹全这样,叫雷打不动,什么食疗药疗你什么方法用上都不行,各位以后在临床注意了是不是这个道理。

相关推荐

身体不怕冷是不是好事
身体不怕冷,不一定是好事。有一些白血病的患者早期的表现都是不怕冷,冬天也不盖被,手心脚心发热,所以身体不怕冷,一定到医院正式就医,查一查具体的病因,不要以为身体不怕冷是身体强壮,这就大错特错,容易耽误病情。如果患者出现舌红,少苔,手心脚心热这样的症状应该及时的就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也许几副药就能改善这些症状,使这些症状逐步的消失。
语音时长 01:18

2021-12-30

97817次收听

全身筋络疼痛是哪种病
全身筋络疼痛就是指的是周身的疼痛,中医认为这是叫风湿痹症。风湿痹症是气血经脉在身体虚弱的情况下,感受风寒湿邪以后导致经脉不通所致。痹症分寒痹、热痹、着痹、湿痹,还分为瘀血痹。常见于一些在寒冷环境里工作的人容易得周身的疼痛,寒冷一是比如说东北,经常有一些人容易得关节炎,或者经常在空调的环境里工作日久也容易产生周身的疼痛。治疗痹症一定要嘱咐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因为适当的出汗有利于这些寒邪湿邪的排除,可以提高疗效。
语音时长 01:15

2021-12-30

75295次收听

上身热脚凉是什么情况
上身热、脚凉,在传统中医中是阳气不足,有肾虚、脾虚、气血亏虚,以及肝气郁结的情况,血液循环不好,有淤血、水肿的表现,建议可以到中医内科就诊,合理辨证,根据结果合理的服用中药来治疗。平时可以加强营养,多吃蔬菜,多锻炼身体,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从而有利于缓解脚冰凉。如果是因为肾虚引起的脚凉,可以补肾助阳的方法来进行调理。如果是因为脾虚,气血亏虚,可以运用补脾、补益气血的方法进行调理。如果是因为肝气郁结引起的,可以通过疏肝理气来进行调理。这种情况下,身上热、脚冰凉,热度不会太大,会出现长期的低热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以及饮食调补来进行改善。日常可以通过吃韭菜,能够不断的生发体内的阳气,因为韭菜具有温中、散寒、生阳的功效,对提升阳气效果非常好。第二,还可以适当的做户外运动,多晒太阳也可以促进体内阳气的生发,达到补充阳气的目的。第三,每天保证良好的睡眠,会在早上起来的时候感觉精力充沛,能在一天的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情,而且良好的睡眠还有助于身体内毒素的排出。第四,经常用热水泡脚,可以去除身体内的寒湿、毒气。第五,不要吃凉性、辛辣的食物。
语音时长 02:41

2021-11-05

78068次收听

01:44
手脚冰凉会影响生育吗
手脚冰凉一般不会影响生育,肾阳虚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影响生育。手脚冰凉往往是一种肾阳虚的表现,应该及时的治疗。治疗肾阳虚的方法包括服用温补肾阳的金匮肾气丸,或做艾灸,艾灸足三里、肾俞、命门等穴位治疗肾阳虚效果还是不错的。同时患者要加强体育锻炼,不要整天坐在家里,可以练练太极拳,慢跑、散步等等,坚持每天一到两个小时的运动,这些症状是会缓解的。
01:16
湿气重脾胃功能弱怎么办
祛湿就要调理脾胃。首先调整饮食习惯,不要过食辛辣、寒凉、油腻的食物,加强运动,也可以选择拔火罐、艾灸等方式。在湿热环境中感受风寒邪气引起的脾胃不适,可以口服藿香正气口服液;脾胃虚弱导致湿气盛,用香砂胃苓丸、参苓白术散等一些药物协助治疗。湿气留滞经脉就会出现头重如裹、颈项僵硬、肢体困重、屈伸不利;湿邪上犯上焦会出现胸闷、咳嗽;湿阻中焦就会有腹胀、食少、口中甜、口中粘腻不爽、舌苔厚腻;湿滞下焦会出现便溏、小便不利、带下;湿溢肌肤就会出现水肿。
跳绳能减肥能瘦腿吗
跳绳是一项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好处的运动,它也是可以减肥、瘦腿的。如果每分钟跳绳144下,那么跳绳10分钟所消耗的热量就相当于慢跑半小时所消耗的热量,可见跳绳可以更好的消耗体内的脂肪,达到瘦身的效果。不过如果过于肥胖,跳绳有可能对踝关节造成损伤,是不适宜通过跳绳减肥的。
02:25
寒性体质如何调理
寒性体质的出现之后,那么人体会觉得对温热有一种很很强的喜好,不敢着凉,不敢吹风,哪哪都疼,这种寒性体质出现之后除了到医院进行中药的药物调理以及针灸、按摩、拔罐等等外治法的调理之外,大家自己还是应该有一定的调理方法。最常见的有几种,第一个就是避免在过寒的屋子里待时间很长,第二个就是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足够了之后,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那么可以把身体的寒气随着血液的活跃,血液的流动,把寒气带出,因此大家不要过于贪凉,一定要注意好调整自己的工作时常、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等。尤其是到了秋季白天很热,晚上很凉,建议大家夜晚不要开窗睡觉。
黄瓜汁敷脸有什么好处
用黄瓜汁敷脸可以起到保湿补水的作用。使用这种方法美容见效很快,一次就可以让皮肤水润。黄瓜汁还能收缩毛孔,让皮肤变得更加光滑。坚持用它敷脸,也可以避免黑色素沉积、淡化色斑,还能起到晒后修复的作用。
中药穿破石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穿破石的功效有止咳祛痰、祛风除湿、治疗结核病、治疗瘀伤、缓解疼痛等功效作用。
02:22
湿气的穴位保健
湿气的穴位保健是用取脾经胃经的穴位为主来祛除湿气。脾胃是生湿的源头,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形成大便稀溏、不成形等问题。用的最多的穴位叫阴陵泉穴。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其主要功能是排渗脾湿。有运中焦、化湿滞的功效,适当按摩,可以利小便,让体内的湿邪从小便而出,从而有利于脾的气机运行恢复。丰丰隆穴是化痰的要穴,湿邪重浊,粘稠的是痰,所以丰隆穴配阴陵泉穴是祛湿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01:54
额头长痘是什么原因
额头长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是由于火盛,一般是辛辣燥热食物或者情绪障碍引起排便不畅,火气上攻所引起,患者应避免辛辣燥热的食物,调整心态。第二个方面是休息不好,患者休息不好、熬夜,会出现功能下降、内分泌比较旺盛,此时皮肤处预支状态,排泄不畅,因此容易起痘。此时患者应保持水分的正常排泄,心情舒畅。第三个方面是皮肤干的患者皮肤排泄不畅或油性皮肤分泌旺盛,这种患者本身也会容易导致青春痘,患者平时要保持饮食清淡,多喝水、多运动,保持汗腺排泄通畅,才能防止额头长痘。
灵芝孢子粉的功效与作用
灵芝孢子粉非常受人们患有,因为它能很好的促进人体健康,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它能够保护肝脏,调理血脂。还能够预防癌症。它还能够补心气,增强心肌收缩能力。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以及脑细胞的发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苦荞麦的功效与作用
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会用苦荞麦泡茶饮用,苦荞麦茶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它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降血糖血脂、保护肝脏、帮助减肥,并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而且由于苦荞麦茶的口感十分清香,很适合作为日常保健饮品饮用。
寒性体质怎么调理
对于寒性体质人群的调理,中医原则为寒者热之。第一、冬天注重关键部位的保暖,比如腰腹部、头、脚、颈部等;第二、夏天要避免室内空调温度过低,避免对人体吹;第三、生冷食物应少吃;第四、少吃寒凉药,比如含牛黄类的药物。
语音时长 03:00

2018-04-26

54646次收听

寒性体质喝什么茶好
基本上所有的茶类都是属于这种偏寒,偏温的极少。常说的茶有白茶、绿茶、红茶、黑茶、黄茶、花茶这一些茶叶的基质都属于绿茶,绿茶都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寒性的体质并不见得适合喝这种以绿茶为基质的茶。如果一定要喝茶的话,像这种黑茶和红茶,熟普洱,是可以喝的。在这些茶里边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像这种枸杞或者是桂圆、大枣,都可以改善这种体质寒的情况,这是可以喝的。另外除了日常所说的茶以外,其它的一些温热类的茶,我们是可以喝的,比如说姜枣茶、桂圆大枣茶,比如说这种荞麦茶,比如说这种杜仲茶,比如说在寒湿困阻的时候,或者是风寒感冒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喝金桔茶或者是紫苏茶,都可以这种宣发解表。
语音时长 01:49

2018-04-11

5598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