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有关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详述

发布时间:2018-06-0762377次浏览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由于下腔静脉阻塞导致血液回流障碍而出现一系列临床征候群。临床发病率较低,可造成双下肢深静脉回流障碍及血栓形成,病程较长者可出现足靴区的难治性溃疡,阻塞累及肝静脉则出现布-加综合征,累及肾静脉可形成肾变性综合征。

引起下腔静脉阻塞的原因为:

①血栓形成:多由股静脉或髂静脉内血栓蔓延而来。

②腹腔或腹膜后的组织炎症和肿瘤、手术外伤等可使下腔静脉周围产生粘连、扭曲、移位,造成阻塞。

③下腔静脉本身的炎症和肿瘤如下腔静脉平滑肌瘤,以及下腔静脉先天畸形等。

④近年来随着下腔静脉滤器临床应用的不断增多,与滤器植入有关的下腔静脉阻塞病例的报告也不断增多。

临床表现

由于下腔静脉阻塞的原因和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亦不一样。

1. 上部(肝部)阻塞:即肝静脉回流障碍综合征(Budd-Chiaris Syndrome)。有肝脾肿大、顽固性腹水、腹壁静脉曲张等表现,病人全身发力,食欲不振等。

2. 中部(肾静脉流入处)阻塞:随病情缓急而表现不同。通常为肾病综合征,如全身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若为急性血栓形成,则有腰痛、肾脏肿大、血尿等。

3. 下部(肾静脉流入处以下)阻塞;表现为两下肢浮肿和表浅静脉(皮下、下腹壁、侧腹壁)扩张,静脉血流方向自下向充盈,两下肢尤其是足靴区可有色素沉着或溃疡形成。

 诊断与鉴别诊断

如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及体征,特别是合并有腹部肿瘤或发生在产褥期、腹部手术后,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及长期卧床病人应考虑本征。对诊断困难的病例可行下肢静脉压测定,大隐静脉或下腔静脉造影,有助于诊断及明确阻塞的部位。

本征需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变、肝癌及慢性肾炎、大隐静脉曲张等鉴别。

 治疗

1.去病因治疗。

2.溶栓治疗:由急性血栓形成所致,无禁忌症者可考虑尿激酶、r-tPA等溶栓治疗。

3.抗凝治疗,常用低分子肝素及华法令等。

4.慢性期患者,应尽可能保护下肢,休息时注意多抬高下肢,行走及站立时穿弹力袜等。

5.手术治疗,慢性者可行静脉分流术以减轻门静脉高压。

6.腔内介入治疗: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

7.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应严格选择适应证,避免滤器的滥用,另外介入操作术中应动作轻柔,避免粗暴而损伤静脉壁。近年来,新出现的临时滤器和可回收滤器,在短期内可预防致死性肺栓塞,待肺栓塞的潜在因素消除后可以取出体外,为滤器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预后

依据病因、并发症及治疗效果,预后不同。若为恶性肿瘤所致则预后较差。

相关推荐

03:01
女性小腿冷是什么原因
人体的血液循环是由心脏泵出,最后回流回心脏,离心脏越远,一般回流越差,特别是肢体的末端,如果末梢循环差,冬季会感觉到手脚发冷,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锻炼去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小腿冬天发冷的情况。另外,有的小腿发冷是一些局部因素造成的血液循环不良,比如大隐静脉曲张、下肢静脉的血栓,下肢局部的血液回流会受到障碍,造成女性小腿发冷。有的病人是有一些基础疾病表现在小腿上,特别是长期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小动脉、小静脉都是闭塞的,血液循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进而表现为湿、冷。
下肢静脉血栓是什么
下肢静脉血栓可以说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疾病之一,也是一种血管疾病,患者常出现患肢肿胀、压痛、浅静脉曲张深静脉阻塞这些症状。
下肢静脉血栓手术方式的选择
很多的重大疾病都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有好的效果,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来说,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病情程度来制定最好的治疗方案,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下肢静脉血栓手术方式的选择。
哪些方法能缓解下肢静脉血栓
哪些方法能缓解下肢静脉血栓呢?患上了下肢静脉血栓大家不可盲目的去选择治疗的方式,毕竟因为发病的原因不同,再加上患者们个体的差异不同,因此每一位患者的身体情况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治疗,那么哪些方法能缓解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是否可以跳绳
很多人总会有下肢疼痛肿胀的毛病,以为没什么大事,可能因为凉着的原因缓缓就好了,这是错误的想法,可能有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所以要特别注意。那么得了下肢静脉血栓是否可以跳绳?
治疗下肢静脉血栓最佳方法
每个患有下肢静脉血栓的病人深知这个病的痛苦,可以说一旦得了这个病严重的影响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大家都想寻找一种治愈这个病的最佳方法,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下肢静脉血栓最佳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希望通过我们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提高认识。
下肢静脉血栓有哪些症状
下肢静脉血栓就是静脉内的血块形成,大部分情况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之后,是没有症状的。是否有症状,要看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如果是发生在下肢的浅静脉,出现浅静脉血栓,在早期的时候可能有局部的酸胀不适。如果时间比较长的,四五天之后可能会形成浅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造成局部的疼痛,局部红肿、疼痛,条索状硬块。当静脉血栓出现在深部,是深静脉血栓的时候,因为血液回流受影响,会造成下肢的肿胀,下肢会有浮肿酸胀不适。外观上看有病变的部位这一侧肢体明显地肿胀,用手按压的时候一按一个坑出现凹陷性水肿,特别是踝部出现水肿。如果走路的时候,特别是步行、爬楼梯的时候,会感到一侧肢体发皱、发胀、疼、有牵拉感,这时候一定要注意,特别在大腿内侧出现牵拉感的时候,要注意可能会出现了下肢静脉血栓,要及时地去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做下肢的静脉彩超。一旦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要根据情况做相应的处理。不可置之不理,因为血栓脱落之后会形成肺栓塞,具有生命危险。
语音时长 01:52

2020-03-05

63400次收听

如何治疗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以及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等,具体需要专业医生根据病情对症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分为周边性的静脉血栓,即在膝关节以远处的静脉血栓和中心部位的静脉血栓,膝关节以上的在大腿根部,包括盆腔静脉的静脉血栓。如果静脉血栓发生在下肢的浅静脉,叫浅静脉血栓,一般没有大的生命危险,可以给予局部的抗凝治疗。大部分患者会自行缓解。如果血栓发生在膝关节以远的部位,比如肌间静脉血栓,可以给予抗凝治疗,如果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考虑溶栓治疗。对于中央型的静脉血栓,比如骨静脉、髂静脉出现血栓,需要重视正规的抗凝溶栓治疗,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肝素,口服华法林药物。如果症状不缓解考虑住院治疗,给予输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如果患者不能够进行抗凝,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放置下腔静脉滤器,下腔静脉滤器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需要放,只是少数患者抗凝不能进行,或者是抗凝无效,担心血栓脱落形成肺栓塞时,可以考虑放置腔镜滤器。因为腔镜滤器本身可以造成血栓形成,同时静脉滤器放着之后还需要取出来。总之放置腔镜滤器有严格指征,不是所有的静脉血栓患者都需要放置腔镜滤器。
语音时长 02:05

2020-03-05

55350次收听

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方法通过介入放入导管,局部给予溶栓药物治疗,或局部取栓治疗。静脉血栓是在静脉内出现血块,可遍布全身任何部位,主要发生在下肢,也可发生在内脏、上肢以及头颅部位。要根据患者具体部位,采取相应介入治疗措施。所谓介入治疗方法是采取不开刀方法,通过介入穿刺放导管,通过导管做取栓、溶栓治疗。一般情况下在病变某个部位,通过穿刺放导管然后将导管放在血栓中央或者血栓旁边,给予输注溶栓药物,目的通过局部针对性溶栓治疗减少药物剂量效果更好。特别对颅脑部位血栓、内脏部位血栓,手术十分困难时可采取介入治疗方法。对下肢神经血栓也可考虑通过介入放入导管,局部给予溶栓药物治疗,或局部取栓治疗。若下肢静脉血栓比较严重,不能进入溶栓治疗或者抗凝治疗,可考虑在腔镜门内放置腔静脉滤器,防止下肢大血块脱落后向肺动脉漂流,阻拦大血块,防止肺动脉栓塞。
语音时长 02:11

2020-03-05

63621次收听

03:24
下肢静脉血栓是怎么形成的
下肢静脉血栓可能是长时间站立、久坐、盘坐,或者局部静脉压迫,或者局部外伤,或者冷水刺激,或者肿瘤患者局部照射过久造成。下肢静脉血栓是指静脉中的血液不正常地凝结成血块,其主要原因是静脉内膜的损伤,静脉内血流速度缓慢,或者静脉内血液成分发生改变。一般长时间站立、久坐、盘坐,容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还有一种情况是局部静脉压迫,导致血栓成形,比如外伤后的包扎等。另外,如果有局部的外伤或者是冷水刺激,使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局部的血栓形成。特殊人群如肿瘤患者,局部照射过久也容易加大静脉血栓成形的几率。
02:46
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
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有局部酸胀不适,局部红肿、疼痛,条粗壮硬块,下肢浮肿,凹陷性水肿,一侧肢体发皱、发胀、疼痛、有牵拉感。下肢静脉血栓成型之后,是否出现症状,要根据具体部位进行观察。浅静脉血栓,在早期的时候可能有局部的酸胀不适。如果时间比较长的,四五天之后可能会形成浅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造成局部的红肿、疼痛,条粗壮硬块。如果是深静脉血栓,血液回流受影响,会造成下肢有浮肿、酸胀不适。用手按压,一按一个坑,出现凹陷性水肿,特别是踝部出现水肿。步行、爬楼梯的时候,会感到一侧肢体发皱、发胀、疼痛、有牵拉感。特别在大腿内侧出现牵拉感的时候,要及时地去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做下肢的静脉彩超。
03:10
下肢静脉血栓常见并发症
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分为浅静脉血栓并发症和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浅静脉血栓引起局部红肿、疼痛,条粗状斑块,严重时向深部发展,形成肌间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是血栓脱落,向周边扩散,形成下肢肿胀、疼痛,甚至形成肺动脉栓塞,危及生命。还有一种情况是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具体表现为,静脉血块堆积,造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造成下肢静脉肿胀,形成湿疹、溃疡,形成老烂腿。老烂腿会导致细菌扩散、皮下组织感染、败血症的出现。所以,下肢静脉血栓的并发症,是肺动脉栓塞以及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还有下肢溃疡形成之后,会造成的败血症。
怎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其实就是血管壁上逐渐产生的一些瘢痕组织,然后逐渐形成血栓,导致闭塞的改变。因此在平常我们要做的就是经常的走动,不要长时间的坐着,避免形成一些静脉血栓。比如从中国飞到美国的航班,像在这种情况下,时不时的隔两三个小时起来走动一下,这是非常好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方法。平常日我们在睡觉的时候也可以脚底下垫个小枕头,这样也可以促进静脉的回流,减少血栓的形成。对于平常的饮食来讲,不要吃一些高脂类的食物,容易形成脂肪的堆积,在就是控制血压,稳定血糖,减少血管内膜的损伤。对于术后的患者或者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我们需要第一点可以辅助一些器械,这个器械就叫做双下肢动脉气压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因为它会被动地收缩小腿内的肌肉,从而产生血流的流动。平常我们自身来讲,可以鼓励患者做一些踝泵练习。踝泵练习其实很简单,就是让脚尖伸和屈,因为这样带动是小腿下部的肌肉,可以有效的促进静脉的回流,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
语音时长 01:46

2018-11-29

58765次收听

怎么发现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首先它有一些比较明显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患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局部可以感到疼痛,行走的时候这种疼痛会加剧,轻者局部紧感沉重,站立的时候也是非常加重的。从表现上来讲,患肢肿胀的发展程度必须依据每天用卷尺精确的测量,并且与健侧的下肢对照粗细才可靠。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如果怀疑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可以准备一个卷尺测量小腿最粗的纬度,每天进行测量,是否出现一些进行性增大的情况。第二点就是压痛,因为静脉血栓的部位常有压痛,因此下肢的时候应该检查小腿的肌肉管,还有内收肌管以及腹沟下方的骨静脉。然后再就是一个体征,将足向背侧急剧弯曲时,可以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的疼痛。因为小腿深静脉血栓的时候,一般是阳性的结果。再一个就是深静脉阻塞可以引起浅静脉的压力升高,有的时候可以见到浅静脉的曲张。如果怀疑,现在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做下肢静脉血管彩超检查,这个是目前一些血管无损伤性的检查方法。有的也可以做一些上行性的静脉造影,或者是X线片等等。
语音时长 01:58

2018-11-29

57790次收听

01:40
什么是下肢静脉血栓
当血液中纤溶系统和凝血系统的平衡被打破,血液会在血管中异常的凝结,形成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可以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如发生在下肢被称为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浅静脉被称为静脉炎,发生在深静脉系统,则被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