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内分泌失调的症状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1-2460993次浏览

内分泌失调是困扰现代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尤其是对女性朋友来说,一旦内分泌失调,不仅容貌和健康会受到影响,连心情都会变得很差,给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麻烦。那么内分泌失调的症状是什么?了解它的症状,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

一、脾气暴躁
  一个人如果说内分泌失调,那么脾气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暴躁,经常会感觉情绪低落,遇到一点点不顺心的事情就想要发脾气,总是抱着悲观的情绪,觉得事事都不顺心。
  二、皮肤变差
  内分泌失调还会导致皮肤状况变得越来越差,如果说哪一天你发现脸上开始长色斑,面色也变得十分暗沉,就算用再好的护肤品也没有用的话,那么可能不单单是皮肤的问题,而是内分泌失调,此时应该要注意调整内分泌,否则皮肤的状况难以改善。
  三、睡眠质量差
  内分泌失调的人睡眠质量往往也是比较差的,比如说经常都会失眠,就算是睡着了也会做很多的梦,醒来之后全身都没有什么力气,动不动就会觉着疲劳,有的时候身体还会感觉到疼痛的症状,这都是内分泌失调导致。

四、掉头发
  内分泌失调还有可能会导致脱发,特别是女性在产后或者是更年期,体内的雌激素很容易出现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脱发。另外,如果说患有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者亢进等疾病,也会引起脱发现象。
  五、溢乳
  女性内分泌失调之后,即便是在非哺乳期,也可能会出现溢乳现象。这种情况大多数都是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另外长时间服用避孕药,也可能会导致溢乳。

六、月经不调
  女性内分泌失调之后,月经也会发生紊乱,经期经常大幅度提前或者拖后,月经量过多或者过少,有一些原本没有痛经的女性,内分泌失调之后可能会出现痛经现象。

相关推荐

全身筋络疼痛是哪种病
全身筋络疼痛就是指的是周身的疼痛,中医认为这是叫风湿痹症。风湿痹症是气血经脉在身体虚弱的情况下,感受风寒湿邪以后导致经脉不通所致。痹症分寒痹、热痹、着痹、湿痹,还分为瘀血痹。常见于一些在寒冷环境里工作的人容易得周身的疼痛,寒冷一是比如说东北,经常有一些人容易得关节炎,或者经常在空调的环境里工作日久也容易产生周身的疼痛。治疗痹症一定要嘱咐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因为适当的出汗有利于这些寒邪湿邪的排除,可以提高疗效。
语音时长 01:15

2021-12-30

75295次收听

体质可不可以改变
体质不可以改变。首先体质是先天禀赋,基因、先天基础构成,这些既是先天东西,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基因不能改变,当精子和卵子结合一瞬间形成受精卵,这个人基因就固定了,这个人碱基对配对就固定,一辈子基因运转过程也是比较固定的,基因已经固定下来,既然是已经固定的东西,就不能够改变。所以体质就是基因,先天基础不能改变,能改变的只能改变生活习惯,改变由这些体质带来的一些问题,有体质带来的问题可以去预防,可以去阻止,但是阻止不了基因在发生变化,阻止不了基因的编码,所以体质是不能改变的。
语音时长 01:32

2021-12-30

85892次收听

不爱出汗是哪种体质
正常情况下,如果人体气血旺盛,营卫之气比较协调、比较充盈,皮肤比较致密,则属于不爱出汗的体质。还有一种情况也不爱出汗,这种情况是阴血不足,主要就是血虚,血虚是汗液的物质基础,汗液来源不足,则不容易出汗。爱出汗一般就是身体比较好,体质比较健壮,人体气血比较充盈。中医学认为出汗就是体表的卫气起到一个固表的作用,使我们皮肤更加致密。另外,在皮肤的表层还有一种气叫营气,营气如果外泄,就表现出汗比较多。
语音时长 02:16

2021-09-29

55167次收听

成年人一天需要睡几个小时
成年人每天需要睡几个小时,需要根据睡眠规律和身体状况来看。一般18至64岁的人,每天睡6-8小时足矣;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5-6小时即可。不过具体的时间,需要根据第二天身体状况来进行调整。
03:11
手脚凉是什么原因
手脚凉可能由冬季长时间在寒冷的屋外工作,或贫血、慢性内分泌疾病、末梢循环不好以及雷诺综合征,气血循环不畅等原因导致。手脚凉在西医上见于生理的和病理的两种情况。生理的情况指冬季长时间的在寒冷的屋外工作引起手脚凉,一般换个环境手脚凉就消失了;另外是病理上手脚凉,可见于贫血、慢性内分泌疾病、末梢循环不好以及雷诺综合征等,增加运动能缓解。从中医上讲,手脚凉大部分是气虚、血瘀引起气血循环不畅所致。有些益气活血、改善循环的汤药或中药固定的方子对治疗手脚凉有效。平时要注意增加活动,多吃温热性的东西来改善手脚发凉。
02:18
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六淫邪气包括风、寒、暑、湿、燥、火,湿气也是一种邪气,属于其中的一种。湿气重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具体可能会出现头沉头蒙、没有精神、容易疲劳、起床困难,身上和手上会起一些水泡或者臂部手部出现湿疹,也会出现食欲不振吃不下饭的情况,大便黏腻,口气较重等等这些,都可以归为湿气重。当身体里的湿气影响到健康时,就需要祛除湿气了。薏米是一种常见的可以祛湿的食物,也是一种中药,湿气重的时候可以多吃一些薏米。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现代的大多数人都缺乏锻炼,要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适当的运动有利于祛除体内的湿气。
02:35
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服用对应的食材。比如增强听力的食物有莲子、山药、蜂蜜等等;改善视力的食物有山药、枸杞、猪肝、羊肝、野鸭肉、鲍鱼等等;健齿的食材有比如说像花椒、莴笋;改善白发,起到有乌发作用的,比如说有黑芝麻、核桃等等;想改善头发的柔润度、干燥,能起到润发作用的有鲍鱼;头发稀少,生发的食物有白芝麻、核桃仁、韭菜籽;促进胡须生长的有鳖肉;想让肌肤更红润、光泽的,可以选择枸杞、樱桃、荔枝、芝麻、山药、松子、牛奶等等;增强身体素质可以选小麦、粳米、酸枣、葡萄、藕、山药、芝麻、牛肉;增强智力健脑,也可以选刚才这些,再加上龙眼、黑木耳、乌贼乌贼鱼等。
湿气重如何调理
湿气重怎么调理?首先湿气重的人大多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那么建议平时多运动。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的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比如跑步、游泳、瑜伽、太极等等,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另外可以做拔罐的疗法。拔罐是传统的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驱寒去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祛除瘀滞,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比较方便,可以在家中自我的养护身体,祛除湿气。
语音时长 01:40

2019-09-04

60235次收听

中医夏季养生
?黄帝内经》很明确的指出了“春夏养阳”,它的意思是在春季和夏季时,人们应该注重对体内阳气的保养。所谓的阳气,就是“火力”,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这个季节人体的阳气外发、伏阴在内,夏季养生基本的原则是在盛夏要防暑邪,在长夏要防湿邪,同时要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的贪凉饮冷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即使在很炎热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贪凉饮冷导致中气内虚从而使暑热和风寒之邪乘虚而入。暑热外蒸,如果出大汗,毛孔处于开放的状态,机体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夏天的饮食应该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少吃油腻以及辛辣上火的食物。清淡饮食能够清热防暑、补液,还能增进食欲,这就是“春夏养阳”的主要含义。
语音时长 01:40

2019-08-21

58058次收听

01:46
夏季中医养生
?黄帝内经》里明确指出“春夏养阳”,意思是在春季和夏季时,人们应该注重对体内阳气的保养。所谓阳气即通常人们所说的“火力”,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这个季节人体的阳气外发、伏阴在内,夏季养生基本的原则是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要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的贪凉饮冷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贪凉饮冷导致中气内虚从而使暑热和风寒之邪乘虚而入。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及辛辣上火之物。
01:39
湿气重怎么调理
湿气重这时应该在健脾除湿的基础上,再加上行气的药物和芳香化湿的药物,就能够把湿气更好地排出体外。湿气在中医上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是由于生活环境中有很多的潮湿,比如涉水、淋雨,居住的环境比较潮湿等,外湿重的要注意环境的干爽能够有效地防止外湿对人体的侵袭。内湿更多见于脏腑功能减退当中,尤其是脾胃,如果脾化湿的能力减退以后,导致内湿的泛滥,湿气会越攒越多,而脾胃也越来越虚,湿气重时还会出现身肢困倦无力,甚至会影响饮食,以及大便的溏滞不爽,肛门灼热。
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大自然界有很多神奇的存在,有许多植物和动物的部分都能被用于药物,来治疗人类的各种疾病。就像如羚羊的角,就是一味中药。羚羊角作为中药有很好的作用。羚羊角的功效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于肝脏的调节。羚羊角也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热毒症。羚羊角对于治疗咳嗽也有很好的作用。
女生内分泌失调长痘怎么办
长痘一般指长痤疮,女生内分泌失调长痤疮时,可以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调整、控制压力、避免刺激因素、咨询专业医生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青蒿的功效与作用
如果家里是农村青蒿肯定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一种中药材。但它也是很美味的蔬菜,在一些农家院青蒿会做成一道美食供人们使用,那么大家知道青蒿的功效和作用吗?今天就为大家解答一下吧。
气郁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气郁体质(Qidepressionconstitution)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处于这种体质状态者,多见于中青年,以女性多见,性格多孤僻内向,易多愁善感,气量较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