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足有哪些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0-09-1662209次浏览

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有什么呢?糖尿病足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如果患上了这种病一定要及时治疗,大部分的患者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并不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1、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治疗

很好的控制血糖可减少和减轻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但对已经发生的病变没有逆转作用,故应早期防治,并使用改善神经功能和改善微循环的药物,主要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肌醇、神经营养剂和神经生长因子;前列腺素、抗血小板药物如西洛他唑、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

2、下肢血管的手术治疗

包括各种类型的血管转流术和腔内血管成形术。经临床证实有条件实施手术的病人进行手术干预仍为治疗周围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

3、溃疡伤口的治疗

糖尿病足的伤口治疗不同于其他外伤的治疗,手术清创既要做到清除坏死组织,也要兼顾保留亚健康组织,同时配合负压吸引、红外照射、高压氧以及内科治疗,以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为后期修复打好基础。对于已干黑或出现坏疽的足趾或肢体,则应尽早截除,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

4、中西医结合治疗

部分经过临床证实的中医药治疗可有效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降低截肢率和致残率,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有什么呢?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已有所了解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糖尿病足是怎么引起是什么
导致糖尿病足的原因是什么,说到糖尿病足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对患者的危害非常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糖尿病足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糖尿病足手术方式的选择
当得知患上了糖尿病足时估计很多人都比较害怕,因为这种病是非常难治的,而且这个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控制,严重的时候会造成患者失去脚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足手术方式的选择。
糖尿病足早期诊断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足早期诊断方法有哪些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对患者身体危害极大,所以患者要积极的诊断,治疗,以免病情的加重,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足早期诊断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足应该怎样鉴别
糖尿病足应该怎样鉴别呢?糖尿病足这种病可能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所以能准确鉴别糖尿病足这个病的人可能并不是很多,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好的了解糖尿病足这种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足应该怎样鉴别。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有什么优势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有损伤小,恢复比较快的优势。实际上糖尿病足治疗并不是想象的理想。所谓的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就是对于局部狭窄的血管进行球囊扩张成形,或者放入支架。糖尿病足患者之所以发生糖尿病足,是由于全身性的血糖升高,造成血管特别是动脉内膜损伤,弥漫性的动脉内膜增厚、血管狭窄,特别足部周边动脉的狭窄,通过介入治疗,效果并不是理想。原因是因为糖尿病足患者动脉狭窄,不是局限性的,如果局部狭窄,可以通过球囊扩张成形,放置支架使血流通过狭窄的部位。实际上大部分糖尿病足患者的动脉是均匀性的狭窄,放入支架或者进行球囊扩张,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理想治疗方法还是严格的控制血糖,通过口服或皮下注射药物,使血糖控制得正常范围,这是治疗根本。
语音时长 01:58

2020-03-05

54425次收听

02:52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优势有哪些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理论优势有损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理想。实际临床治疗并非如此。因为介入治疗是对于局部狭窄的血管进行球囊扩张成形,或者放入支架,而糖尿病足患者,是由于全身性的血糖升高,造成血管特别是动脉内膜损伤,弥漫性的动脉内膜增厚、血管狭窄,特别足部周边动脉的狭窄,这样通过介入治疗,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理想的治疗方法还是严格地控制血糖,通过口服或皮下注射药物,使血糖控制得正常范围,这是治疗的根本。
糖尿病足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足可表现出肢体刺痛、麻木,感觉迟钝,还可形成足部畸形成鸡爪样,严重的可下肢溃烂,腿部起立困难等症状。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外的脚上血管、神经发生病变,导致脚部供血不足、异常,并出现溃烂、感染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肌肉及骨骼出现异常,严重可使局部组织坏死。糖尿病足最典型的症状是足部易起水泡、溃疡溃烂、发黑等。如果出现溃疡的现象,需及时清创换药。如出现严重溃烂,则需手术治疗,足部发黑,应加大对糖尿病治疗。糖尿病足症状为皮肤干而无汗,肢体会刺痛、麻木,感觉会迟钝。可能由于营养不良导致肌肉的萎缩,屈肌和伸肌失去了正常牵引平衡,使得骨头下陷造成了指尖关节的弯曲,形成弓形足还有鸡爪指这些足部的畸形。缺血可引起身体温度下降或色素沉着等,还可能出现间歇性的癫痫,腿部起立的困难。当病人患肢皮肤有破损,易感染形成溃疡,坏疽或者是坏死的症状,会有下肢溃烂,皮肤温度,感觉不正常。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药物配合胰岛素治疗,控制饮食,要控制总的摄入量。加强体育运动,定期需监测血糖,预防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54

2020-02-12

62543次收听

糖尿病足溃疡久不愈合的原因
糖尿病足溃疡久不愈合的原因主要包括代谢及循环差、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足部局部高糖、鞋袜不透气以及脚部真菌感染等。1、糖尿病患者诊断糖尿病足的条件,即足部组织营养障碍(溃疡或坏疽),以及伴有下肢神经或(和)血管病变,因此一旦足部受到损伤,由于代谢及循环差,很容易形成溃疡,不容易愈合。2、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足部局部高糖,也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感染,更加不容易愈合。3、鞋袜不透气,脚汗较重,也容易使得脚部细菌滋生,反复感染,经久不愈。4、脚部真菌感染,即脚气、灰指甲等,因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可反复感染,或复发,局部皮肤破损后,也更加容易感染细菌,造成溃疡不容易愈合。了解以上常见原因,可以针对性预防,及时发现溃疡,到正规医院糖尿病足专科就诊,正规治疗,预防反复发作,减少截趾机会。
语音时长 01:30

2020-01-14

52213次收听

02:27
糖尿病引起的脚麻怎么办
糖尿病引起脚麻可通过骨科检查,排除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引起的脚麻,是常见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脚麻的症状并不一定预示着是并发症,糖尿病的神经并发症最常见的,就是以下肢对称的麻木症状为主,同时还有感觉的异常。临床遇到糖尿病合并下肢的麻木,要进行鉴别诊断,要排除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要进行骨科的检查,如腰椎的CT或者核磁,排除是由于骨科的腰椎疾病引起的下肢的麻木。如果同时存在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肾病,就按照糖尿病的神经病变来进行治疗。
糖尿病足的症状
糖尿病足按照病变性质的分类,分为神经性溃疡,缺血性溃疡和混合性溃疡。第一,神经性溃疡,神经病变在病因上起主要作用,血液循环良好,这种足部通常是温暖的,但有麻木感,皮肤干燥痛觉不明显,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神经性溃疡主要发生于足底和神经性关节。第二,缺血性溃疡,单纯缺血所致的足溃疡,无神经病变,较少见,这一类型的足部溃疡表现为足部没有明显的麻木和感觉异常,仅仅是因为缺血所导致的溃疡,足背的动脉搏动较弱,循环差,患者的疼痛感比较明显。第三,神经缺血性溃疡,这是国内糖尿病足最为常见的类型,既有神经的缺失,也有血管的缺血,这种类型常伴有明显的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患者足部是冰凉的,有静息痛,足部边缘有溃疡或坏疽。
语音时长 01:45

2019-12-10

63969次收听

糖尿病足的表现
糖尿病足早期没有局部的溃烂,但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如袜套样感减退,温觉减退等;另外逐步出现循环障碍缺血,肢体出现冰凉。糖尿病足分为六级,零级没有皮肤溃烂,一级以上都是有皮肤的溃烂,深度可以达皮肤,皮下深部的组织以及骨髓还有全足的一个坏疽,或者是合并有感染,或者是湿性或者干性坏疽。糖尿病足的表现多种多样,有轻有重,要根据不同临床表现来判断的程度,进一步全面的控制和治疗,达到一个保持下肢足的结局。
语音时长 01:27

2019-12-09

62877次收听

糖尿病脚肿怎么办
病情的控制好就不会造成脚肿,饮食方面不注意,病情控制的不好,就会造成脚肿的情况,发生脚肿的病情以后是要积极的采取保守的方法治疗的,比如睡觉的时候抬高脚部,或者对脚部进行按摩都可以改善脚部的肿胀。除此之外,病人最好不要泡脚,否则会造成泡皮,让患者的局部组织慢慢的坏死。
01:15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得当,出现了下足的神经病变合并下肢的血管病变,造成了下肢皮肤的感染和溃疡,会累及到肌腱和骨骼,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血糖控制不好的时候还会影响病人的全身状况。
02:50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凡是与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以及合并感染有关的各种因素就是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首先,从生活细节中来保护我们的脚,例如泡脚温度不要过烫、穿宽头软底鞋、走平路等;另外,还可以通过积极控制血糖从根本上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风险。
02:21
糖尿病足的分类
糖尿病足溃疡的原因主要是在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合并感染,根据病因,可将糖尿病足溃疡分为神经性溃疡、血管性溃疡两类。神经性溃疡的主要特点是患者不知痛痒,容易被忽视,而血管性溃疡明显的特点就是疼痛严重,易被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