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房颤的主要发生机制

发布时间:2020-09-1657630次浏览

房颤的主要发生机制是什么?这是房颤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近些年,房颤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大多数的老年人都曾有过房颤的经历,所以,很多患者就会比较疑惑这种疾病的发生机制,那么下面,我来告诉大家吧。

高血压和瓣膜性心脏病是造成心房颤动的两个最常见危险因子。其他和心脏相关、也会增加得到心房颤动的危险因子还有:心脏衰竭、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症和先天性心脏病。在发展中国家,瓣膜性心脏病多半是因为风湿热所造成。

和肺脏相关而会增加得到心房颤动的危险因子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肥胖症和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他危险因子尚有:过量饮酒、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然而,一半以上心房颤动的病人并没有上述所说的危险因子。当摸到紊乱的脉搏时可以推测可能患有此疾病,但确切诊断要靠心电图,心电图上会看到不规则的心室节律及找不到代表心房节律的P波。

房颤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心包炎等等,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有关;此外还可以合并有其它类型心律失常。

房颤患病率的增长还会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增长密切相关,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相关推荐

感觉心脏颤抖什么原因
正常人的心跳是规则而匀速的,每次心跳间隔的时间也是一样的。如果有的人经常有心脏颤抖的感觉,要观察这种颤抖的感觉,是一过性的还是持续性的。一过性的可能见于生理的情况,没有什么太多的临床意义。而反复发作的或持续性的心脏颤抖,可能大多是有器质性心脏病问题,例如某种心律失常。在心律失常里边,最常引起心脏颤抖感觉的是心房纤颤。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它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的下降和功能的减退,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的人大约发病率是40%。心跳的频率往往比较快,而且不规则,房颤时心率可以达到300~600次/分,比正常人的心跳要快得多。而且这种心律绝对不整齐,脉搏和心律也不一致。房颤患病和冠心病、风心病、甲亢、高血压、心衰等等因素密切相关,那么在临床上不难区别。一旦发生房颤,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和治疗。
语音时长 02:26

2021-11-05

72155次收听

房颤吃点什么中成药
治疗房颤有哪些中成药?在生活中,有病了一般都是服用西药,但是有很多人热衷于中药,但是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熬中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治疗房颤有哪些中成药?
房颤的常见食疗方式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即心房不协调的乱颤。房颤的危害不能忽视,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许多心脏病都可以引起房颤,比如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以及心衰等,房颤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头晕、气短等,那么,房颤的常见食疗方式是什么?
房颤的死亡率有多大
房颤的死亡率有多大?这一问题是广大患者和家属所共同关心的,心房颤动是心房无规则的乱颤,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生率也在逐渐提高。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看看,房颤的死亡率有多大:
房颤病患者能活多久
房颤病患者能活多久?房颤患者不管有没有症状,房颤的潜在危险并发症一直存在,不要被表面给欺骗了,其实房颤引起的脑梗等疾病的致死率是非常高的。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看看,房颤病患者能活多久:
引发的房颤的因素
引发的房颤的因素都有哪些呢,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去了解一下,就能从根本上做好对疾病的预防,对于房颤可能有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其实房颤是一个对健康危害极大的疾病,想要预防就首先从根源入手,预防房颤就要了解引发房颤病因是什么。
03:17
房颤的原因
房颤产生的原因较多,常见的病因有冠心病、甲亢、肺部感染、肺部疾病、电解质紊乱、中毒、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还有一种房颤,是找不到原因的,叫做孤立性房颤。房颤就是心房纤颤,是指有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心房规则收缩活动丧失。心脏本身的冠心病、先心病、心脏瓣膜病等都会引起房颤的发生。临床上房颤若发生时间超过48小时,一年内的情况,治疗房颤时除控制病人心室率外,还要预防血栓发生。房颤发生会伴发血栓,发展为中风的情况较多。总之房颤病人病因很多,要因人因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心脏房颤危害有哪些
心脏房颤危害有多大,这个问题在大多数患者没有一个概念。但对心内科医生来说,房颤的危害非常大。房颤,为无声的杀手。因为患者发生房颤后短时间24小时内,长时间数年大概十几年都会出现心房的变化,变化后可导致心房血栓的形成,而心房血栓一旦形成,很可能随着血流遍布全身,可能只是四肢的疼痛。如果心脏是急性的心梗,随着颈动脉到头颅内是一个急性的脑梗,所以房颤最直接的危害,是血栓性的疾病。房颤除血栓性疾病外还可能有其他危害是大家所不能了解的,而房颤还可导致心衰,心房的节律直接影响到心室的节律。如果快速性的房颤可引起心室率增快,导致心力衰竭。最后房颤的患者,往往有体力下降的表现这也是其危害之一。
语音时长 01:17

2020-03-19

52480次收听

房颤的症状是什么
房颤的主要症状就是心慌。因为房颤就是心脏跳动不规律,而且比较快,所以大多数病人感觉就是心慌,有时候会觉得心跳有间歇。除了心慌以外,根据房颤的心率的快慢以及心功能的状态,可能合并一些其他的症状。比如说心跳特别快的情况下,可能病人脑供血不足,可能会出现头晕,或者在心跳比较快的情况下,心功能也会有所下降。尤其是老年人心率储备比较差的人群,一旦出现比较快速的房颤,可能就有一些心功能下降的表现,可能会有胸闷气短、乏力、浑身无力,甚至喘息、不能平卧、水肿等等。房颤心室率越快,可能合并的不适不舒服的症状就会越明显,房颤心率越慢,可能症状就越不明显,所以每个房颤病人的表现也不完全一样。
语音时长 01:25

2020-01-09

61712次收听

室颤和房颤区别
房颤的病人往往因为心房率太快,在百分之三百到六百次每分钟,可能有无效的射血增加。但是房颤的病人并没有太多的生命危险,如果不是快速房颤,可能会除颤以后让心率慢一点,或者变成窦性的心律,那可能就会好一点。房颤就是心房出现不规律的颤动,而室颤就是心室楼下这两个房间里出现了不规律的运动。心脏、心房和心室都是要泵血的,而百分之七十的血是在心室泵出去的,如果一旦出现心室的室颤,心肌的无力就没有泵血了,往往都是临终前的表现。心脏不能泵血了,人就马上出现阿斯发作,意识丧失,很快病人就可能会死。在室颤时分秒必争,发现室颤的病人,就要及时的除颤,让恢复到窦率。而房颤的病人只占了百分之三十的泵血。所以房颤和室颤的关键的问题就是:室颤如果病人一旦出现室颤,不及时的抢救,病人马上就要死亡;而室颤的病人,也可能大部分都是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大面积的心肌梗死而导致。一般很多都是在临终前的病人出现了室颤,慢慢的室颤。如果说是一个因为电解质紊乱或者因为其原因,急性心肌梗死,在通以后,可能如果及时的除颤,病人还是可以转危为安。
语音时长 01:40

2020-01-02

64564次收听

02:11
房颤能喝酒吗
房颤属于特殊的一种心律失常,其表现主要是正常的心脏收缩机动顺序发生改变,取而代之的是非常迅速的心房的博动,心跳频率迅速加快,达到100次/分以上。在心动过速之余,心跳的频率还非常不规则,这是房颤最大的特点。房颤分为新发的房颤、阵发的房颤以及持续永久性的房颤。新发和阵发的房颤,有一部分是可逆的,比如突发的情绪激动、突发的感染、疾病的应急状态。另外就是大量饮酒、吸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因此,新发、阵发房颤的患者要尽量避免喝酒。慢性的房颤患者,病程较长,病情相对稳定,偶尔少量饮酒,对其整个疾病的发展、控制,没有太大的影响。
什么是房颤
当心房出现超过350次以上的跳动,表现为心电图上的心房波不规整、频率大于350次,心室率绝对不齐,这种心电图表现称之为房颤。人体心脏有两个工作肌,心房和心室。房颤的危害包括心率不规整,心跳如麻,心率非常快,由于心房300到600次的心跳,无法形成有效的收缩,而导致出现蠕动状态,而蠕动状态会使血的有效成分沉积,形成血栓,进而导致栓塞并发症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03

2018-09-29

62487次收听

01:31
房颤是怎么引起的
房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的类型,引起房颤的原因很多,绝大多数房颤都是由某些因素造成,例如高血压、瓣膜病、肥厚心肌病、甲亢、肺心病。还有一类房颤找不到病因。还有一类房颤是孤立性房颤,以目前的手段查不到具体的病因,但随着软件和技术的进步,可以发现孤立性房颤的患者可能存在心房的心肌纤维化,由于在心房里正常的心肌和纤维化的心肌交叉存在,在传导过程中互相的交叉错综走形、来回折返会引起房颤。
01:31
房颤的分类
房颤的分类方法很多。房颤目前在国际上的分类有阵发性房颤,一般持续时间少于七天;还有持续房颤,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还有长程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一年。不同的分类对治疗有帮助,例如持续七天的阵发性房颤,一般七天以内可以自行转复,或者可以通过药物的方法、导管消毒方法进行治疗,成功率较高;对于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多半都有一定的心房肌纤维化、心房扩大,则采用药物和器械治疗的效果就比较差,此时需要进行特殊的设备和特殊的认识准备,对治疗才有帮助。
02:17
房颤室颤区别
室颤最严重,室颤是致命性的心律失常,而房颤是致残性的心律失常。房颤是指心房大概有300到600次以上的心脏跳动,但是房颤本身只占心脏功能的20%到40%左右,而心室的功能是占70%到80左右,人体离开心房可以存活,但是离开心室会必死无疑。所以室颤发生时,如果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患者是必死无疑,除非患者的室颤可以自行终止。室颤患者要高度重视,一定要查明原因,有没有可逆因素可以纠正。如果有可逆性纠正,则需要尽早纠正;如果是不可逆因素引起的室颤,比如有先天性的长Q-T综合征、心梗,而心梗引起的室颤又不是可纠正的,则患者需要植入除颤起搏器,及时、有效的终止室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