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米含嘌呤高吗

发布时间:2021-05-1113593次浏览

小米当中的嘌呤含量较少,每100克当中大概含有6.1毫克,明显低于高嘌呤食物当中的嘌呤含量。患有高尿酸血症的人以及痛风患者可以适量的食用小米,并不会加重病情,而且也能为身体补充营养。

小米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食物,其营养价值比较高,但是很多患有痛风的人不敢吃小米。他们担心小米的嘌呤含量太高,会加重原本的病情。那么小米含嘌呤高吗?

一、小米含嘌呤高吗

小米的嘌呤含量不高,每100克小米当中的嘌呤含量大概是6.1毫克。含嘌呤比较高的食物指的是每100克食物当中嘌呤的含量达到50~150毫克。小米的嘌呤含量显然明显低于这个范围,所以它并不属于高嘌呤食物,只能算是低嘌呤食物。如果有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等疾病,适量的吃些小米并不会加重病情,还能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有助于增强免疫,促进身体健康。

二、常吃小米的好处有哪些

1.润肠通便
小米富含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有效的润滑肠道,还能够加快肠道的蠕动速度,是润滑通便的好帮手。如果用小米煮粥,其中的水分含量充足,对于降低尿酸有一定的帮助。
2.补血补气
小米富含大量的铁元素,适当的吃一些可以补血补气,防止发生缺铁性贫血
3.提高免疫力
小米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经常食用能够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还能滋阴健脾以及益肾健胃,对于脾胃的健康大有好处。

相关推荐

01:08
备孕期间可以穿塑身衣吗
备孕期间通常不可以穿塑身衣,容易影响身体健康。穿塑身衣后若是出现身体不适,患者需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备孕期间穿塑身衣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影响气血运行,月经、排卵可能受影响,不利于备孕。穿塑身衣也会造成内脏受挤压,可能引发胃肠不适、食欲下降,食欲减退后可能营养不良,影响受精卵质量。塑身衣透气性不好,还容易聚积外阴分泌物,进而滋生细菌,也不利于妊娠。备孕期间,夫妻双方应保证作息规律,多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维持身体健康,可增加受孕概率。备孕期间应穿着舒适,可适当进行跑步、游泳等运动,有利于提高身体免疫能力。备孕期间应避免吸烟、饮酒、熬夜等行为,可能会降低受精卵质量,容易影响受精卵着床。
02:52
碱性磷酸酶偏低怎么回事
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有:一、生理因素,怀孕期间也有可能出现骨骼发育,这类情况下,骨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非常活跃,有时检查结果会偏低,但不用太担心。二、骨病,骨骼疾病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碱性磷酸酶偏低,骨折愈合期、佝偻病、骨质疏松等。三、肝、胆囊炎,肝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碱性磷酸酶,一旦肝脏有问题,也会导致碱性磷酸酶偏低。四、药品引起,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抗生素会导致碱性磷酸酶降低。五、缺乏营养,如长期节食减肥后,身体会失去微量元素。六、甲功异常、慢性肾炎、甲状腺功能不全等疾病,都会导致碱性磷酸酶偏低,这种情况需专业的治疗,一旦孕妇会出现碱性磷酸酶偏低的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03:57
增高长高的方法
增高长高除了遗传因素不可改变外,还有以下方法使身高增高:一、弹跳,多做弹跳的运动,比如篮球、跳高、跑步等运动。通过弹跳刺激骨骼,使骨骼内的成骨细胞分裂、生长,可以促进长高。二、营养的因素,在孩子较小的时候,就要注意营养,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以及含钙较多的食物。虽然效果比较慢,但是却是促进身高长高的最好方法。三、手术的方法。通过手术使股骨或胫骨切断之后,通过支架使身体长高。这种方法比较快捷,但它的危害也比较大,并不推荐。
03:01
头发不长怎么回事
头发生长需要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血液的供应,头发不长的原因:一、年轻人饮食不规律,为了保持身材过度的节食,或肉类的摄取严重不足,导致维生素蛋白质缺乏,不能供给头发生长所需。二、患有头癣、头皮毛囊炎或头皮外伤的患者,毛囊受到损伤、破坏导致毛囊功能退化。三、部分中老年的朋友,超过60岁以后,从生理上进入了肾气不足、精血亏虚,则头发湿痒易脱不易长的阶段。四、患有某些疾病,如说血液病、肿瘤等进行化疗或者放疗的患者,药物的副作用,普遍会出现脱发、头发不长的现象。
口服抗生素和输液有什么区别
口服抗生素和输液最大的区别就是给药方式不同,口服抗生素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方式进入人体,在胃肠道被分解,然后吸收入血,通过血流输送至病灶,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而输液方式是将抗生素加入到溶酶当中,通过静脉滴注等方式,直接输入血管。与口服相比,输液方式药物起效也更快,适合病情较重的患者。目前抗生素的种类有很多,抗菌谱也相差较大,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不可擅自用药,否则容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给治疗增加了难度。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1

68967次收听

老人怎样补钙
老年人由于钙质流失比较严重,需要适当的进行补钙,具体该如何补钙,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有条件可以先进行骨密度检测。如果存在骨量流失或者严重的骨质疏松,可以适当的服用钙片补充,每天需要达到1000~1200单位。除此以外,还需要适当的进行户外锻炼,促进钙质的吸收和利用。必要时还可同时补充维生素D,缺钙严重时,可以考虑使用唑来膦酸治疗。缺钙的老年人平时饮食也应适当的调整,多吃一些钙含量高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鱼虾和芝麻酱等。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1

62089次收听

每天补多少钙合适
健康的成年人,每日钙的需求量大约是800毫克,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补充的量相对来说会比较多,但是具体每天需要补多少钙适合还需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决定。如果身体并没有出现缺钙的表现,可以不用刻意去服用钙片补钙,日常饮食当中就含有钙质,能够满足每日的需求量。儿童和孕妇由于钙的需求量增加,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的补充钙剂,而老年人由于钙质流失严重,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同样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钙,一旦补钙过量,同样也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尽量避免。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1

104948次收听

木耳和啤酒能一起吃吗
木耳和啤酒能一起吃。木耳是一种菌菇类食物,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不会和啤酒发生不良反应。只是不能吃太多,否则还是有可能引起身体不适。
刚出生的孩子睡觉一惊是怎么回事
刚出生的孩子睡觉一惊多半都是大脑发育不成熟所致,只要孩子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良好就没有问题。如果孩子缺钙或者缺乏维生素D,睡觉时也会出现一惊一乍的现象。如果伴有其它的异常症状,可能是神经系统病变引起。
孕妇营养不良的症状
营养不良是指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度,对机体乃至临床结局产生不良影响的一种疾病。由于胎儿的健康发育,胎盘的生长以及血液的正常循环,都需要营养的供给,加之孕妇自身重要器官工作强度增加等,所以要求孕妇增加营养。常见的营养不良主要由于平时蛋白质摄入不足、孕期消耗增加所致,主要表现为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症状。孕妇营养不良会表现出面黄肌瘦或者面色、眼睑苍白,乏力、心悸,体重突然下降很快,常常感到头晕甚至是突然昏倒。贫血时胃肠道胃酸分泌减少,从而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如果有低蛋白血症,会导致颜面或者下肢水肿。同时会有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呼吸道或者泌尿道反复感染。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发热、咳嗽、流鼻涕;泌尿道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语音时长 01:17

2020-03-17

54485次收听

孕妇营养不良怎么办
孕妇营养不良一般从饮食上进行调整,饮食上要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营养含量比较高的物质,也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还应注意叶酸的摄入,怀孕早期叶酸的摄入能够减少发生神经管畸形的概率。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几方面有关1、妊娠反应明显,呕吐频繁或者恶心导致进食欠佳。2、胎儿生长发育需要营养物质较多,消耗增加,没有及时补充营养成分丰富的食物。如果妊娠反应导致,对于进食困难的孕妇需要静脉补充营养,以免因营养不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如果与消耗增多有关,首先从饮食上进行调整。怀孕期间孕妇要坚持荤素搭配,粗细均匀的原则,少量多餐,不能过于挑食或是偏爱某种食物,适当增加鱼、禽、蛋、瘦肉的摄入,适当增加奶类的摄入,常吃富含铁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才能够改善营养不良情况。
语音时长 01:19

2020-03-17

48980次收听

吃芒果有什么好处
吃芒果有清肠胃、保护心血管、保护眼睛、抗菌消炎、止咳化痰、抗癌、预防高血压等好处,但要注意的是过敏人群是不能吃芒果的,不然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现象。
婴儿缺钙的表现与症状
婴儿由于身体发育比较快,对该元素的需求量较高,稍不注意就容易缺钙。婴儿缺钙之后,睡觉会很不踏实,很难入睡,卤门闭合也比较缓慢,夜间还有盗汗的现象,有一些孩子会厌食,心情也总是不稳定,常常焦躁不安。如果说孩子缺钙严重,还有可能出现串珠肋。
02:26
营养不良怎么办
婴幼儿营养不良需要调整饮食,多吃有营养的东西;可以采取中药调理,或采取推拿等方法增加进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慎重补充蛋白质和脂肪等。1、婴幼儿营养不良一般多伴有比如营养性贫血、微量元素缺乏、进食障碍、消化不良,应该去除这些病因,同时调整饮食,增加营养物质。比如营养性贫血的孩子适当的补充铁剂,微量元素缺乏的孩子要适当补充微量元素。2、中药治疗。服用中药调理脾胃,也可采用非药物疗法,比如捏脊、小儿推拿、小儿药物贴敷,增加进食的能力。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挑食的坏习惯。4、对蛋白质和脂肪的补充一定要慎重,因为小孩的肾脏功能没有发育好,消化能力也弱,切忌大量补充蛋白质和脂肪,必须循序渐进。
小儿指甲营养不良怎么调理
指甲是健康的晴雨表,小孩的指甲出现营养不良时,首先要查明病因,对症治疗。家长也应该注意孩子的饮食问题,注意调理,常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给孩子补充营养,以免出现营养缺失。